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精密手機模具工廠加工經驗

精密手機模具工廠加工經驗

1.目的:

明確拆電極工藝流程,合理正確地拆分電極,提高公司效率。

2.適用範圍:

適用於CNC編程組人員。

3.操作規程:

3.1接3D圖後,審核3D圖、模具結構設計是否合理,有無倒扣,是否有超薄骨位或產品中存在問題的位置。用顏色區分哪些部位是封膠、枕位、碰穿位、插穿位。

3.2弄清產品表面工藝(噴塗、電鍍等)弄清模具表面工藝(拋光、火花紋等),了解產品外觀要求,確認有沒有必要拆立體公。拆大身公的原則是注重外觀清晰,稜角分明,R相接處或同一個面的位置盡量不要分公拆,以免分公放電產生接痕,有明顯稜線處可分公拆,同時有利於大身公的加工。大身公避空位為3—4 MM。

3.3拆公前需和鑼鋼料的編程工程師認真溝通,確認哪些部位由電腦鑼精光到數、小行位鑲件是否有必要上電腦鑼加。

3.4拆公應該按一定的順序進行:

3.5拆公原則:拆公需考慮節約成本,整體性、不同性、一致性、可加工性。

3.5.1考慮成本:非膠位電腦鑼能精光到數的盡量不拆銅公(一般鋼料用到3MM刀),銅公組合盡量合理,銅公能平移旋轉放電的盡量做到平移旋轉放電。

3.5.2整體性:考慮產品外觀,確定哪些部位可以分開拆,哪些不能分開拆,而必須採用線割或銅打銅以保證外觀。(後模一般不線割)。

3.5.3不同性:膠位銅公一般情況下不和非膠位部位組合在一起。

3.5.4一致性:銅公組合盡量把形狀相同近似、鏡像對稱,高矮相差不多、厚薄相差不大的部位組合在一起。如有按類型連在一起拆的電極高度須差不多,不能相差很遠

3.5.5可加工性:銅工組合各部位組合要合理,需要考慮到具體用刀(請參考刀具表),骨位銅公正常情況下避空0.5MM,四周拔模以保證加工不變形,如骨位比較深且有條件,骨位儘可能做加強。

3.6一套模具盡量少拆銅公,減少加工和電火花的時間,但也不能拆得太密,難以編程加工。(盡量控制在間距3mm以上)。

3.7銅公拆完後,認真反覆檢查有無漏公、有無銅公過切。

3.8開料單:銅公拆好後應及時開料,開料厚度應保證合理,銅公開料需考慮是否會變形。開料單列印2份,一份給做模師傅,一份給操作機。名稱和模號一定加填寫正確。並交由組長簽字。下開料單時,需將開料單簽收表填好給相關人員簽收。

3.9拆電極需及時給銅公至編程,不能耽誤編程進度。

3.10電極拆完後,及時出銅料單、火花圖紙、線割圖、銅公分類表。

3.11放電圖:模號和工件名稱、銅公名稱一定加填寫正確,放電圖保證清晰明了,數據一定要標註在銅公偏數方向,需要備註的一定要備註清楚。如:裝斜頂或拆斜頂。

3.12線割圖:模號和銅公名稱一定加填寫正確,線割圖需註明線割區域和打孔數據。

3.13設計有問題的可向組長反映同設計師溝通,或反映給主管同設計組協商解決。

4.具體注意事項:

4.1圖檔統一存檔路徑:L:年份模號EDM

4.2設計組伺服器路徑:如:K:KOKIWORK年份模號3D

4.3CNC銅公拆完後統一存放路徑:如:如:K:KOKIWORK年份模號EDM(此文件為編程抓圖、檢測抓圖、以及做模師父看圖需要。自己電腦留備份)

4.4線割圖存放路徑:如:k:手機工模部銅公線割圖年份模號 (自己電腦留備份)雕刻圖存放路徑:如:k:手機工模部銅公雕刻圖年份模號 (自己電腦留備份)

4.5根據模具製造工藝,選擇先拆前模、再拆後模,然後再來拆行位斜頂,制定中心線,定好坐標。Z坐標以設計部給的Z=0為準,銅公C角(基準角)一定和模仁基準角一致(旋轉銅公除外)銅公基準至少偏出來2-4MM。銅公中心距模具中心盡量取整數,。模具用細實線,銅公用粗實線表示。

4.6銅料規格:長1000(固定)寬20、25、30、35、40、45、50、55、60、65、70、 高25、30、35。

4.7備料方式:當銅公高度在1826時,選擇35 比如:銅公大小為83*58*23.45,則備料為85*60*30。

4.8電極編號原則:採取ABCD標示法。如:前模銅用A表示,後模銅公B表示,行位C,斜頂D。改模銅公在銅公名前加上改模標示。如:第一次改模加G1(G1+銅公名),第二次改模加G2(G1+銅公名),以此類推。

4.9UG圖層規劃:依照CNC拆銅公文檔圖層安排表排放。

二、CNC編程規範

1.目的:

明確編程工藝流程,合理正確地編寫刀路,提高公司效率。

2.適用範圍:

適用於CNC編程組人員。

3.操作規程:

3.1程序按順序進行:

3.2取檔:確認手取鋼料或者銅公圖檔為最後圖檔,檢查圖檔是否正確。

3.3加工鋼料

3.3.1.取檔後認真檢查設計是否合理,例如有倒扣和不能加工相關的內容等。如存在設計錯誤應及時通知設計師更改圖檔。

3.3.2確認不放電部位全部精鑼到位,小行位、小鑲件是否電腦鑼加工。

3.3.3加工鋼料:前後模仁XY四面分中,Z頂面設零(CNC操作員底部對刀,升上一個鋼料高度。)行位:X方向分中,Y方向單邊拿數,頂面設零(CNC編程師用卡尺測准高度,編寫程式時坐標設在頂面。)鑲件:按具體實際情況分中設零。安全高度:正常設為10mm。鋼料擺放:按程式單基準角方向擺放,X方向為長邊,Y方向為短邊。加工鋼料,正常情況下平刀用到Ф3mm(如有小孔或小流道則可用到Ф1.5mm),球刀用到R1MM。加工鋼料應盡量避勉踩刀。注意:淬火鋼料,開粗側邊留餘量0.5mm,底面留餘量0.3mm。鋼料程序做完以後,必須認真檢查加工工藝是否合理,加工部位是否有漏,參數是否設置正確。鋼料程序必須過切檢查。

3.3.4刀具:請參考常規刀具表.

3.3.5程序單:模號、名稱及編號填寫正確,作好基準角標誌,如鋼料需淬火應備註清楚。還需在程序單標註出鋼料主要尺寸以備CNC操作員鋼料下機前拖表檢查。下程式單時,需將程式單簽收表填好給CNC操機員簽收。

3.4加工銅公

3.4.1取檔後放出所有銅公,檢查銅公合理性並導出.prt圖檔。

3.4.2打開銅公並檢查銅公有無倒扣、分析銅公是否有加工難度,確認銅公加工順序(參考銅公分類表)。需線割、需雕刻.銅打銅和第一次加工銅公先加工。

3.4.3加工銅公:四面分中,頂部設零(立體公側面除外)。銅公擺放X方向長邊、Y方向短邊,不考慮基準角方向。加工銅公盡量做到刀具一致,避勉頻繁換刀,浪費時間。在合理的條件下減少刀具數量。銅公火花位放置合理,斜頂掛台銅公火花位為-0.2/-0.07mm。大身公、立體公(無特殊要求)火花位為-0.2/-0.07mm。 封膠銅公火花位為-0.2mm/-0.07mm。 骨位銅公厚度小於1.0mm火花位為-0.05mm (應模房要求,實際操作中我們要將-0.07mm火花位的幼公鑼到時-0.05mm火花位,火花機按-0.07mm蝕火花.)注意:銅公程序做完以後,必須認真檢查加工工藝是否合理,加工部位是否有漏,參數是否設置正確。火花位是否有放且是否放置到位,放置是否合理。

3.4.4程序單:模號、銅公編號、火花數填寫正確,,應備註清楚。小刀需註明刃長。

4.具體注意事項:

4.1圖檔統一存檔路徑:L:年份模號

4.2銅公圖檔命名:模號文件夾銅公編號鋼料圖檔命名:模號文件夾鋼料名稱

4.3CNC程序存放路徑:K:\自己程式文件夾

三、CNC操機作業規範

1、目的:

明確操機工藝流程,合理正確地加工工件和保養機床。

2、範圍:

適用於CNC操作員

3、內容:

一、加工前的確認

1.鋼料:首先檢查程式單和鋼料上編號是否一致,檢查程式單的基準方向和鋼料的基準方向是否正確,確認後方可裝夾。銅料:首先檢查程式單和銅料上編號及尺寸是否一致,正確確認後方可裝夾。

2.對程式的確認:A、檢查用刀是否適當,有無用庫存刀具,刀具是否合理。B、檢查模擬刀路路徑是否適當、是否安全。C、檢查工件預留量是否適當。D、檢查切削S、F參數是否適當。E、檢查程式單圖的X、Y、Z軸方向是否標示清楚。注意:若是修改過的程式單應向編程人員確認後方可加工,若發現以上有不符應向編程者溝通解決確認後方可加工。改模要注意程序是否更新,並且要優先加工。

二、工件的裝夾

鋼料:在裝夾前應將工件的毛刺去除乾淨,將鋼料消磁。B、裝夾時應將工件的基準角按程式單的標示方向進行裝夾。C、使用虎鉗夾持工件,應考慮其壓力以防工件變形,並且判斷鉗口打開的長度,使用適當的擋板。鎖板加工時,要注意螺絲是否鎖緊、板是否碼穩,以防工件飛出。裝夾完成後工作台上所有工具必須清理乾淨。

銅料:在裝夾前應將銅料的毛刺去除乾淨。B、裝夾時應將銅料按程式單的標示方向進行裝夾(通常長方向在X軸,寬方向在Y軸)。C、鎖板加工時,要注意螺絲是否鎖緊、板是否碼穩,以防銅公飛出。裝夾完成後工作台上所有工具必須清理乾淨。

三、校表、分中、抄數:

鋼料:先將工件放大致水平,然後用百分表校正工件的XY、YZ、XZ平面,先校水平面的平面度後,再校水平方向的平行度。平面度誤差範圍(0.01±0.005),平行度誤差範圍(0.01±0.005)。用分中棒分中,轉速一般為300-400RPM。分中誤差規定為(0.01±0.005)。分中後要檢查一次檢查是否分錯。根據工件將其坐標輸入對應的工件坐標系,抄入後檢查是否抄錯。

銅料:裝好料後,直接用第1把開粗刀碰銅料分中。分中後要檢查一次檢查是否分錯。根據工件將其坐標輸入對應的工件坐標系,抄入後檢查是否抄錯

四、裝刀

1.對應程式單選取合適的刀具,裝刀時應考慮刀具的有效長度與總伸長量。

2.檢查刀具的刀尖刃口是否完整。

3.裝刀時應先用乾淨的布將刀具、鎖咀、刀頭、主軸錐孔擦乾淨。

4.刀具裝入鎖咀中時試轉一圈確認螺帽擰緊是否合理。

5.裝刀時一手按住裝刀按鈕,一手拿住刀頭裝入主軸,確認後鬆開裝刀按鈕。

6.用百分表校刀具的圓跳動,轉速為50RPM。

7.對刀時一定要將對刀器用風槍吹乾凈,接近對刀器對F應控制在50mm/min

8.根據程式單用第一把刀對出工件Z軸的零點。

9.取刀時定要確定主軸已停止轉動,確保安全。

10.在執行第一條程式時確認無誤後裝夾第二條程式所需的刀。

五、傳程式

1.首先根據程式單上的路徑將程式複製到文件夾里。

2. 程式的修改:將程式按不同的機型進行修改。

3. 將修改後好的程式傳輸到機台裡面。

4. 鑼銅公時,同一板料上同一把刀的程式的程式需串連起來,以提高工作效率。注意:修改程式的坐標應當於工件分中後輸入的XY坐標應一致。

六、執行

1.將以上準備好後,即可執行程式,每一條程式在開始執行時應嚴格執行以下幾點。

A、將單節鍵打開。B、將快速進給調到0%。C、將切削進給調到時0%。D、試跑後檢測X、Y、Z軸工作坐標是否準確。E、開冷卻液或吹氣。F、確認S值。G、直至第一次下刀安全後方可關閉單節鍵。H、執行調整F值。

B、若在加工中發現程式異常應及時與組長與編程員聯繫且不可盲目加工。

七、加工中的檢查

1.在加工中,要對工件進行檢查,即在執行程式中對銑刀吃刀量與程式路徑要求的是否一致。一致時繼續加工,不一致時要檢查程式。在加工要檢查刀粒和刀具是否磨損,若磨損要及時更換。

2.在加工是發現尺寸不一致應對程式、坐標和刀具重新檢查,無誤後方可加工。

3.鋼料在粗加工程式執行完畢後,要檢查餘量是否適當。並重新校正工件的水平與垂直再精加

工。

4.在精加工程式執行完畢後,要確認尺寸。若有餘量再次補正後,繼續加工。

5.加工每一把刀後要檢查刀具是否斷裂或崩掉。

6.若程式有不合理之處,要與編程人員溝通及時更正。

八、最終檢查

1.加工完成後在機台上面把工件與程式單圖紙進行對照,確認程式有無過切,未銑到位,確認無誤後方可拆下工件。

四、規範中的細節問題

1、

2、

3、

4、行位銅公碰數位注意事項

5、斜頂銅公碰數位注意事項

6、斜頂掛台銅公注意事項

為了方便工模裝配,在拆斜頂掛台銅公時,方向一致才能拆在同一個銅公上,.如下圖所示:

7、火花圖注意事項

前後模火花圖:

說明: 1. 改模火花圖必須在圖紙左上角加「改模」標識。改模銅公在銅公名前加上改模標示。如:第一次改模加G1(G1+銅公名),第二次改模加G2(G2+銅公名),以此類推。

2.鋼料長度方向必須在X軸方向。

3.銅公C角方向必須各鋼料基準角一致。

4.鋼料基準角必須放在右邊。

5.銅公數據必須標註在銅公中心方向。

6.分型銅公、枕位銅公、插穿銅公、接順銅公必須在備註處標明,接順銅公還須註明接順銅公的編碼(例:接順A1。)。

斜頂火花圖:

說明: 1.斜頂間距必須大於或等於10mm。

2.每根斜頂編碼必須標註清楚。

3.銅公C角方向需放在銅公下方。

4.斜頂的角度需標註清楚,如果斜頂角度不一樣,需在每根斜頂編碼下方將角度標註清楚。

小行位鑲件火花圖:

說明: 1.每根行位鑲件編碼必須標註清楚。

2.行位鑲件間距必須大於或等於10mm。

3.銅公C角方向需放在銅公下方。

7、改模時程序單注意事項

改模時,要在程序單左上角打上標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械模具資料網 的精彩文章:

TAG:機械模具資料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