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美貿易戰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國芯」再不發力,就要被國人說成是服輸了

中美貿易戰牽一髮而動全身,「中國芯」再不發力,就要被國人說成是服輸了

最近外電報導,中美貿易大戰出現轉機:美方要求中國採購更多美國產的汽車與半導體產品,藉此減少中美之間的貿易逆差金額。中國已允諾,將削減對中國台灣與韓國半導體採購訂單,改為擴大向美國採購,藉此舒緩美方情緒。

雖然此「共識」並未獲得任何一方的證實和回應。

但股市反映最真實。美股周一收盤全面大漲,其中道瓊指數大漲669點,漲幅2.84%,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漲幅則是更勝一籌,終場上漲227點,漲幅達到3.26%。

拋開韓國不說。台灣方面,此舉恐重創聯發科等台灣重量級半導體廠,尤其高通和聯發科算是直接競爭關係最強的對手,或許台灣將會成貿易戰的最大「輸家」,但我們真的就這樣認輸了嗎?

美國特朗普政府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模達600億美元的商品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中美貿易戰一觸即發。

看似牽一髮而動全身,其實中美雙方早已試探多時、等候多時、準備多時。中美都不會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開戰」。

中美關係可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儘管兩國經貿往來摩擦不斷,但相互之間高度依賴。從中美之間的貿易清單來看,半導體在其中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美國多家半導體大廠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已經大到無法脫身。

作為DRAM第三、NAND Flash第四大巨頭的美光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越來越高。2009年中國大陸超過美國,成為美光第一大營收來源地區,此後大陸佔比持續增長,2017年中國大陸營收達104億美元,增速高達96%,佔美光總營收比重突破50%。

中國大陸市場在美光營收中佔比越來越大

根據美國CBS報道:包括高通(Qualcomm)、美光(Micron)對中國市場依賴度都超過50%、 德州儀器(TI)則也超過40%,至於包括賽靈思(Xilinx)、英特爾(Intel)等大廠對中國市場的依賴程度也超過20%水平。

中國本身身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晶元市場,美國半導體企業對中國市場依賴度居高,確實是我們在這場中美貿易戰中手握的主動權。但別高興得太早,中國也高度依賴自美進口半導體晶元產品與相關設備。

身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晶元市場、同時也是全球半導體採購金額最大國,中國每年進口半導體金額超過2,000億美元,去年2017年更是超過2500億美元。

據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有接近九成的晶元產品是依靠進口國外產品的。海關統計顯示,2016年集成電路進口3425.5億塊,同比增長9.1%;進口金額1.2萬億人民幣,同比下降1.2%。而同期中國的原油進口僅為6078億人民幣。中國在半導體晶元進口上的花費已經接近原油的兩倍。

但比巨額進口費,更令國人擔憂的是,如果一味依賴外國的產品,不能在晶元上實現獨立自主,國家信息安全必將時刻處於威脅之下。

我們期待的「中國芯」在哪裡?

紫光與英特爾2年採購密約曝光,打造中國最大快閃記憶體供應商

就存儲器、MLCC、微控制單元等半導體元器件來說,依舊壟斷在他人手中。自2016年下半年開始,MLCC由於供應緊張而導致價格開始暴漲,進入2017年後,漲價的勢頭並沒有停止,整個存儲行業反而掀起了新一輪的大幅漲價潮。從事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廠商有很多,其中紫光集團便是扛起「中國芯」大旗。

近日,根據供應鏈透露,2017年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在埋首3D NAND技術開發同時,也同步和英特爾談成了一紙採購密約,計劃在2018、2019年兩年期間,紫光將向英特爾採購 3D NAND晶元,以英特爾大連12寸廠生產的產品為優先。

這紙合約背後象徵的意義是,紫光從芯到雲的千億存儲帝國布局,已經提前啟動,而不會等幾年後長江存儲的單月十萬片產能都開出後才慢慢規劃。紫光不只是投入3D NAND核心技術開發,更在終端市場上,提供UFS、eMMC、SSD等產品,打造中國最大的快閃記憶體產品供應商。

紫光一路以來自製NAND Flash晶元、生產eMMC/UFS/企業級SSD等終端產品,就連當中關鍵的NAND Flash控制器,紫光也有屬於自己的一套戰略守則,採取自製IC和對外採購兩套劇本同步進行。紫光自製的NAND Flash控制器技術,是來自於併購SSD控制器公司得瑞領新(Dera),這是一家成立於2015年的新兵,技術團隊來自於華為、SST等,成立不到幾年,該公司已經火速被紫光收購,成為自製SSD控制器的內部團隊。

紫光在進軍存儲產業的初期,其實是想要走海外收購之路。2015年曾提出以230億美元收購美光,一次解決DRAM及NAND Flash技術和專利問題,然美光婉拒,業界認為即使同意,美國政府也不會放行美國僅存的DRAM公司被中國企業收購。之後,紫光試圖併購西部數據(WD)也未成功,即使是日本存儲大廠東芝NAND Flash部門的出售案,也先排除中國企業,對於中國自建存儲產業來掌握核心技術的計劃是十分忌憚。

華為「中國芯」海思麒麟970,巴龍5G01

2017年9月2日,在2017年德國柏林 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上,華為發布人工智慧晶元麒麟970。麒麟970晶元是華為海思推出的一款採用了台積電10nm工藝的新一代晶元,是全球首款內置獨立NPU(神經網路單元)的智能手機AI計算平台。

麒麟970晶元最大的特徵,是設立了一個專門的AI硬體處理單元—NPU(Neur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神經元網路),用來處理海量的AI數據。麒麟970發布後,華為終端營銷應該會把「AI」作為突出賣點,並且圍繞AI開始構建生態。在人工智慧時代,理想的狀況是智能終端將變成人的助手,真正實現「知你」、「懂你」、「幫你」。這就要求人工智慧技術不斷演進,不僅是被動響應用戶的需求,更能夠主動感知用戶狀態和周邊環境,並提供精準服務的全新交互方式。

2018年2月25日,在MWC 2018上華為巴龍5G01正式發布。巴龍5G01是華為發布的首款3GPP標準的5G商用晶元,能夠兼容最近行業通過的3GPP標準,可以提供高達2.3Gbps的傳輸速度,支持高低頻,也支持獨立或非獨立方式組網。

巴龍5G01是全球首款投入商用的、基於3GPP標準的5G晶元,支持全球主流5G頻段,包括Sub6GHz(低頻)、mmWave(高頻),理論上可實現最高2.3Gbps的數據下載速率(驍龍X24 2Gbps)。同時,它還支持兩種5G組網方式,一個是NS,即Non Standalone,5G非獨立組網,5G網路架構在LTE上;二是SA,即Standalone,5G獨立組網,不依賴LTE。

華為做到了讓「中國芯」實現中國製造,突破手機晶元高通等外企的獨霸!

國家大基金扶持龍頭企業,加快打造「中國芯」

在市場需求的牽引和國家政策的推動之下,2014年9月國家集成電路產業基金(以下簡稱「產業基金」)成立了。對於A股上市公司,產業基金扮演著產業扶持和財務投資的雙重角色,採用在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同步推進的方式。投資項目覆蓋了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裝備等全產業鏈,助力行業細分領域的龍頭進入國際梯隊。引導和推動了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也增強了國內半導體龍頭企業的實力。

截至2017年底,大基金累計有效決策投資67個項目,累計項目承諾投資額1188億元,實際出資818億元,分別佔一期募資總額的86%和61%。投資項目覆蓋了集成電路設計、製造、封裝測試、裝備、材料、生態建設等各環節,實現了產業鏈上的完整布局。據悉,產業基金二期籌資規模超過一期,在1500億-2000億元左右。按照1∶3的撬動比,所撬動的社會資金規模在4500億-6000億元左右。

關於產業基金二期的投資方向,長江證券研究指出集成電路(IC)仍是重中之重,國內IC製造企業在未來3-5年的資本開支壓力依然巨大;另外,IC設計企業關注度會提升,伴隨著二期產業基金的成立,更多中小設計公司有望受益;此外,產業基金二期的覆蓋範圍可能會往IC產業鏈下游延伸,下游模組廠商、上游材料廠商都有可能納入投資範圍。

集成電路行業骨幹企業也正是產業基金的投資重點。具體來看,產業基金已在製造領域投資了中芯國際、華虹集團、長江存儲、士蘭微等,在設計領域投資了景嘉微、國科微、北斗星通等,設備領域覆蓋了北方華創、長川科技等,封裝領域投資了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等。

來源:數據寶

隨著外部貿易環境惡化,以集成電路為核心的半導體是信息產業的基石,是關乎國民經濟和國家安全的戰略型產業。

不難看出,特朗普政府在竭力打壓中國半導體發展,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只有加大幹勁打造「中國芯」,自主製造,才能最終在貿易戰乃至世界經濟領域中佔有主導權。正如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例行記者會上所說:

如中國有句話叫「相由心生」,意思是你心裡怎麼想,你眼裡的世界就是什麼樣。中國還有個成語叫「疑鄰盜斧」,指的是不注重事實根據,對人對事胡亂猜疑。我們希望美方有關人士大氣一點,陽光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發燒友網 的精彩文章:

「流氓總統」特朗普引發中美貿易戰,半導體產業首當其衝
特朗普簽署命令,出於國家安全之由禁止博通收購高通;三星工廠停電或導致全球NAND供應短期受阻……

TAG:電子發燒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