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衛星通信會取代地面通信嗎?

衛星通信會取代地面通信嗎?

全球在軌衛星產生的海量數據,Orbital Insight、佳格天地等國內外企業深入挖掘,創新衛星大數據應用,根據UCS(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衛星資料庫統計,截至2017年8月31日,全球在軌運行的衛星1738顆,其中軍事、政府衛星約844顆,商業衛星767顆,民用衛星127顆;美國以803顆衛星排在世界首位,中國以204顆衛星排在第二位。這一數據仍在快速增長,數千衛星源源不斷地生產出海量數據,貢獻極大,其價值仍有待於深入挖掘。

說回重點,馬斯克曾放出豪言:Space X計劃在2022年運輸至少兩艘貨船至火星,並在2024年把宇航員送上火星。 你可能覺得馬斯克在吹牛,一家私人公司怎麼可能送宇航員上火星?但就在2018年2月6日,Space X的重型獵鷹火箭發射成功,不僅把一輛特斯拉送上了天,還成功回收了兩枚助推火箭。據說這枚火箭產生的推力足夠將一架滿載乘客與行李的波音737客機送入太空。

你可能短時間內不考慮移民火星,也覺得繞月球玩兒一圈太貴,更沒有發一顆私人衛星上天的打算,但你想不想看一場太空直播?需不需要更精準的導航服務?所有這些都與商業航天有關。

2018年1月31日,152年來首次出現的「超級藍血月全食」上演。曾經的地產大佬馮侖本打算髮一顆衛星做太空直播,「如果我們有一個衛星在天上,能夠直播赤月,付費觀看,那一定是非常好的效益。」這場直播沒有實現,但馮侖還是將中國第一顆私人衛星——風馬牛一號送上了天。2月2日,風馬牛一號搭乘長征二號丁火箭,進入軌道高度500公里的太空。

那麼重點來了,5G馬上要來了,那麼衛星通信和地面通信有什麼不同?由於地面5G網路的頻譜需求量預計將比2G、3G和4G網路的總和還多,所以在全球範圍內,地面移動網路一直在同衛星業爭搶頻譜資源,儘管受到衛星運營商的聯合抵制,但天平總是會偏向能帶來巨大商業利益的一方。

從國際電聯最新發布的2016版無線電規則也可以看出,衛星通信使用的C頻段正在被地面移動業務(IMT)所蠶食。低端200MHz帶寬(3400-3600MHz),IMT已經攻陷1區(美洲)和2區(歐非),以及3區(亞太)的大部分國家。在臨近的100MHz(3600-3700MHz),IMT也已經拿下了2區和3區。這一趨勢正在危及標準C頻段(3700-4200MHz)。

當允許地面移動網路運營商按衛星業的條件把由衛星掌控的標準C波段頻譜(3700-4200MHz)用於未來的5G 網路。

傳統衛星通信產業主要由政府驅動,主要是政府出資、政府使用,各類衛星通信系統屬於國有的天基基礎設施。然而,過去十年,商業航天產業吸引了超過130億美元的投資,其中1/5來自於投資公司和私營企業,其中半數以上都來自衛星通信產業。充滿活力的私營企業期待的不僅僅是資本回報,更加看重充滿希望的發展前景。商業航天、特別是衛星通信產業正處於快速擴張階段,許多傳統的地面企業也在進入這個領域。據國外估計,到2030年,全球大約10%的GDP都來自於航天,商業化的衛星通信產業的未來一片光明。

通信衛星傳遞話音,通信衛星交換數據。衛星通信產業的最大特點就是「供給創造需求」。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隨著衛星數量的增加,衛星數據和服務的使用成本也將不斷降低,這將帶動用戶數量的激增。同時,規模化的發展將攤薄成本、鞏固運營商的收入,用戶再次快速增加,使得原本昂貴的衛星人均使用成本降低到普及水平,最終實現用戶數量的大爆發,從而使全球衛星通信產業真正步入爆發期。

美國各大通信公司無不例外都屬於谷歌,蘋果,facebook等等高精尖公司,當馬斯克將自己的座駕送上太空時候起,每一家公司都開始了衛星爭奪戰,國內三大運營商呢?降費,混改……

最後你覺得不久將來衛星通信會取代地面通信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產品世界 的精彩文章:

工程師:成為一個硬體高手,這樣做你也可以
車載逆變器拆解對比:米家與智米到底選誰?

TAG:電子產品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