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區塊鏈比人工智慧還秀?

區塊鏈比人工智慧還秀?

區塊鏈越來越火,一夜之間,似乎中國有3億人搞懂了區塊鏈。

量子學派認為:這三億人卻以VC圈裡的話題王、互聯網圈裡二流團隊的帶路人為首;還有一直罵比特幣的經濟學家、連財經媒體主編也撲了上來;更有舉辦各類峰會的職業掮客,甚至是民謠歌手和3x7=21都不知道的娛樂明星。

總之,當前正從陰陽學、法學、道家、縱橫家、哲學、AI、國學、神學等多個角度探討區塊鏈,最後突然發現就如周星馳《功夫》中老乞丐說的:區塊鏈,我看你天賦異稟,維護世界和平就靠你了!

多麼熟悉的場景,多麼熟悉的對話。

比「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江南皮革廠倒閉了」更為耳熟能詳。

作為一隻學習新技術的蝸牛,以下是我學習區塊鏈的讀書筆記,因為沒去正規交錢培訓,不敢不懂裝懂,害怕三劍客之首羅小編會打屎我。

1

區塊鏈和比特幣

提區塊鏈必提比特幣,這似乎是一個繞不開的魔咒。

什麼是比特幣,百度百科說: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散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此處省略一萬字)

我們說人話。

簡單來說,比特幣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區塊鏈應用。

我們可以簡單把它理解為比特幣銀行發行了一種貨幣叫比特幣;

再簡單點,我們也可以把它理解為比特幣銀行的股票。

提到股票,特別是中國股票,瓜友們應該比我更清楚。

按照這個邏輯下來,瓜友們會疑問:既然如此,為什麼中國政府還沒有干預?

其實政府在2017年9月4日明確叫停ICO,並隨之叫停人民幣與數字幣的交易。

但在國外熱潮帶動,日本批准比特幣作為合法貨幣進行交易下,國內數字幣、區塊鏈的熱潮再次掀起,且逾發狂熱。

從這層面來說,政府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干預。或許原因如總設計師所說,再看看市場反應。

要知道,今天全世界一半以上的比特幣供應來自中國人,中國也是比特幣需求最大的市場,牽一髮而動全身。

僅僅半年時間,現在全世界的ICO項目已經開始大量暴露問題,已使得包括美國在內的越來越多的國家,甚至是一直持支持態度的日本等國開始強化對數字幣和ICO的監管。

事實證明,比特幣由演算法決定供應,匿名在全世界自由往來,政府能容忍到今天已是奇觀。

什麼時候從嚴格意義上來干預,我不知道,但要說比特幣的發明人中本聰(中本聰不是真名)、比特幣的持有者今天還都是匿名。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的。

2

區塊鏈和微信群

回到主題,今天的主題是區塊鏈。

媒體界有句話叫:接觸的越深,離真相就越近,但永遠沒有真相。

但這句話在區塊鏈里並不適用,對區塊鏈接觸越深,真相是沒看到,只看到越來越多的人越來越沉迷於區塊鏈並胡言亂語。

可以想像,隨著這個趨勢的發展,相對論、量子物理正在趕往區塊鏈的途中。

分散式記賬、共識機制、智能合約、去中心化、硬分叉等概念已經婦孺皆知,新概念層出不窮。

有人笑稱,通常情況下,美國負責技術進步,中國負責複製並迅速使之上升成為恐嚇大眾的哲學。

比如去中心化,每個人都知道,可又有多少知道在理性預期下如果流動性加大貨幣需求函數出現了凱恩斯式波動是對去中心化的一種弗里德曼式制約和波普爾式反駁?

區塊鏈時代,越多越多的人被各種「大師」被告知要擁抱時代,擁抱變化,擁抱未來。

二十多年來,我最熟悉的是擁抱自己親人、朋友,在放寬點界限不超過的同類,對於「大師」的呼籲,我完全不知道擁抱「變化」應該從哪兒下手。

身邊的例子不斷告訴我,不知道如何下手嗎,那就擁抱呼籲我們「擁抱變化」的人。

結果可悲的卻是,呼籲我們的人不斷以私募、公募、ICO、培訓等四大方式,將我們像韭菜一樣,收割了一波又一波。

自古拔屌無情正是如此。

這不是段子,「區塊鏈培訓」已在大範圍內成為事實。

百度指數顯示:春節前後30天內「區塊鏈培訓」的搜索指數整體同比上漲了928%。

「經過3天2夜的錘鍊,共有80名學員順利畢業獲得講師資格。」據勞動報消息稱,這是某「區塊鏈培訓機構」驚人的培訓成果。

可憐我斷斷續續讀了一個月,如今仍不得皮毛,真是拖了社會發展的後腿。

不得不感嘆,國際權威雜誌《自然》總結很到位:「區塊鏈是偉大的思想和技術革命,但是我們發現,像以往一樣,目前世界上存在著兩種『區塊鏈』,一種在技術天才們的頭腦里,另一種,在中國人的微信群里。」

3

去中心化問題

「數字經濟」之父唐·塔斯考特強調:「區塊鏈是一個分散式的賬本。」

所謂分散式,就是這個體系並不是由一個中心來集中進行所有操作,其他節點都需要連接到這個中心才能實現自己的目的。

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去中心化。

對於去中心化,我首先想到的是無政府。

比特幣的設計初衷,就是模仿黃金產生總量有限的數字貨幣,以求擺脫傳統的支付清算和相關的社會運行體系。

由此形成一個「去中心化」,難以造假和篡改,能夠防止外部攻擊的安全穩定的無政府完美世界。

原來水木年華從一出生就註定苦苦追求的完美世界是區塊鏈,不知道他倆知道後會作何感想。

但實際上,如果區塊鏈簡單地運用先進技術解決現實世界的實際問題,擺脫現有世界運行體系就很不現實,更別說能夠改變世界、顛覆法定貨幣體系。

這裡我們可以先想想,黃金退出貨幣舞台的根本原因?

有人說,當今的貨幣其實就是一種純粹的信用貨幣,核心是信任,只要人們相信它接受它,它就可以成為貨幣。

區塊鏈就是用來創造信用的,並不是創造實際財富的。只要大家達成共識,它就可以成為貨幣。

這種說法讓很多人信以為真,廣為傳播,殊不知,這種說法僅僅只是看到貨幣的表象,而根本沒有看到貨幣的本質和內在邏輯。

即使在當今的信用貨幣體系下,也不是隨便什麼人或機構,隨便造出什麼東西就能讓人信任和接受其成為貨幣的。

就連國家發行貨幣要有一定規模的貨幣儲備物,如黃金或外匯,作為直接的價值支撐。並努力將貨幣乘數和派生貨幣規模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

比特幣是什麼蔥?

再次,區塊鏈屬於開源系統,可以免費下載,在比特幣不斷升溫的過程中,很容易催生出很多「山寨幣」或「分叉幣」。

據統計,到2017年末,世界上已經有超過1300個網路數字幣。

據說,還有人正在嘗試發行比特幣實物現金,如比特幣硬幣或紙幣,以期更加方便比特幣的線下使用。

這真是……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大概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如果單純從區塊鏈自身來看,它確實在其體系內實現了去中心、去信任、去中介,可以點對點自由轉讓比特幣資產等。

但關鍵的問題是,這種美好願景脫離現實世界根本無法獨立存在。

還是以比特幣舉例,如果不能與現實世界的法定貨幣兌換,價值何在?

要兌換,比特幣就會成為社會財富轉移的一個中介環節或過渡階段。在過程中,以區塊鏈衍生出來的數字經濟的網路交易平台成為其重要的基礎設施和關鍵環節。

隨著網路交易平台等輔助環節需要不斷投入開發,越來越壯大的情況下,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僅沒有消失,只有有了另一個中心而已。

想想《生化危機》類似的電影,大公司操控一切。

說白了,比特幣口號喊著人人平等,但實際上核心是編碼維護團隊與有強大財力挖礦團隊。

4

區塊鏈和白酒與媒體

想來想去,區塊鏈和我能有什麼關係,那就是關於酒與美酒視界了。

內容過渡很生硬,廣告做得很可恥。

但沒辦法,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更何況我還不是地主。

先從白酒來說,白酒+區塊鏈,其實早被行業領頭羊茅台搶佔先機了。

3月26日,螞蟻金服區塊鏈技術負責人張輝表示,2017年底,螞蟻金服正式和貴州茅台進行了合作,提供了關於國酒茅台的正品防偽溯源的基於區塊鏈的服務系統。目前系統正在內線公測,應該今年會全部上線。

幾乎是與茅台同步,五糧液與國際科技巨頭IBM達成了戰略合作關係,希望能夠藉助IBM的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等技術,在酒類級多個領域展開深入合作。

大概意思就是:酒企引入區塊鏈技術,首先可以做到溯源,保證消費者可以買到保真的酒。

其次,可以令交易數據真實可信,另外也將有助於政府監管更加便捷。

瓜友們估計要問:這就是你所謂的白酒+區塊鏈?

這個……

所以說人艱不拆是很困難的,但美酒視界沒點乾貨,也不敢上山下海。

按照區塊鏈的體系,茅台引進區塊鏈技術,溯源和保真確實能得到進一步加強,但也並非無懈可擊。

2017年5月在貴陽數博會上馬化騰對袁仁國拍胸口保證:「數據生成的區塊鏈是分散存儲,不可篡改的,這樣可以保證你的方案是完美的。」

可惜馬雲才是爸爸,虎口奪食的功夫一點不含糊。

跑偏了,區塊鏈的數據生成確實是分散存儲,不可篡改,但可編程好不啦。

1、超過51%的數據同意,照樣可以篡改,假信息一旦判定為真信息,那才是悲劇,三人成虎沒聽過?

2、垃圾數據照樣能沖毀溯源,區塊鏈中,加入的計算機節點越多,在全網廣播、驗證、分散式處理等的難度就越大。

3、區塊鏈只能管控線上,線下產品的流通次數根本不可能算得出來。消費者在拿到產品的時候只能通過掃碼對產品進行確認,區塊鏈下的溯源系統雖然具有唯一性,但可以被「小區跨鏈」模擬。

4、區塊鏈和互聯網有一個重要的不同,就是區塊鏈的信息是以交易關係進行連接的(區塊鏈收手續費),這就意味著信息的搜索是沿著交易鏈條進行的。那麼其他主機的複製信息由於不能被安放在主要鏈條上,使得他難以被搜索,從而難以被交易,一個不能被交易的商品是沒有價值的。

當然,說了半天,其實這都不是重點。

重點是,在如今一片大漲的背景下,行業業績能否繼續保持高增長。這恐怕才是投資人眼中區塊鏈+白酒的市場概念真正價值所在。

再說媒體,2017年底出現了200多家區塊鏈媒體、公眾號,就連人民網也於近日上線了區塊鏈頻道。而這一數字目前還在持續增長,隨著這類媒體的快速崛起,區塊鏈人才的需求量也在逐漸加大。

不得不感嘆,我又再一次拖了社會發展的後腿。當我才做新媒體的時候,別人已經開始做區塊鏈媒體了!

特別是縱觀各招聘平台,區塊鏈編輯記者相較於其他條線的記者薪資均要高出許多,少則一萬多則三萬,更有甚者網路上一度還曝出月薪6萬編輯崗位。

看到這些,我其實是崩潰的。心情如同老一輩人面對移動互聯網、互聯網思維、O2O、虛擬現實、機器學習、人工智慧等等,感覺如此生活二十年,如今大廈崩塌。

身邊做新媒體的朋友經常告誡我,區塊鏈媒體讓他們又要煥發第二春了,要我跟緊時代的步伐,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不過兩三年的問題。

但我被羅小編胖揍了幾頓之後,深知:有多大的能力,端多大的碗。

據《IT時報》之前的報道稱,嚴格按照技術底層開發的標準來說,國內的核心區塊鏈人才總數不超過200人,但崗位需求卻達到上千個。

區塊鏈人才一時之間都成了「國寶」,搶人大戰好戲連台。

正當小編蠢蠢欲動之時,2月21日鈦媒體、「鏈得得」創始人趙何娟發朋友圈,言辭激烈地怒斥金色財經侵權「鏈得得」獨家原創文章。後經雙方工作人員交涉未果,趙何娟於晚間22:45再次通過朋友圈發聲,稱對方在照搬盜稿後洗稿。

看來區跨鏈也是嘴上說不要,身體卻很誠實。

我這顆小心臟啪嘰一下碎了,如同夕陽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碎的原因是不是因為抄襲,而是工作量大。

一方面,區塊鏈媒體人才的緊缺才造成促成「洗、摘、抄、編稿」亂象,誰不想寫篇好稿?

另一方面,作為酒業小混混的我,還停留在模仿階段,洗、摘、抄、編我都力所不逮,又錯過了幾個億!

寫到這裡,人困馬乏;看到這裡,口乾舌燥。

瓜友們點個關注,或者買瓶酒吧,不管是茅台、習酒、國台、貴州醇、金沙、董酒、珍酒、黔酒等等,都是好酒。

(有圖為準)

有趣者,跟我來

有智者,自己來

有志者,不要來

美酒視界

想你所想,見你所見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美酒視界 的精彩文章:

《琅琊榜2》:心中有夢VS一醉忘憂,你選哪個?
春節遇上情人節,找瓶酒替我去愛你!

TAG:美酒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