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運動損傷的恢復訓練
踝關節側副韌帶損傷長見於各種球類、田徑、體操、和武術運動中。
病因及損傷機制:運動中由於場地不平、身體疲勞或跳起落地時身體失去平衡等,致使踝關節發生內翻或外翻,使外側或內側副韌帶受到過度牽扯、部分斷裂或完全斷裂。若距前韌帶和跟腓韌帶同時斷裂,或三角韌帶完全斷裂時,多有踝關節暫時性脫位或半脫位,並可合併外踝或內踝骨折。
方法/步驟
踝關節的恢復練習,可對踝關節的靈活性進行保持和恢復。其練習方法有:
用受傷腳趾寫字練習
坐在凳子上,使受傷的腳懸在空中,然後用受傷腳的腳趾練習寫大寫英文字母,或寫1,2,3,4,5,6等直到26.完整地寫26個英文字母,或26個阿拉數字,每組做3次,每天做兩遍.
腳趾捲曲和伸直練習,此練習可增加活動幅度,防止休息過久造成關節活動幅度下降。
呈坐姿或站姿,盡量捲曲腳趾,然後再盡量伸展腳趾,每組做15次至30次,每天做兩遍.
抬腳根練習,可對關節力量進行恢復
(1):兩腳平展地站在地板上,兩臂自然下垂,慢慢德抬起腳跟,用腳趾站立,做這個練習,腳可用三種姿勢站立:第一種姿勢, 兩腳平行站立,第二種姿勢呈內八字站立,第三種姿勢呈外八字站立.每組做10次至20次,每天做兩遍.
(2):站在一個台階上,腳跟懸空,兩手放在髖部或向前伸直,腳跟向下落,在慢慢抬起腳跟,用腳趾站立,然後腳跟慢慢下落,每組做10次至20次,每天做兩遍.
用腳趾拉毛巾練習,對關節靈活性進行練習。
做在椅字上,將一條毛巾平展地放到你面前的地板上,受傷腳的腳跟放在地板上,用腳趾向坐的方向拉動毛巾,當完全把毛巾拉過來後,再把毛巾平放原位,每組做5次至10次,每天做兩遍為了增加做練習的難度,可在毛巾上放適當的重量,如一本厚書,以增加練習時的阻力.
用腳拉橡皮管的練習,此方法比較綜合,可同時對力量和靈活性進行練習。
呈坐姿,先將橡皮管的一端固定住,另一端系在受傷的腳上,用腳向外拉橡皮管,然後向內放鬆,再向前拉,再放鬆,反覆練習,每組做10次至15次,每天做兩遍。


TAG:高球江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