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收費昂貴依然虧損,滴滴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收費昂貴依然虧損,滴滴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據媒體披露的數據指,2017年滴滴的GMV(交易總額)達到250億-270億美元,主營業務虧損2億多美元,整體虧損3-4億美元,這實在讓筆者驚訝不已,要知道現在的滴滴的收費可是比計程車還要貴,如果這樣依然虧損那麼滴滴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滴滴當初殺入網約車市場的時候高舉對計程車的道德大旗,要改變計程車行業難打車、費用高、份子錢等諸多難題,在初期依靠滴滴的大舉補貼確實改變了這些局面。

由於滴滴的大舉補貼,用戶使用滴滴的打車費用遠較計程車便宜,這吸引了更多人使用網約車;滴滴雖然收取了超過20%的提成費不過由於巨額的補貼讓滴滴司機的收入遠超計程車司機的收入,這吸引了大量社會車輛加入方便了用戶,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好。

然而在滴滴合併快的、優步中國之後,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滴滴的打車費用迅速上漲,拼車價格甚至是當初最低價的兩倍、三倍,快車價格如今也普遍較計程車價格高,筆者的上下班行程計程車的費用大約是33元,而滴滴的快車價格達到40元,用戶打車難再次出現。

對司機方面,由於滴滴取消了補貼,司機的收入大降,而出現了一些新的費用,滴滴收取的提成費超過20%,這已與計程車公司收取份子錢無異,正是因為滴滴的司機收入大降導致進入該行業的司機大幅減少,用戶打車難的情況再度出現;本來由於滴滴打車價格昂貴導致不少用戶放棄使用滴滴,如今司機減少導致用戶打車難導致更多的用戶放棄使用滴滴,這正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回顧起來,當初滴滴對計程車行業高舉的道德大旗所反對的一切如今正在滴滴身上出現,感覺滴滴正變成另一個計程車公司,而且滴滴較傳統的計程車公司更為離譜的是,它可以隨時以上下班高峰等理由漲價,而計程車漲價至少還要舉行聽證會等,並受到各地交管部門的管制。如今傳出,收費昂貴的滴滴出行虧損,讓人感嘆互聯網非但沒有改變計程車行業,甚至計程車身上存在的弊端在滴滴身上更嚴重。

互聯網曾以低成本著稱,可是在滴滴身上顯示的卻是它收費較計程車更高的情況下居然虧損,那不是說互聯網運營的成本較傳統計程車更高;滴滴說要給用戶帶來便利的服務,然而如今確實帶來了一些便利,不過在有些情況下滴滴的候車時間比計程車更長;滴滴說要降低用戶的出行費用,結果是如今它的收費比計程車還要貴。

互聯網曾聲稱的美好願景在滴滴身上絲毫體現不出來,請問,這樣的滴滴存在的意義在哪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柏穎 的精彩文章:

小米在國內市場擊敗OPPO和vivo已是大概率事件
十大暢銷手機排行榜,OPPO爆款威力持續縮減

TAG:柏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