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行「國家隊」發布首個區塊鏈平台,主攻信息公示和資產登記

央行「國家隊」發布首個區塊鏈平台,主攻信息公示和資產登記

區塊鏈前哨導語:中國人民銀行旗下的杭州區塊鏈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推出了基於區塊鏈的平台,這是中國央行推出的國內首個平台。

更多乾貨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區塊鏈前哨」,(ID:blockchain-666)

周一,在杭州舉行的全球金融科技峰會上,中鈔區塊鏈研究所發布了中鈔可信登記開放平台 Blockchain-Registry-Open-Platform (BROP)。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是央行體系內最早研究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團隊。

背景

BROP 通過底層區塊鏈聯合各合作方,對用戶身份、數字憑證和存證數據進行可信記錄,為企業用戶提供可查詢、可驗證、可監督的權屬登記和信息公示服務。通過 BROP 的服 務,各參與方可以將存證信息和數字憑證進行跨機構認證和流轉,實現各獨立參與方之間的去中心化互信協作。

目前,絡譜已與中科院國家授時中心、信息產業部電子科技情報研究所、國家金融 IC 卡安全檢測中心、江蘇廣電集團、杭州銀行、中鈔國鼎、西正印製、貴州食品安全雲、上海儀電溯源、浙江數秦科技、杭州安存、安安專機等多方進行合作和探索。

Linux 基金會成員、中鈔信用卡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范貴甫表示:「我們於 2015 年初開始布局區塊鏈技術,去年成立了中鈔區塊鏈研究院。我們的重點將區塊鏈融合到金融技術,推動金融業的發展。「

區塊鏈技術的競爭已經產生了大量專利。杭州(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是中國區塊鏈發展的領導者,申請了 22 項區塊鏈專利。根據 IPRdaily 發布的「2017 年全球區塊鏈企業專利排行榜」,全球排名前 100 位的區塊鏈技術專利數量最高的公司中,有 49 位中國人,23 位來自美國。阿里巴巴排名第一,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PBoC)名列第三,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排名第 18 位。

與此同時,中國央行也正在創建自己的數字貨幣 - 電子支付數字貨幣(DCEP)。數字貨幣預計將在 2019 年通過初始測試階段。

為什麼要使用區塊鏈技術?

傳統信息登記平台的問題:

無法自證清白。由於所有的數據都存放在平台本身,第三方無法驗證平台提供的數據是否 被篡改或者是否完整,因此傳統的登記平台無法對外證明其數據的可靠性;難以監管。由於無法得到可信的數據源,監管方無法對其登記的數據進行有效監管,造成監管黑洞;

數據孤島與業務斷層。正是因為登記平台無法自證清白,登記平台之間或者登記平台和第三方合作者之間幾乎無法進行業務直連,造成業務斷層。

區塊鏈解決方案:

首先,區塊鏈綜合採用數據摘要、信息簽名演算法,使得其承載的數據無法偽造無法篡改;同時,區塊鏈數據不再像傳統資料庫那樣由權威方統一保存,而是在每個參與方手裡各保存一份數據備份,這樣平台方就完全無需自證清白,因為區塊鏈技術保障了登記到區塊鏈上的數據不可能被少數參與方篡改。

其次,登記平台的核心數據保存在區塊鏈上,並對用戶的隱私進行適當脫敏。 而對於監管方來說它可以隨時對業務數據進行調取和驗證,無需擔心平台方隱瞞或者偽造業務數據。

最後,區塊鏈平台方僅僅是規則制定者,平台本身由各參與方共同運營維護,平台數據也是即時推送到各參與方節點中。因此各個參與方可以在統一的規則下相 互信任相互協作,從而打破信息孤島,建立更緊密的新型合作關係。

應用場景

BROP 平台的應用場景主要包括兩大方面,信息公示和資產登記。前者將靜態信息公示在平台上用來對合作方的信息提供存在性、完整性和未篡改的證明。 後者則將權屬信息登記在平台上,通過權屬的可信變更和查詢來實現資產登記方、交易方和驗證方的多方協作。

信息公示包括:

食品溯源:食品從生產到銷售環節眾多,每個環節產生的各類信息被離散地保存在各個環節各自的系統內,信息流缺乏透明度。使用 BROP,通過數據摘要和信息簽名演算法,使得其承載的數據無法偽造無法篡改來有效解決食品的溯源問題。

政企公示:互聯網科技的發展使得越來越多的政府和企業使用互聯網進行公示公告,在增加便利性的同時,保障數據的安全以及應對數據量的海量增長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基於 BPOR,政企公示服務公司將相關核心數據的標號和脫敏摘要保存在區塊鏈上,當第三方需要對公示數據進行讀取時,政企公示服務公司提供相應的詳細信息,第三方只需將其與 BROP 平台上的摘要信息進行對比,即可判斷數據的真實與完整。

慈善資金登記:信息不透明,公眾無法追溯捐助的錢款、物資如何是使用的。 在過去幾年裡公益慈善行業爆發出的事件,極大地打擊了公眾對公益行業的信任度。基於 BROP 的解決思路:公益機構將公益流程中的相關信息,如捐贈項目、 募集明細、資金流向、受助人反饋等信息的摘要存放於區塊鏈上進行。

身份登記與授權:

統一身份鑒權:目前尚不存在一個公用的身份鑒權平台,各個應用方無法對第 三方背書的身份信息完全認可;基於 BROP,身份認證機構對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進行鏈外 KYC,對其身份信息進行摘要存證;合作方選擇信任該身份認證機構,身份認證機構在用戶同意的前提下將用戶的身份信息發送給合作方。

醫療大數據平台:個人用戶的醫療信息分散在各家醫院,醫院不能在未經許可前提下分發用戶的隱私數據;但是又需要對用戶的醫療數據進行聚合以便對用戶的身體狀況進行綜合分析。 基於 BROP 的解決思路:用戶使用 BROP 上的統一身份去註冊或關聯醫院的患者 ID,各家醫院作為 BROP 上的數據共享節點將用戶的就診信息加密保存。用戶授權某家醫療機構訪問其就診數據後,該醫療機構使用用戶私鑰簽名後的授權請求獲取指定用戶的原始就診信息。即可完成醫療大數據的可信分享。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參看BROP白皮書:http://www.zcblockchain.com/images/whitepaper.pdf

今日薦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區塊鏈前哨 的精彩文章:

區塊鏈基礎設施縱覽:存儲、計算和通信
從國家信用到演算法信用,論比特幣和區塊鏈的商業價值

TAG:區塊鏈前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