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This is Jordan shoes

This is Jordan shoes

文 | 張同學的腦子

排版 | 張同學的腦子

封面 | Instagram

配圖 | 新浪微博視頻

操著一口CHINGLISH發音

「How much do you wanna buy?I ask you」

女店主直接拿起計算器就往外國顧客跟前湊

利的程度讓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A,B,C,D的我們都驚嘆。

恐怕這裡算是外語口語最流利的商販聚集地—北京秀水街。

不只是英語,西班牙語、法語、俄語都能說,老外來了這邊都不用帶翻譯,店家直接親自出馬。

配圖 | 新浪微博視頻

然後指著貨架旁的假貨說

「This is jordan,gimme price」

老外「200人民幣」的出價直接刺激到店主

「This is jordan,do you know?not slipper. not socks.」

一來二去的心理戰術最後還是以250塊人民幣成交了這雙鞋。

配圖 | 新浪微博

一天7萬的點贊量刷下來的評論最多的就是:

315不管嗎

賣假貨賣出優越感了

英語比我說的6

插圖 | Instagram

欣慰的是廣大網友的重點還是在賣假貨這件事情上,好像這些年呼籲版權和正版的聲音真的起到了作用,設計和創作應該被得到尊重。

像Jordan,vans,adidas等等國際一流品牌都會有無數的仿冒,盜版更別提那些掙扎在十幾線的原創品牌創始人了。

我一直覺得創作這個東西本身就和人有著極大的關聯,而人和人之間是有著極大差異的。我們通過別的作品來間接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這樣的途徑無可厚非,可是昂貴的「表達成本」成了我們面對的難題,也成了商販們的發財之道。

插圖 | Instagram

有需求者所以有製造者,而這兩者相互依賴又彼此抗拒。

我們都知道假貨的盛行是我們無法阻止的力量,被從莆田拉出來成噸的高仿鞋、奢侈品不計其數,最終都流向了市場送到了消費者的手中。

不管在什麼時候,別人都會打量一下你身上的名牌,甚至有時候自己都懷疑,會不會買到了假貨。當然,怕買到的假貨和主動去購買假貨的人心態是不一樣的。可是,是不是因為假貨市場的需求和所得利益的日益壯大使得真正想買到正版的人人心惶惶。

現在的中國造在世界上的影響越來越大,看到李寧18年的新款發布,我在思考,是不是已經有商家做好了第一批的高仿蓄勢待發,隨時準備用更低的價格撈到新鮮的金幣,再倉皇而逃。

好想在中國掙錢永遠都不需要擔責任一樣。

插圖 | Instagram

我也在想,是否應該徹底打擊盜版,毀了這些商家的「飯碗」,是不是會讓支持正版的人覺得大快人心

可是世間萬事萬物都有兩面性,一味打壓或者毀滅只會出現別的問題

至少現在在網路鍵盤手的心裡「假貨」問題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如何入應對這個龐大的消費市場,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借鑒美國哲學家梭羅的一句話:

「世有不公之法,我們是要安於循守,還是且改且守 、待其功成,或是即刻起而破之?」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同學的腦子 的精彩文章:

TAG:張同學的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