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一強領先諸侯爭霸 5G市場誰主沉浮?

一強領先諸侯爭霸 5G市場誰主沉浮?

【PChome手機頻道深度解讀】隨著美國政府方面的干預,博通方面對高通的收購徹底畫上了句號。高通從博通方面的惡意收購和董事改選的泥潭中得以擺脫,這也讓高通方面能夠更加集中精力去研發5G相關技術了。高通的股價在這幾年的時間裡,實在沒有什麼太大的波動,高通若是想要大幅提升自己的市值,最合適的機會毫無疑問是5G通訊的龐大市場。

5G能夠帶來一個龐大的產業,高通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這個龐大的市場是任何一家企業都無法單獨推進的,5G畢竟不單單針對通訊市場,物聯網設備、汽車、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行業均會參與到5G市場中。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5G技術的研發和推進,不單單是企業之間的問題,它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層面,白宮禁止博通對於高通的收購,很大程度上就是擔心華為會在技術上趕超,從而主導5G技術。

顯然對於即將到來的5G時代,高通所面臨的挑戰頗多,甚至超過了3G與4G時代的總和。在3G時代的高通掌握著核心通訊技術,可以說是躺著收錢;4G時代的高通依舊技術優勢明顯,同時也可以繼續坐收3G核心技術的紅利;但是在5G時代,高通面臨的競爭者又多了不少,想要如同3G時代的一家獨大是不可能了,想要如同4G時代中那樣處於絕對的領先也困難重重。

競爭對手虎視眈眈 5G智能手機競爭激烈

5G產業中的分類頗多,與我們聯繫最緊密的還要數智能手機,它是我們接觸5G網路的最重要入口,同時也是家庭物聯網的控制中樞。

5G智能手機必然要使用專門的5G通訊晶元,它意味著智能手機的全面更新換代,對於這塊市場,早就被各種廠商盯上了。

高通在5G早早布局

當然5G手機想要得到普及,還需要不少時間,至少在2019年這個時間點是無法實現的。2019年是旗艦級別5G手機的戰場,僅僅在此一個細分市場中,競爭程度就遠超過以往的手機市場了。

華為自成一系

華為在5G方面的發展非常迅猛,在5G通訊市場中必然會是金字塔尖的佼佼者,其自主研發的通訊基帶已經獲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雖說目前華為的產品在手機市場中僅提供給自己的產品使用,但華為手機的量級是任何市場都不容忽視的,尤其是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

而華為在5G通訊技術的話語權也是前所未有的,在5G三大使用場景之一的eMBB中,華為主推的Polar碼成為5G eMBB場景下控制信道的短碼編碼方案。這只是5G編碼中的很小一部分,但已經足夠表明華為在5G技術上的話語權了。

英特爾由於自身錯誤的策略,導致其基本錯過了4G市場。而在5G市場中,英特爾並不想再次重複這一過程,英特爾想要在移動市場中也分得一塊蛋糕。

英特爾對於5G早早就開始了布局,並且拉上了足夠的合作夥伴。對於智能手機市場,英特爾已經攜手紫光展銳達成5G全球戰略合作。兩家領軍企業將面向中國市場聯合開發搭載英特爾5G數據機的全新5G智能手機平台,並計劃於2019年實現與5G移動網路的部署同步推向市場,英特爾XMM 8000系列數據機就是雙方合作的成果,它會在2019年進入市場商用。

5G市場諸強爭霸

華為與英特爾都已經準備好了在5G市場中大顯身手,二者想要搶下更多的市場,就必然會動高通的蛋糕。它們現在確實也有這方面的資本,華為在手機上自成一系,自家的產品供貨就能放出大量的訂單;英特爾則在高通與蘋果的糾紛中趁虛而入,搶下了蘋果的不少訂單,只要英特爾的5G晶元不要與高通有太大的差距,想必蘋果也樂意繼續這一現狀。

顯然5G是個諸強爭霸的時代,各家早就在不同的領域中開始亮出了自己的獠牙。高通拉上了中國移動在去年完成了5G的首次系統互通,華為隨後在今年攜手德國電信開啟了歐洲首個5G連接,英特爾同樣不甘寂寞,在平昌冬奧會上好好的秀了一把。

3GPP對於整套5G標準的制定與凍結尚未完成,因而目前大家的只是在不同的領域中展露自己的技術實力,等到6月份的獨立組網(SA)標準凍結之時,就是大家衝刺的時間了,畢竟現在距離2019年的5G試商用已經不遠了。儘管所面臨的競爭對手空前強大,但高通在技術上依舊是領先者,至少在智能手機層面上是如此的。

高通還是領先者

當然最終要掰扯到底誰領先,還是要落實到產品上,現階段華為、英特爾與高通其實都推出了5G數據機,英特爾方面的XMM 8000系列尚未得見實物,目前還停留在PPT之中,不過英特爾已經明確了2019年的出貨時間。

高通與華為則是拿出了實打實的晶元來展示,高通的驍龍X50數據機在2017年10月就曾展出,華為的balong 5G 01也在2月舉辦的MWC進行了展出。而從這兩款實際落地的產品中,我們不難看出高通在5G方面的領先地位。

第一我們來看看兩款晶元的面積,驍龍X50的面積大約是指甲蓋左右的大小,balong 5G 01的面積則大約與一顆桌面級處理器的面積相當,二者的面積差距十分明顯,這也帶來了它們應用場景的巨大差異。

從這個面積的對比來看,驍龍X50數據機完全就是針對智能手機所打造的,它能夠完美的融入智能手機的纖薄設計之中。但balong 5G 01是否能夠使用在智能手機之中,我們對此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因為它的體積實在太大了,按照目前6英寸屏幕手機的體積來看,它基本不可能用在主流智能手機之中,顯然這就不是一款為了5G手機而設計的晶元,至於華為專門為5G手機所打造的產品,或許要等到2019年的新款麒麟處理器發布了,而那個時候距離驍龍X50的發布,已經過了至少2年半的時間了。

第二我們看一看技術規格,balong 5G 01的極限速率為2.3Gbps,這個速度雖說比起現在的4G數據機有著近乎翻一番的提升,但是對於針對5G的產品,它實在略有不足,畢竟高通方面針對4G打造的驍龍X24數據機,就已經能夠達到2Gbps了,而驍龍X50在測試中早就超過了4.5Gbps的速率。顯然balong 5G 01在最基礎的通訊速度上,遠遠沒有到達5G層面應有的水準。

第三我們來看看最終的產品終端上,高通隨著驍龍X50的展出,同期公布了5G智能手機參考設計。雖然它與我們現在習慣的手機外形有著一些差別,尺寸可能回到驍龍S4年代手機體積了。但是高通的5G手機參考設計,至少具備了一部手機應該具備的所有要素,在5G網路試商用之時,這款參考設計手機是可以拿來直接體驗5G網路的。相比之下,搭載5G 01的華為CPE終端,對於5G手機的打造助力有限,畢竟它沒有屏幕、攝像頭等手機必備元素。

高通有著眾多合作夥伴

高通現在最厲害的地方,還是在於其已經拉上了足夠的合作夥伴。目前高通已經簽約了近20家全球知名運營商,從2019年開始部署5G網路;另有超過19家手機廠商與高通簽訂了意向,將使用高通驍龍X50數據機打造5G手機終端,這其中就包括了小米、OPPO、vivo、聯想、中興、一加等國內品牌,前五家廠商也參與了高通的5G領航計劃,攜手打造5G終端。顯然高通的技術實力得到了行業的廣泛認可,在5G中高通已經打造出了一個不小的生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機情社 的精彩文章:

沒有3.5耳機介面 索尼新機曝光或MWC發布
微軟Surface Phone曝光 全新系統媲美電腦

TAG:機情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