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重視起來,太原晉陽古城旁邊竟然還藏著這麼多歷史文化遺址

重視起來,太原晉陽古城旁邊竟然還藏著這麼多歷史文化遺址

從三家分晉開始直到北漢國都,晉陽古城的城址就在現在的晉源鎮古城營一帶。這裡的地名如古城營村、羅城、南城角等,都是那個已經消失了的大唐晉陽城的痕迹。

本文作者:劉勇

從三家分晉開始直到北漢國都,

晉陽古城的城址就在現在的晉源鎮古城營一帶。這裡的地名如古城營村、羅城、南城角等,都是那個已經消失了的大唐晉陽城的痕迹。

如今晉源老城內正在進行大規模改造,

基本模式和大同十分類似,恢復古城牆,

修繕復建大部分舊宅。

但這個恢復後的老太原城是明清縣城,

其面積不過唐代晉陽的五分之一左右。

老城周圍有晉源文廟、東嶽廟、關帝廟、龍天廟、玉皇廟(現改普賢寺)等大小宗教場所十餘座,玉皇廟正殿東邊的小偏殿里本奉木匠的祖師爺魯班,山牆上尚存壁畫10餘米,內容是《趙州修橋》、《應州修塔》等故事。

老城東西街上還有幾座老宅,其中就有在晉祠設立王家祠堂的明代名臣王瓊舊居。

在城西不遠的赤橋村有清末民初太原縣地方著名文化人士劉大鵬的故居。

劉大鵬著述頗多,如《晉祠志》等。而其幾十年間的50多萬字《退想齋日記》里內容豐富,記錄了清末民初晉中一帶的社會、民俗、日常生活,已經是成為非常有價值的史料。如他在在太谷等地晉商家擔任私塾時期,記錄下很多晉中民俗生活,晉商活動,堪稱信史。

老街北邊的古城營村裡尚存一座阿育王塔,即惠明寺塔,單層喇嘛磚塔,高達25米,在遠遠的地方就能看到塔剎。現在塔在學校內,看門大媽很和善地給我開門。

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版的《太原府志》記載此塔為阿育王塔,始建於隋仁壽二年(602年)。明初重建將九層磚塔改為喇嘛塔形式,圓形覆缽狀,上有13層相輪,圓形攢尖頂,琉璃露盤塔剎。

舊時,每年農曆七月間,縣城居民都要抬出神廟內的神仙出遊,煞是熱鬧,而這些活動的中心點在龍天廟,當地人稱為劉王祠。

關於劉王的說法很多,

有的說是先守封代王守晉陽,

後繼承皇位的漢文帝劉恆,

有的說是五代後漢創立者劉知遠。

太原古城內的故事實在太豐富,稍不留神,就被帶入一篇故事裡去了。近年來,這裡已經進行過多次考古發掘,隨著古城改造,還會有更多考古新發現。我們對晉陽古城的認識會越來越清晰。

晉源西南是去清徐的公路,南行不久是王郭村。前些年這裡發現了著名的婁睿墓和虞弘墓。婁睿墓的壁畫、虞弘墓的石槨石刻都具有重大文化價值。但墓葬發掘後原地都已回填,我們是在現場是啥都看不到的。

幸好在老村內,還有一座明代明秀寺。寺院在村中,兩進院子。據說始建於漢代,現在建築是明嘉靖重建後的。規矩的明代建築,亮點在殿內的滿堂彩塑和壁畫。

過殿內供布袋和尚和二童子木雕,形象俏皮,製作稍顯粗糙,應是清代作品。

正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單檐歇山頂。殿內十分開闊,佛壇上是金裝背光三世佛,前有二弟子、二脅侍菩薩、二力士。

四面牆壁上都有壁畫,

南牆東西側是巨大的千手觀音,首飾都採用了瀝粉貼金工藝,東西山牆上是千佛像。後檐牆內壁上是不同大小的佛和菩薩像。

難得的是我們在壁畫上還看到了很多供養人的題記,後檐牆的題記上有嘉靖七年年號,據記載寺院重建完畢在嘉靖二十一年,

如果確實如此,則說明寺院的重建工程遷延多年才告完工。正殿的造像雖然時代不早,但保存相對完好,特別是脅侍菩薩和佛弟子像比例適當,姿態自然。是明代彩塑里的精品。

王郭村確實是個寶地,在明秀寺外,

小村裡還有真武廟、關帝廟等小廟。

而王郭的村名據說和北齊大將軍曾封爵咸陽王的斛律金在此建「別墅」有關,當年可能是駐軍的小城堡。

王郭村南靠近清徐的棗元頭村裡也有一座小寺——永寧寺,只剩下一進院,正殿面闊三間單檐懸山頂,明代建築,

寺內兩側山牆上是滿滿的佛傳故事壁畫,

讓我感嘆的是,幾乎每一幅故事畫都有一位施主的題記。

這位當年化緣的大和尚在當地該擁有多麼強大的影響力啊。

現在小寺外是一座小天主教堂,背後是道教北極宮。

村裡大槐樹下還有五道小廟尚存。

我繞村一圈後回寺,居士們已經在誦經了。

質樸的精神寄託之所還在小村保存下不少,讓人欣慰。

—END—

本文系作者原創,未經許可嚴禁轉載!

編者:用心做優質內容,用行動尋找山西秘境,發現山西工匠,喜歡山西歷史,想要了解山西,了解古中國,請關注「秘晉之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秘晉之光 的精彩文章:

TAG:秘晉之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