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頸動脈硬化斑塊——引發腦卒中的第一殺手

頸動脈硬化斑塊——引發腦卒中的第一殺手

來源中國軍網

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教授陳建宗

李大爺今年66歲,患高血壓病10年。近一個月來反覆出現一過性眼前發黑,有時吃飯掉筷子。這些癥狀出現後,很快恢復正常。前不久,李大爺吃飯時,突然昏倒在地,一側肢體不能活動,立即送醫院就診,醫生診斷為缺血性腦卒中。超聲檢查發現有頸動脈硬化斑塊,一側頸動脈狹窄率達80%。經過外科醫生及時「取斑」治療,李大爺病情很快緩解。出院後,李大爺遵囑服藥,目前身體狀況良好。

根據李大爺的病情,開始出現一過性眼前發黑,屬於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後來出現突然暈倒,是由於較大的斑塊脫落、堵塞腦動脈主幹,引發缺血性腦卒中。

腦卒中是我國國民目前第一致死原因,缺血性腦卒中是最常見的的腦卒中類型。頸動脈硬化斑塊破裂、脫落或管腔狹窄是引發缺血性腦卒中最常見的原因。頸部血管超聲是目前檢測頸部血管最常用的無創性檢測手段。

動脈硬化斑塊是指血液中的脂質成分長期沉積在血管壁上所形成的斑塊,類似於金屬自來水管管壁日久形成的「銹斑」。頸動脈硬化斑塊主要是指頸部由心臟發出通向大腦的4條動脈血管(2條頸動脈和2條椎動脈)內壁所形成的斑塊。據有關資料,50歲以上中老年人斑塊的檢出率可達70%左右,80歲以上斑塊的檢出率幾乎可達到100%。就像老年人臉上的皺紋一樣,動脈硬化斑塊是中老年人一種常見的生理病理現象。研究表明,絕大多數人的頸動脈硬化斑塊是穩定安全的,不必過分擔憂。

隨著斑塊增厚,會造成血管腔不同程度的狹窄。如果狹窄率小於50%,這時稱輕度狹窄,如果斑塊的形態結構較穩定,如斑塊上覆蓋的纖維帽完整緻密,斑塊形態規則,表面光滑無潰瘍,斑塊內部質地均勻,無出血;病人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正常,可暫時不服藥治療,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定期觀察,一般1年做1次血管超聲檢查。如果斑塊形態結構不穩定,如斑塊處在動脈分叉處,纖維帽較薄且不完整,斑塊形態不規則,表面有潰瘍,斑塊內部質地不均勻,伴有血壓、血脂、血糖異常,血液中的炎性因子,如C反應蛋白、白介素-6常常升高。這時,宜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服藥治療。

如果斑塊造成管腔狹窄在50%-69%,屬於中度狹窄。由於血流動力學的原因,狹窄處的血流明顯加速,對斑塊的衝擊力明顯增大,斑塊隨時可能破裂,斑塊破裂後,脫落的成分進入大腦,可引發腦血管堵塞,突發缺血性腦卒中。在這種情況下,不論血壓、血脂、血糖是否正常,應該在醫生指導下,及時服用「他汀」類降血脂葯,穩定斑塊,並積極治療全身相關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等。如果病人出現短暫性眼前發黑或者一過性肢體無力、一過性語言障礙,稱有癥狀性頸動脈狹窄,應當考慮手術治療。

如果斑塊造成血管狹窄率大於70%,即屬於重度狹窄,即使無臨床癥狀,必須根據斑塊狀況,採取外科手術切除斑塊或者放置支架。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目前社會上流行的一些聲稱可以「消斑」的小驗方或保健品,如三七粉等,因為缺乏循證醫學的證據,千萬不能替代「他汀」類藥物及手術治療,以免貽誤病情。

頸部血管超聲檢查是了解全身動脈血管狀況的窗口,若發現頸部動脈有斑塊,特別是斑塊較厚,血管狹窄率大於50%者,心臟冠狀動脈、腹部腸系膜動脈、腎動脈、下肢的髂動脈、股動脈等處也很有可能存在斑塊及狹窄狀況。所以,對有嚴重頸動脈斑塊者,應該及時去血管外科就診。在治療頸部動脈硬化斑塊的同時,及時發現和治療其他部位的斑塊。

頸動脈硬化斑塊的危險因素,首先是衰老,可干預的危險因素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長期大量飲酒,缺乏運動等。因此,要積極治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相關疾病,同時,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採取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爭取做到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這樣可以延緩或減少動脈硬化斑塊的發生與發展,從而減少腦卒中的發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兵哥的打背包「教程」來啦
點亮一盞花燈,寄送千里相思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