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為什麼幫孩子補氣總是「補不進去」

為什麼幫孩子補氣總是「補不進去」

我在給醫學生講課的時候,經常跟大家說:孩子的顧護,關鍵就是一個字:「氣」!

氣,就是氣機,指人體內氣的正常運行機制,包括臟腑經絡等的功能活動。

中醫說:氣隨汗泄。一到春夏,隨著氣候的變化,孩子出汗越來越多,此時,家長就要特別重視對孩子「氣」的顧護。

汗是精氣

西醫認為,汗是由汗腺分泌的液體。人體為了調節溫度,排出毒素、或者精神緊張的時候,就會發汗。

中醫對汗的認識更加深刻, 中醫認為:汗者精氣也。 汗是人體五液之一,人體內的津液出於腠理,就叫做汗。 「汗為心之液」、「血汗同源」,汗不僅僅是人體廢棄排出的液體。

孩子的養護關鍵在「氣」

古代醫家說:孩子五臟六腑,形而未全,全而未壯。雖是生機勃勃,卻也是是非常稚嫩的。

我常比喻為點燃的燭火, 熊熊燃燒,但是稍微有點風吹,就搖擺不定,一不小心就會被吹滅。 所以養護孩子關鍵的一點,就是顧護孩子的「氣」。

我們常說給孩子補脾,補的不是脾陰、脾陽,而是脾「氣」,就是這個道理。

氣隨汗泄

氣會隨著流汗而流失。

舉個例子,我們運動之後,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累的不行,這個時候大量的氣隨著汗排出,體內的氣不足,人就會覺得累。

孩子出汗是成人的三倍。

孩子是「純陽」之體,生長發育快,新陳代謝旺盛,體內產熱較成人多,因此,小孩子通常較成人更容易出汗。即便入睡後,身體多餘的熱量也要倚靠出汗慢慢散去。健康的孩子正常流汗,「氣」很快就恢復了。 比如運動之後,補充一些水分,休息一下,很快就能恢復。

但是體弱的孩子、生病的孩子,氣隨著汗流出之後,恢復的時間要更長,常常表現為身體更為虛弱。

比如孩子感冒發燒,靠發汗來退燒,這個時候出汗起到治病的作用,但同時,病後的孩子也會明顯虛弱一些,需要時間來恢復。

孩子晚上睡覺流汗,睡著一個小時內汗幹了,是正常的,但是到下半夜,還經常滿頭大汗,汗濕床被,那這個孩子就會虛,大家也稱之為「虛汗」,屬於汗證。

汗可治病,也可致病。孩子愛動是天性,出汗多是小兒時期的典型特點。天氣越來越熱容易出汗也是春夏的氣候特點。但是在新陳代謝、把毒素排出的同時,孩子氣隨汗泄,家長又不懂得適當給孩子「補氣」,就算知道要給孩子補氣,選用的方法、食材和時機也不對,就會出現「補不進去」的情況,慢慢的,補不及泄,家長就會發現,孩子雖然經常鍛煉,但也老動不動就生病。

食療 . 氣

那麼,今天要介紹給家長的,就是春天裡最能幫孩子正「氣」的一味葯--五指毛桃。

五指毛桃又稱南芪,也是南方特有的地道藥材。

【功效】健脾補肺;行氣利濕;舒筋活絡

五指毛桃比黃芪更「補得進去」

五指毛桃補氣的功效不亞於黃芪,但是沒有黃芪的升提之性。陰虛的孩子不適合用黃芪,很多大人虛不受補,吃了黃芪感覺更容易「上火」了,何況孩子。

五指毛桃其實補氣功效不弱於黃芪,但它性味平和,也就是大家通俗一點說的補得進去!

五指毛桃清熱、祛濕、健脾

此外,五指毛桃還能清熱、祛濕,且力道不會過強,在此基礎上健脾的功效也很不錯,非常適合孩子。

總之,春天裡孩子開始多汗,家長幫孩子補氣,結合祛濕和健脾, 最好的藥材就是五指毛桃。

毛桃佛手湯

組成:五指毛桃15克,佛手6克,土茯苓15克,瘦肉100克,陳皮1克。

用法用量:將上4味加水2000毫升,文火煲取500毫升,分次服用,每次飲用30~50毫升,隔天1次,一周一個療程。

在孩子消化好的時候喝,1歲以下孩子和孕婦選用食療方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補氣 的精彩文章:

女人氣血不足別大意,多吃它能補氣血,潤膚美白,還能預防貧血!
教你做一款小甜食,糯甜香甜可口,大棗補氣安神糯米強壯筋骨

TAG:補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