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南方人為什麼不會說普通話?

南方人為什麼不會說普通話?

北方人:你胡說!

南方人:你亂講!

南北方人打了一架,卒。

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你在北方的寒夜裡穿著秋褲,我在南方的艷陽中披著短袖。

我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對於諸如是叫土豆還是馬鈴薯、西紅柿還是番茄、番薯還是地瓜的問題比比皆是,當然也少不了各地對於本土方言的爭執。

中國方言的分布大概有7大方言區:官話(北方)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贛方言、吳方言、粵方言、閩方言。

作為南方的代表福建省,其方言之複雜程度,個人認為可以完爆其他省份。

在2007年的國際認證 ISO 639-3 國際語種代號的編製中,國際標準化組織把漢語分為13種方言,閩東方言、晉方言、官方言、莆仙方言、徽方言、閩中方言、贛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閩北方言、閩南方言、吳方言、粵方言。

其中在福建存在的就有6種:閩東方言,閩中方言,莆仙方言,客家方言,閩北方言,閩南方言。

所以有說福建「一寸一口音」。

而北方省份中,方言品種雖然單一,覆蓋面卻大得嚇人。除廣西、新疆、西藏、青海、內蒙古等少數民族地區外,長江以北,長江以南鎮江到九江,雲、貴、川,湖北大部,湖南西北,廣西西北,都是北方方言一統天下。

北方方言雖說也算得上是五花八門,但語法結構差別很小,辭彙方面比較一致,語音分歧也不很大。

佟湘玉掌柜的陝西關中口音

比方說,都沒有濁塞音、濁塞擦音,沒有b、d、g、m四個輔音韻尾等等。也就是說,腔都差不多,就是調門不大一樣。區分各地方言,只要琢磨那個調就行了。

南方那邊呢?就複雜多了。即便廣東一省,就至少有三種方言:屬於粵語的「白話」(廣州話)、屬於閩語的潮汕話和梅縣一帶的客家話。

南方方言不但調不同,連腔都不一樣。比如吃飯的「吃」,北方人說起來,怎麼聽也是「吃」,也就是調門有高有低,聲調有長有短。

南方人呢?說什麼的都有,七、恰、夾、塞、噎、攜,反正不是「吃」。北方人聽南方話就跟聽外語似的,恨不得找個翻譯來才好。

那麼,為啥「北方方言」比「南方方言」更容易聽懂?

因為現在的普通話便是以北方話(官話)為基礎的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標準漢語。

北京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前後歷時八百多年。由於經濟政治的集中,北京話的影響逐漸增大,地位日益重要。

《老炮兒》的北京方言

一方面,北京話作為官方的通用語言傳播到全國各地,成為「官話」,「官話」也就逐漸成了各方言區之間共同使用的「共同語」。

另一方面,以北方話為基礎的白話文學作品,特別是元明以來的戲曲,也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話的影響。這樣,北京話就為漢民族共同語的標準音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到了清朝末年,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的漢民族共同語實際上已經形成。

北京話本身的影響,加上普通話的大力推廣,從而使得北方方言更容易被聽懂。而南方方言一直以來沒有官方地位,所以相對來說難度更大,更難聽懂。

我們之所以覺得北方方言差別不大,是因為我們是站在北京音系的視角在查看問題(也就是說我們忽略了參與分區的人都懂普通話這個客觀因素),不是站在共祖的視角上觀察,更不是站在恰好進行了500個音變的某方言的視角上看問題。

打個比方,如果說我們換成南北之間的江蘇南通話作為參照,那麼說不定,北方方言或南方方言一些點跟這個作為參照的方言點的音系差別是相等的。

這裡有個小插曲,據說民國初期,很多議員來自廣東,提出用廣東話來做官方的標準口音。孫中山不同意,最後決定用北方的官話作為政府的官方語言。萬一國父大人當時一點頭,那麼我們現在的國罵就得是「丟嘞老母」了。

為什麼南方方言這麼不統一?

《地圖集》上,把漢語方言分為十個大區:官話區、晉語區、吳語區、徽語區、贛語區、湘語區、閩語區、粵語區、平話區、客家話區。

所謂「官話」就是歷代官方訂定的通用語言。北方地勢平坦,加之頻繁的區域衝突,人口流動與融合也更多更頻,所以自古經濟中心與行政中心就偏北,於是北方便能有較為統一的通用語言。

而南方山川阻隔,少數民族眾多,偏於一隅,語言上自古多有地方色彩,語言有很重的民族色彩。歷史上漢民族有過幾次大規模南遷與民族融合,每一次都帶去不同時期的北方口音,散布在南方各地,於是形成了如今這種差異化的口音。

在中國歷史上,影響華夏方言向南傳播的,有三次大移民,即公元4世紀的「永嘉之亂」、8世紀的「安史之亂」、12世紀的「靖康之難」。

當時的社會背景不是「亂」就是「難」,原因都是社會大動蕩。移民使語言的分布向遠方擴展,在南方很遠的地方也出現了北方方言。

我們現在的普通話應源自滿清的官話。滿族入北京,學習漢語,所以滿族的老家東北口音和普通話極其相似。

可想而知,或許當年康熙爺征討葛爾丹那會兒就是這麼發飆的:「葛爾丹就特么是個白眼兒狼,娶了我姑娘害特么不消停兒的過藝的,害跟我倆逮內款兒扯犢子,來淫吶,削死他!

時至今日,方言分布好像已成定局,那麼哪一種聲音最體面、最時髦?

趙本山和快手的出現,使東北話變得時髦,但在實際生活中並不流行;港台明星的出現,使「港台腔」變得時髦,甚至許多年輕人,也很善於模仿這種聲音。

《跨時代》的粵語聽起來很洋氣。

電視劇里,比較土氣的角色一出場,一定是講河南話山東話等等北方話。所以這些地方的口音聽起來很土。

山東口音,《民兵葛二蛋》

在中國,這種口音與現代化同步而來。

那個崇尚革命的年代,老革命,越老的革命者,就越講四川話、江西話、湖南話,那種方言令人敬重,很多大首長都是那樣講話,首長越大,方言越重。講普通話反而沒有意思。

舉個例子: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今天成立了」,在天安門城樓上用湖南口音一念,很有氣勢,非常首長。如果用普通話念,就是播音員。

當然,對更多人來說,方言最大的影響是,在菜市場跟大媽講價的時候,能理直氣壯地用本地方言壓價。

雖是文化人,但絕不能吃這個虧!

來源 | 拾文化(ID:shiyafengshe)

作者 |穆公子

已授權,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有錢人看起來更摳門?
這份《旅行青蛙養殖技術大全》,讓你學會教科書級的養蛙操作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