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沙塵暴作客IMMU 大家對抗起來!

沙塵暴作客IMMU 大家對抗起來!

(可能讀後明白校園沙塵暴的原因

本文不長,閱讀可能花費不到5分鐘)

首先,請出門戴口罩,保護自己。

大家,閱讀前請帶著這個疑情去讀——比喻中的圖書館是什麼事物?比喻如下:一人有100元,能買幾本書,看完收藏。

這類人有n個。

有一天他們聚集到一處,每人交錢100元,

建成了個圖書室。

圖書館是指大家買食材吃自助餐嗎?不是的

那,小編想要的答案是什麼呢?

one earth

wehave

沙塵暴來襲過了!

小編早上起床後朋友告訴說:

早上起沙塵暴了......

出來看,天氣溫和,

視覺中帶點那麼個意思

確實,春天來了。

突然想起了身在內蒙古東部的微信好友。

咱們的土左旗還算好

發生在校園裡 會是什麼樣呢???

看不到幾米外的人?

為什麼發生沙塵暴?同學們可看看百度。

在校園,白天是這樣的

(從上往下是順著旅途先後的,

第四張是在呼和浩特附近)

小編還聽說市區里農業大學的校區,是上世紀70年代每當師生無事可做時便提著水桶和鐵鍬去植樹而成今日規模的。去過的同學應該知道,校園面積大,樹木很高,比較密集。裡面空氣很好,是很多中年人鍛煉身體的地方。

當然不是說沙塵暴不會刮進樹多的農大校區。

自由閱讀,我們再跳到水、節約糧食的問題。研究不透沙塵暴,往下閱讀一篇吧。

百度上寫著「1公斤玉米,是用368公斤水澆灌出來的;同樣的,小麥是513公斤水,棉花是648公斤水,水稻竟高達1000公斤水。」

......

水和植被還是有著互相的關聯的。有水而有植被,無植被則少水、無水。雖然物質守恆,可利用的淡水資源還是越來越少了!

水??植樹!!

小編想分享的報道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個陸軍步兵偶然經過普洛旺斯高原,遇見了一個中年牧羊人艾爾則阿·布非耶(Elzéard Bouffier)。牧羊人常揀來許多橡實,再選擇合適地點一顆顆種下。幾十年後,牧羊人八十七歲了,他的橡樹成了大森林,受巡邏員保護,因此而充滿生機。

印度銀行家夫婦,用26年復活1800畝森林,引得200多瀕危物種來安家。從寸草不生的荒地到鳥獸齊鳴的雨林。這對夫妻用26年創造了一個生命的奇蹟。

GIF

1800畝寸草不生的荒地改造成雨林,

建立印度第一個私人的野生動物保護區,

吸引了超過200類全球性瀕危物種!

完成這一切的不是一個龐大的組織或團隊

而只是一對中年夫妻:

Anil Malhotra和Pamela Malhotra

夫妻倆要定居在夏威夷,然而1986年Anil的父親去世,回印度參加葬禮時,他發現印度不再是原來的印度了。

自然環境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樹沒了、水沒了、植物沒了、動物也沒了。更痛心的是,根本沒人在意!砍伐、獵殺……曾經備受自然恩澤的人們對環境的創傷視若無睹。人們不再記得曾經水草豐美、物種多樣的印度,貧瘠的荒地在他們看來再正常不過。他們放棄夏威夷舒適優渥的生活,選擇回到印度守著貧瘠的土地,用26年時間去完成對自然的承諾。Anil和妻子感到憤怒,他們想把人們丟掉的印度撿起來。於是他們決定賣掉夏威夷的土地,回到印度還自然一片凈土,

這一決定卻讓身邊的人炸了鍋。喜歡自然就回夏威夷嘛!有錢有閑,想過什麼樣的生活不可以?回印度,兩個人能幹什麼呢?!當時,完全沒有人想到這夫妻倆在26年後真的做出了成果。

GIF

他們一點點地種植上草皮,移栽本土的樹木和花種。功夫不負有心人,樹苗一點點長起來了。從草叢、到灌木叢到樹叢,花兒也漸漸開放了。

一開始一些小昆蟲爬上了樹,漸漸地,鳥兒也吸引過來了,松鼠、刺蝟在樹葉枝幹中亂竄。鬣狗、野豬、豹子、黑鹿,連亞洲象和孟加拉虎也來啦!直至今天,這片保護區的面積擴展到1800多畝,保護了200多種全球性瀕危動物,

超過305種鳥類在這裡安家。物種之多令很多科研機構都震驚,有不少機構和個人爭相報名來保護區里。

如果可以,未來十年他們還將在這裡繼續保護著野生動物,繼續守護著這片森林。

十幾歲時,台灣的賴桑在阿里山第一次見到了神木:一棵樹齡3000多年,高達52米的紅檜。仰望著那深入雲端、歷經千年風霜的大樹,他竟有一種莫名的感動,從此,賴桑愛上了森林。「這意境多高啊,是千秋萬世的意境,無限大的意境。」

當賴桑又一次凝望神木的時候,他彷彿感受到了神意,突然有了答案:種樹!種樹才是最有生命力、最長久的事業。1985年,29歲的賴桑用了不到5分鐘,花了3千多萬台幣,他平靜地清理了6萬多噸垃圾。之後賴桑承包了家族生意的散裝業務,並交給妻子賴易寶管理,他徹底投入到了那片荒山。

他每天早上5點起床,準備上山,下午5點收工後再開車50公里回到市區的家中。這是一份只有投入、沒有收入的事業,賴桑可以穿越時光,看到千百年後滿山神木的景象,但沒有人能理解他。面對孩子和親友們的不理解、阻撓與譏笑,賴桑的信念很單純:「把對的事,做到很大。砍一棵樹,只要一天;種一棵樹,卻能造福千年萬年的後代。救地球,不能只用嘴巴說,而是要行動。

種樹難嗎?不過是挖洞、下苗、澆水,難的是,把簡單的事情堅持30年:「我跟其他人的差別,就在這裡。」當森林裡的鳥兒多了起來,賴桑還特意種了很多果樹,供它們享用。

賴桑對自然法則的敬畏,竟改變了這片土地的生態系統:落葉、枯枝形成的豐厚腐殖質養育了肥壯的蚯蚓,蚯蚓引來了貪吃的野山豬和鼴鼠,鼴鼠引來了貓頭鷹、大冠鷲等。

而高大的樹木則在蒸騰作用下增強了降水,豐富的植被,不僅減緩了雨水對地面的沖刷,還增強了土壤的涵養保水功能。土壤、岩層中湧出的地下水,讓那些乾涸了幾十年的山溝,重現了小溪潺潺,小瀑布嘩嘩的景象。當年他種下的第一棵肖楠,已從15公分高的小樹苗,成長為10多米的參天大樹。種樹是償還,更是修行,30年的歲月中,森林教給賴桑最重要的道理就是:重要而影響深遠的事情,要慢慢做。

「人的一生做一件利益眾生的事情,才是有價值的人生」,因為這份價值,60歲的賴桑依然精神十足,他常常撫摸著樹木說:好好生長,將來會有很多人來朝聖的。他希望自己能為後代留下50萬棵神木:「將來離開人世的時候,我比王永慶還偉大,因為他是污染的,我是對地球有幫助的。」

「而高大的樹木則在蒸騰作用下增強了降水,豐富的植被,不僅減緩了雨水對地面的沖刷,還增強了土壤的涵養保水功能。土壤、岩層中湧出的地下水,讓那些乾涸了幾十年的山溝,重現了小溪潺潺,小瀑布嘩嘩的景象。」

大家,答案和解決方案已不言而

當清明節、端午節、暑假、十月一號......回老家(內蒙古的各地,非內蒙古的各省)是可以自行種樹的

雖然學生我們人少力薄,做的甚至「杯水車薪」。

但這件事是值得做的。

還有,請出門戴口罩,保護自己。

小編說的每人的100元,是一或多棵樹的!所以圖書室是......

感謝閱讀,感謝水,感謝空氣,感謝植物!

最後放兩張圖片:世界因樹而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