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二甲雙胍——還可降低晚期流產和早產風險!

二甲雙胍——還可降低晚期流產和早產風險!

二甲雙胍,我們印象中,它是這樣子的:

二甲雙胍是世界範圍內使用最廣泛的口服抗糖尿病藥物。它能夠抑制肝糖原異生,同時增加外周組織胰島素敏感性,以降低血糖和胰島素濃度。

雖然二甲雙胍作為一個老葯,但就如阿司匹林一樣,總會給我們帶來意外的收穫。近兩年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二甲雙胍不僅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在婦產科和生殖中的疾病中也有著非常多的應用。

在「ENDO 2018年會」上公布的一項研究又證實了這款「神葯」的一項新用途!

二甲雙胍——還可降低晚期流產和早產風險!

這項多中心研究結果顯示,口服二甲雙胍似乎能夠降低患多囊卵巢綜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的女性晚期流產和早產的可能性,但不會影響她們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幾率。

PCOS是育齡女性中最常見的激素紊亂,影響了10%的這類女性。患PCOS的女性不孕的風險增加;如果她們懷孕了,出現懷孕併發症的可能性更高,包括流產、早產以及妊娠期糖尿病。

二甲雙胍——還可降低晚期流產和早產風險!

今天,就讓我們擦擦眼睛,重新審視下這老葯——二甲雙胍。

二甲雙胍——還可降低晚期流產和早產風險!

抗雄、促排卵、助孕

可惡的多囊,占著那麼多卵泡卻不排卵,也不能懷孕,還讓人變醜,這可真讓人崩潰啊!

但是,你知道嗎?我們也不是束手無策的。口服二甲雙胍也是可以幫助排卵和降雄的。

二甲雙胍是伴有肥胖或胰島素抵抗的 PCOS 患者的常用胰島素增敏劑。二甲雙胍可以抑制肝臟合成葡萄糖,增加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

二甲雙胍——還可降低晚期流產和早產風險!

通過降低胰島素水平達到糾正患者高雄激素狀態,改善卵巢排卵功能,提高促排卵治療效果。常用方法為每次口服 500 mg,每日 2~3 次。

可能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

二甲雙胍除了具有降血糖作用,還具有抗炎和調節卵巢類固醇激素產生的作用。2007 年日本的研究人員發表在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上的研究發現,二甲雙胍能夠抑制白介素 1 誘導的白介素 8 的產生、抑制芳香化酶激活和異位基質細胞的增殖。

除此之外,2010 年 Am J Obstet Gynecol 上發表的一篇研究指出,二甲雙胍能夠抑制小鼠的子宮內膜異位種植。這些研究都表明二甲雙胍具有抑制子宮內膜細胞增殖的作用,其有可能成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治療藥物。

二甲雙胍——還可降低晚期流產和早產風險!

降低子癇前期發生風險

除此之外,二甲雙胍還可以改善血管舒張功能,反過來降低血壓,同時二甲雙胍還可以促進血管生成。上述研究都表明二甲雙胍具有潛在的預防或治療子癇前期作用。與此同時,2016 年 2 月 4 日發表在 N Engl J Med 研究發現二甲雙胍能夠降低孕婦子癇前期發生的風險。

二甲雙胍——還可降低晚期流產和早產風險!

預防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

除了有效發揮降糖作用外,流行病學和動物實驗研究表明,二甲雙胍還具有抗卵巢癌作用,其可以抑制卵巢癌細胞的增殖和轉移、降低卵巢癌發病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針對腫瘤代謝異常的靶向治療應該是對肥胖和胰島素抵抗相關腫瘤的一種可行的治療手段。子宮內膜癌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肥胖、高血壓和糖尿病等。而且系統回顧和 meta 分析表明肥胖是與子宮內膜癌的發生關係最密切的高危因素。

鑒於此,二甲雙胍有可能成為治療子宮內膜癌的藥物。現已積累的大量研究表明二甲雙胍能夠抑制子宮內膜的發生和發展。

二甲雙胍——還可降低晚期流產和早產風險!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流行病學和實驗室研究表明,二甲雙胍在多種疾病中的治療和預防作用逐步被發現。就婦產科相關疾病而言,目前研究已發現二甲雙胍能夠對 GDM、PCOS、子癇前期、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等疾病具有潛在的治療和預防作用。

但是,目前的很多研究還局限於細胞株和動物實驗,尚缺乏大規模臨床試驗,期待以後更多大樣本的臨床隨機對照試驗來進一步探索二甲雙胍在婦產科相關疾病中的應用價值,從而造福患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蒲荷孕育 的精彩文章:

人家都生了二胎,還沒生過的我該怎麼辦
試管移植前後最重要的事?!葯不能停啊!

TAG:蒲荷孕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