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揚州中醫研究:蒲公英的抗癌藥理

揚州中醫研究:蒲公英的抗癌藥理

80歲的陳淑英奶奶,隨兒女在大都市定居,因身患胃癌、高血壓等疾病,每隔一段時間都要回揚調理身體,目前病情穩定。

為她調理身體的是市中醫院腫瘤科副主任醫師戴小軍,他這幾年一直研究用蒲公英治療胃病乃至胃癌。

他說,蒲公英屬於一種草本植物,也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藥,味甘、苦、寒,清熱解毒,含有大量對身體有益的健康營養物質。

蒲公英是清熱解毒「神器」

揚州中醫探尋其抗癌藥效

在歷朝傳下來的醫書中,對於蒲公英藥效都有詳細記載。

《本草衍義補遺》:「解食毒,散滯氣,化熱毒,消惡腫結核疔腫。」

《醫林纂要》:「化熱毒,解食毒,消腫核,療疔毒乳癰,皆瀉火安上之功。」

《滇南本草》:「敷諸瘡腫毒,疥癩癬瘡;祛風,消諸瘡毒,散瘰癧結核;止小便血,治五淋癃閉,利膀胱。」

戴小軍說,在很多中醫看來,蒲公英就是一種清熱解毒「神器」,蒲公英及其提取物具有抗炎、抗感染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有較強的殺菌作用;對肺炎雙球菌、 腦膜炎球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也有一定殺菌能力。

此外,蒲公英還有抗氧化、抗癌、抗高血糖等藥理作用。

戴小軍在給病人治療胃病特別是胃癌時,也常常習慣使用蒲公英。

「有好幾位老胃癌病人,我給他們開的藥方中,主要的一味葯就是蒲公英。」

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戴小軍將蒲公英抗癌藥效作為方向,深入探尋研究,並在全國中醫腫瘤期刊上發表論文。

「如果配伍得當,蒲公英幾乎可用於各種胃病治療,如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糜爛性胃炎、食管炎等等,可謂價廉物美。」

除此之外,蒲公英還有若干藥用功效。

常喝蒲公英茶,能緩解口乾舌燥的癥狀,對於清肝熱,治療肝熱導致的目赤腫痛、熱毒症以及化膿性疾病有較好療效;蒲公英中的菊糖、葡萄糖成分能顯著增強體內抗毒功能,孕婦喝蒲公英茶可提高對疾病的免疫力;蒲公英葉子中含有的某些物質對於傷寒桿菌以及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抑制作用;蒲公英具有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C以及礦物質鉀、鈣等,對消化不良、便秘都有改善作用。

「不論你是乾性皮膚、油性皮膚、老化皮膚,還是雀斑、色素斑、皮膚炎、粉刺以及痤瘡等,都可用蒲公英泡水喝。這是因為其葉中含有改善濕疹和舒緩皮膚炎症的成分。」戴小軍說。

春吃蒲公英應乎時節益於身體

可涼拌燒湯 還可作為餃子餡

此時正是蒲公英生長的季節,不少市民知道,在此時食用應乎時節,對身體有益。

晚報博客的老博友鄭天良是一位懂吃、愛吃、會吃的聰慧老人,每到陽春三月,都會帶著小鏟子,騎著電動車,在市區周邊的風光帶、公園尋找各種新鮮的野菜。

其中,蒲公英是他的最愛。「一朵鮮艷的小黃花跳入我的眼帘,我驚喜,這不是正宗的蒲公英嗎?」鄭天良說,蒲公英綠瑩瑩很誘人,吃起來略帶苦味。

蒲公英有很多種吃法,可涼拌,還可用來燒湯,做餃子餡、包子餡,「將洗凈的蒲公英莖葉用清水焯一下,剁碎,配以肉糜及調味料做成餡,包出的餃子和包子很好吃。」

或許愛在春季嘗鮮蒲公英的人多了,不少老揚州都說,蒲公英不怎麼好找了。

家住文昌花園的張文麗大媽說:「以前稍微離市區遠一些的地方,蒲公英長得一片一片的,又大又嫩,但最近長得零零星星,而且又瘦又小,讓人不忍採挖。」

她說,小時候看過鄰家姐姐將蒲公英花朵剪下用手碾出汁水塗臉,「說是一個老中醫給的方子,可去臉上的雀斑。」

說到採挖,出身中醫世家、長期研究各類中草藥的八旬老人陶健提醒大家,千萬別采錯了蒲公英。

他說,蒲公英形狀比較規則,全草呈皺縮捲曲狀,根是圓錐狀,表面棕褐色且抽皮,根的頭部有棕褐色或黃白色茸毛,花冠呈黃褐色或淡黃色。

有多種植物與蒲公英形狀較為相似,如飛廉也是一種中草藥,生長在荒郊野外,莖呈圓柱形,翅有針刺,斷面髓部為白色,常有空洞,花是紫紅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抗癌 的精彩文章:

這款廉價老葯能廣譜抗癌?國內市場仍是空白,快布局!
這些常見的蔬菜要常吃,防癌抗癌降三高!今天你吃了嗎?

TAG:抗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