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聽不懂方言?古人:你知道我有多煩嗎

聽不懂方言?古人:你知道我有多煩嗎

現代人穿越回古代,最大的可能,也許並非是憑藉對歷史的預知而逆天改命,而是竭盡全力,用一口京片兒跟賣饅頭的老王要飯不成,最終被餓死。

因為,沒人聽得懂你在說啥,是的,穿越後的第一要務,是學說當時的通用的官話

早在夏商周,中國就有著一套統一的標準語音體系,稱為「雅言」。比如百家爭鳴,各家大佬要是只會當地口音,魯國的孔子慕名拜訪陳國的老子,如果只會魯國話,怕是只能靠心電感應來交流了。

不過,這種標準口音並不是古往今來一個樣,世道亂了,口音也就跟著亂。比如穿越到南北朝,該學啥口音,答案洛陽話

但千萬別以為跑洛陽大街上找個賣肉夾饃的大爺就能學到,準確點說,這時的標準口音是「洛陽讀書音」。既不是古代的口語,也不是今天洛陽的方言,而是洛陽太學裡教學用的口音。

然而這時外族入侵,衣冠南渡,隨同的除了文人士子,世家大族,還有中原的衣冠制度,文章典籍,其中當然包括了洛陽讀書音。

東晉落地建康後,又從中分出了一個重要支流,金陵雅音

那既然衣冠都南渡了,中原咋辦,許多外族對中原文明還是很嚮往的,其中以北為孝文帝為最,遷都洛陽,改漢官至,改姓漢姓,與漢通婚,尊孔重儒,禁穿胡服,禁說胡話,禁回胡地,簡直比漢人還漢人。

在這樣一位先進分子領導下,洛陽讀書音被繼承了下來,南北一時相互融合影響,幾乎沒啥差別,後來隋文帝統一天下,大家講的話雖然都差不多吧。但金陵雅音還是跟洛陽讀書音不一樣,既然南北都統一了,那你們倆口音也統一吧,於是《切韻》綜合兩者應運而生。

這本書也是現存可考最早的韻書,影響之大,後世無不以之為宗,所以哪怕隋唐定都長安,口音還是得安洛陽讀書音來。

你要是不明就裡穿越過去,以為操著一口長安土話,就能和文人雅士們談笑風生,那就大錯特錯了,搞不好還會被灌個沒文化的山炮頭銜。

宋朝時期,繼承《切韻》發展出的《廣韻》基本還是沿用洛陽讀書音。

然而到了元朝就不同了,《蒙古字韻》大概是中國歷史上最沒有存在感的官修韻書,

而當時,通行的官話北平話由於風格太野也受到文人士子們一致抵制,但後來朱元璋建立明朝,雖然水平捉急,經常頒發一些諸如「準備好刀子,這幫傢伙來了殺了再說,欽此」之類的聖旨,但卻推出了對於如今影響最大的韻書《洪武正韻》,加上後來朱棣遷都北京,大批南方人湧入北京,南北方言不斷融合,可以說如今使用的普通話算是基本成型。

順便一說,滿清入關後,北京方言中確實吸收了一些滿語辭彙,但對官話影響很小,反倒是滿語,如今幾近消亡。

北洋時,文化大佬們靠投票來決定每個漢字的讀音,亂成一鍋粥。直到1932年,凱申兄頒發《國音常用字彙》,大力推行北京口音,才正式確立新國音以北京口音為基礎。

綜上,口音從來不是一成不變的,君不見七八十年代台灣國語和大陸普通話毫無區別,但現在你再聽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三國 的精彩文章:

劉備是假仁假義還是亂世梟雄?
在古代,到底哪兒的人最能打仗呢?

TAG:讀三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