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匠心匠韻 非遺傳統手工藝齊聚日壇公園

匠心匠韻 非遺傳統手工藝齊聚日壇公園

春日的北京陽光明媚,春風和暖,趁著大好的春光,數十位非遺手藝人現身日壇公園,讓遊人們得以跟非遺傳統手工藝來一次近距離的親密接觸。

這些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手藝大多歷經了數百年的傳承,經過幾代人的精心研習發展,最終才讓我們看到了今天這些精美絕倫,讓人嘆為觀止的手工藝。

點翠

點翠是我國手藝製作技藝中一項高端的輔助工藝,據史料記載,早在漢代,匠人們就開始以點翠的工藝來美化首飾了。

點翠中的「翠」是指翠鳥的羽毛,把翠鳥背部顏色最為靚麗的羽毛用巧妙的手法粘貼在事先完成的金銀首飾的底托上,色彩艷麗的羽毛配上金邊和繁複的花式,使得點翠首飾異常富麗。

點翠工藝在清代中期發展到頂峰,宮廷中出現大量精美的點翠首飾,之後由於製作工藝複雜,原材料名貴,漸漸衰落,至清代後期基本被點藍工藝取代。後來更是一度瀕臨失傳,基本只能在博物館裡才能看到一些殘破的點翠首飾。這次在日壇公園裡能零距離跟點翠手藝親密接觸實在是讓人興奮。

毛猴

毛猴是來北京的傳統手藝 。相傳是道光年間,騾馬市大街上一家藥鋪里的小夥計經常被賬房先生欺負,小夥計決定就地取材,用藥鋪里的幾味藥材,按著藥店賬房先生的形象做個小人兒來解氣,於是他用辛夷做身體,蟬蛻做成頭和四肢,用白芨熬成膠把四肢粘在身體上,做完一看尖嘴猴腮的小人兒跟賬房先生還真像,於是毛猴就誕生了。

後來流傳到坊間,深受北京百姓的喜愛,有經過有心的匠人加以發展和完善,慢慢形成了一門手藝。據說當年,有的藥鋪還會在逢年過節的時候把製作毛猴的幾味中藥單獨包裝出來,單獨販賣,稱作「猴料」,可見老北京人對毛猴的喜愛。老舍先生的夫人胡潔青有詩云「半寸猢猻獻京都,惟妙惟肖繪習俗,白描細微創新意,二味飲片勝璣珠。」

標本製作

中國傳統的動物標本製作工藝據說是在歐洲的剝製與收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經過長期的發展,自成一家。

中國標本製作一直有「南唐北劉」的說法。這次現身日壇的就是北派動物標本製作的代表「標本劉」傳承人。標本劉家有將保護,飼養,繁殖與標本製作融為一體的一個完整的體系,在剝製工藝和標本製作方面自成一格。

他們一般使用「假體法」製作動物標本,注重標本結構和形態的準確性和生動性,同時又兼顧了牢固性和對環境的適應性,尤其是鳥類標本的製作更是標本劉家的一絕,他們製作的鳥類標本以寫實為要,非常注重於對鳥類常態的把握,姿態生動,胸部飽滿,富有靈氣,被多家博物館收藏。

木版年畫

木版年畫製作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手工技藝之一,據史料記載,在漢代就已經出現了我國最早的年畫「守門將軍」,發展到唐朝,雕版技術日趨成熟,至宋已經成鼎盛之勢,甚至出現了專門售賣年畫的「畫市」。

直到道光年間「年畫」這個詞才作為一個正式概念被人們熟知,清末民初,年畫已經非常普及,其使用區域更是覆蓋了除西藏在內的所有地區。木版年畫取材廣泛,可以反應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種非常「接地氣」的藝術形式,雖然現在大家已經很少張貼年畫兒,但是這並不影響大家對年畫的欣賞和喜愛。這次在日壇,幾位老藝人更是現場製作年畫,如果有興趣,遊人還可以親手製作一張年畫,留作紀念。

定州緙絲

緙絲是以通經斷緯的技法,在絲織品上呈現出如雕刻一般的花紋的傳統工藝,其工藝之複雜讓人嘆為觀止,故有」一寸緙絲一寸金「的說法。說到緙絲,大家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南京的緙絲,可是今天在日壇公園,我們見識到了最傳統的」挑經顯緯」定州緙絲。

緙絲工藝歷史悠久「源於漢,興於唐,盛於宋」,「至南宋衣冠南渡之後,大量匠人隨之南遷,緙絲也從發源地定州逐漸遷移到了蘇杭一帶,於是才有了今日名聞天下的南京緙絲,而曾經顯赫一時的定州緙絲在連年戰亂中漸漸從人們的眼中消失了,以至於如今,很多定州人都不清楚定州曾經是中國絲織業的中心,北宋絲織品"以河北定州所制最佳"的那段輝煌歷史。聽說如今,定州組建了定州緙絲傳習所,旨在傳承和弘揚緙絲技藝,讓更多人了解定州緙絲,讓緙絲工藝得以傳承下去。

竹編古建築

中國古代建築素以工藝精巧,結構複雜著稱於世,飛檐,斗拱都是中國古建築的標誌。用竹子製作建築模型在我國有著數百年的歷史。

竹子有韌性、不易開裂變形,製作出來的模型斗拱森然,結構嚴謹,精巧絕倫。

竹編古建築的展台分外吸引人,站台上放滿了大大小小數十個用竹子做成的古建築模型,隨手拿起一個來都精巧的讓人愛不釋手。其中,最吸引人的還要數展台中間的故宮角樓模型,細細看來,連一條檁子,一格窗格都不馬虎,與實物分毫不差。聽傳承人講,這一個竹製模型的每一個部件都經過反覆測算和打磨,整個模型幾千個部件的製作和最後的拼裝要歷時數年,讓人不得不欽佩匠人精湛技藝和卓絕的耐心。(來源:第一旅遊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旅遊網 的精彩文章:

酒店設計呼喚「中國智造」

TAG:第一旅遊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