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安萬年之七十四:千門萬戶連雲起,「天下第一都」咸陽到底有多少宮殿?

長安萬年之七十四:千門萬戶連雲起,「天下第一都」咸陽到底有多少宮殿?

為方便閱讀,請點擊「自然自覺自在」,關注此公眾號!

宋代康與之寫過一首《菩薩蠻?長安懷古》的詞,其中有「秦時宮殿咸陽里?千門萬戶連雲起?復道亘西東?不禁三月風?」描寫了薈萃六國建築藝術精華,凝聚天地渭水之神韻,「表南山之巔以為闕」,為中國歷代帝都建設樹立樣板的秦都咸陽的形勝。秦都咸陽,號稱為「天下第一都」。

秦孝公遷都咸陽之後,秦國國君開始稱王,共有6位,即秦惠文王、秦悼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秦王政(秦始皇)。經過歷代秦王的持續建設,秦都咸陽從原來西周時一個小小鄉邑「程邑」,一躍成為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水陸交通樞紐。作為都城,咸陽規模巨大,規劃合理,既有供皇帝和各級官員使用的宮城,又有供市民活動的大城,其中有廣場、有街市、有作坊、有美化環境和豐富文化生活的苑、囿(yòu)等休閑娛樂場所。

秦人在咸陽修建的最早的宮殿是咸陽宮,它坐落在咸陽城的渭水以北,宮殿雄偉壯觀。主體殿堂採用「四阿重屋」的方式,室內外裝修華貴典雅。既有供國君辦公的朝宮和休息的寢宮,又有后妃居住的宮室,還有沐浴的澡堂,設備非常齊全。建築材料也十分考究,地面處理得光滑平整,大型花紋空心磚及花紋圖案瓦當把咸陽宮裝扮得格外漂亮。

咸陽宮是秦國舉行重大的議事、朝會等活動的地方。公元前227年,秦王政正是在此接見燕國「割地現圖」的使者,演出了一幕驚心動魄的「荊軻刺秦王」情景劇,造就了「圖窮匕現」的成語,用來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真相或本意終於顯露出來。儘管如此,秦始皇仍然非常喜歡咸陽宮,即使後來秦人在渭河南岸修建了許多宮殿,秦始皇仍然在咸陽宮處理朝廷大事。

秦都咸陽以謂河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渭河以北,集中了政治性的宮殿群,「天極」咸陽宮是中心,從秦孝公開始到秦始皇時期,7任國君場在此辦公。除了咸陽宮之外,還有冀闕(què,又叫魏闕,估計與顯示與魏國爭雄的決心)、仿六國宮室(秦始皇每滅一國,仿建一座該國宮殿)、蘭池宮(秦始皇先引水造蘭池,後在池北建宮)、望夷宮(臨涇水作之,以瞭望北夷,在今天陝西涇陽,趙高「指鹿為馬」,並殺秦二世胡亥於此)等宮殿。

渭河以南,秦惠文王以後,秦人修建了很多宮殿。主要有仿照天上雙子星座的章台宮(建於章台,秦昭襄王坐章台見藺相如,「完璧歸趙」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和興樂宮(漢代時劉邦改建為長樂宮)、甘泉宮(專供太后居住,又稱南宮)、信宮(用來祭禮上帝,又稱極廟)、諸廟(秦人的各種祭祀活動場所)、阿房宮(秦始皇準備為自己建設的新宮,因秦王朝僅有15年,時間太短,未完工)、上林苑(秦王室的休閑娛樂場所)等建築。

各大宮殿群之間,都有甬道、復道、閣道相互連接,甬道是指有頂棚的通道,閣道是連通樓宇的天橋,因有的上下有道,人行橋上,車行橋下,故稱復道,有人據此認為,復道是中國最早的立交橋,也可以說得通。由於秦都咸陽跨渭河兩岸而建,渭河東西橫穿整個咸陽城,為了方便南北岸的往來,當時在渭河上還建有一座長380步(約526.68米,看來秦人個兒很高,步長要一米多)、寬6丈(合13.8米)的大橋,即橫橋。橫橋,將秦都咸陽南北兩岸連接為一個有機整體,即使在今天看來,也是一座相當規模的大橋。

在咸陽宮的西部和西南部,是官府經營的手工作坊。工匠們長年在這裡為王室冶煉青銅器、鐵器,製作陶器、骨器等。在作坊附近,有數以百計的水井和多處地下排水道。

修建如此規模宏大的宮殿建築群,需要的建築技術非常浩繁複雜,耗費的建築材料更是數量驚人技術超群,其中有很多是具有先進科技水平的,如空心磚等發明創造也就應運而生。

咸陽到底有多少宮殿呢?據史書記載,秦都咸陽周圍200里內,有「宮觀二百七十」。這大致相當於今天西安市「城六區」規模和佔地面積,位置基本上與今天「西咸新區」相重合,在2300年前的長安地區,是何等的輝煌!這不但充分展現了秦人的驚人氣魄,也顯示出當時建築設計師的高超水平和非凡想像力,更證明了整個咸陽城設計是按照「渭水貫都以象天漢,橫橋南渡以法牽牛」的天體結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然自覺自在 的精彩文章:

長安萬年之三十六:孔子夢周公,中華民族的精神崇拜!
長安萬年之二十二:太姜太任太姒,「太太」一詞的由來

TAG:自然自覺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