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燒錢!又一國軍隊撐不下去了,必須要撤回海外駐軍
你眼中的德軍形象是什麼樣的,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二戰時期那隻橫掃歐洲,把「閃電戰」玩到極致的德國軍隊,那如今的德軍又是什麼樣的呢?這個還真不能和二戰時的德軍混為一談,因為就如同從戰爭廢墟上重建的德國一樣,如今的德國聯邦國防軍其實也是在當時冷戰的大背景下另起爐灶而來的。由於當時的聯邦德國(西德)處於東西方對峙最前沿的位置,使得整個冷戰期間,聯邦德國的國防軍成了北約在中歐的防衛主力,巔峰時擁有近50萬的作戰人員,光是豹1、豹2等主戰坦克就保有了近2000輛。
然而隨著「柏林牆」的崩塌,冷戰的結束,統一後的德國所面臨的軍事壓力也驟然緩解,雖然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保留規模龐大的常備軍,但積極成為世界政治大國的現實需求仍然需要德國擁有一支能夠出現在全球各個角落、裝備精良且機動強悍的軍事力量。因此,近些年來在阿富汗、敘利亞等全球各個戰亂地區,總能看見以「國際安全援助部隊(ISAF)」的名義出現在那裡的德國軍人,難得一次的海外軍事行動也幾乎完全成為了德制先進武器的試驗場。
然而令人大跌眼鏡的是,這些身處海外的德國部隊給人的印象卻並不怎麼好,在阿富汗的多國佔領軍中,德軍幾乎成了美英等友軍眼裡的「酒囊飯袋」的代名詞,這並不是他們在胡說,而是事實就是如此。此前就有德國媒體自揭老底,稱與廋了一圈、面容憔悴的美英士兵不同,僅三千多人駐阿德軍們卻個個紅光滿面,酒氣熏天,僅2016年一年,居然就消耗掉了100萬升的啤酒,經常被派往最危險地帶的加拿大士兵投訴稱,本該為前線運送彈藥的德國卡車裡,竟然經常裝滿了啤酒和香腸,至於最急需的彈藥在哪,則沒人能說得清楚。
除了給阿富汗政府軍提供一些培訓外,德軍在作戰上不僅乏善可陳,就連態度上也是不上心得很,而更加令其他北約盟軍憤怒的是,德軍指揮官甚至以「天氣炎熱」為由拒絕出任務,總而言之,在他們眼中,只要除了打仗,其它的幹什麼都行。倘若地下有知的「元首」聽到這樣的話,恐怕氣得連棺材板都快壓不住了,這幫「鱉孫」們怎麼跟「可愛的義大利人」一個德行。不過,駐阿德軍頹廢成這樣,倒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眾所周知,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德國國內對海外派兵及執行海外軍事行動一直都非常謹慎。再者,由於海外派兵不但花費高昂,而且還無法避免地會有人員傷亡,所以大多數德國人對在阿富汗駐軍問題上都持反對的態度,反對黨也隨時都在拿它說事。因此,總在風口浪尖的駐阿德軍為何總是如此地消極避戰還暴飲暴食倒也就不難理解了。派往海外的「精銳」尚且如此,其實駐紮國內的德軍也好不到哪去。
由於不斷地削減國防預算,縮短士兵服役期,就連久負盛名的「德國戰車」現今也不得不陷入趴窩的狀態,德國國防軍目前現役244輛豹2主站坦克中,目前只有95輛可以隨時作戰,完好率連一半都達不到,除了有53輛豹2A6正處於升級外,剩下多達86輛的豹2則因為缺少零配件而不得不淪為「車庫女王」。其實這樣的糗事還不僅僅局限於德國陸軍,德國海空軍的麻煩也不小。
德國空軍現役的89架狂風戰鬥機中,只有38架還能保持戰備狀態,總數57架的運輸機隊中只有25架可以正常運行。再看看德國海軍,曾引以為傲的6艘先進的212型「AIP」潛艇,如今也全部因為故障趴了窩。由於在挪威外海進行下潛機動訓練時不慎撞壞了尾舵,德國海軍不得不把U—35號潛艇送進了修船廠。令人尷尬的是,此前德國海軍其餘的五艘212型潛艇眼下也因為各種故障在船廠里大修著。
然而麻煩還不僅僅是這些,由於烏克蘭危機造成的俄歐關係惡化以及日益加重的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威脅,使得德國國防軍正面臨著自冷戰結束以來最大的軍事壓力。而這些年接踵而至的難民危機則更是把如今的德國搞得焦頭爛額,現實的安全需求無時無刻不在拷問著德國,到底該如何面對已經壓縮到極點的國防開支還有日益擴大的兵員缺口。因此也難怪默克爾大嬸對美國人提出的向阿富汗增兵這麼不感冒,倒也不光是因為眼下捉襟見肘,關鍵還是因為這屆的「漢斯」人不行啊,比祖輩父輩可差遠了。


※明朝後人獨立建個國家,如今是經濟大國,公開承認是華人後裔
※美國教授稱:中國研究量子通信十分危險,恐將毀滅世界
TAG:視界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