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做,養脾經,養出肌肉緊緻、青春玲瓏的好身體
小編導讀
小編髮現,現在的人們,都特別怕老。比如小編一把年紀了還自稱寶寶。為了留著青春,大家花大把銀子保養臉,但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老的標誌之一是——松!體重沒怎麼長,腰圍卻長了;穿無袖衫發現自己有了拜拜肉;甚至雙眼皮都開始耷拉、有變成三角眼的趨勢……
其實,身體的「鬆軟無力」,原因在脾!呵護好脾經,長久保持緊緻身體沒問題!一起這樣做吧——
《黃帝內經》云:「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脾臟位於人體中焦,與五臟六腑都有著密切的聯繫,《黃帝內經》中說:「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脾胃為後天之本」,五臟六腑都需要來自脾胃中焦的水谷精微的滋養,可見脾經養生對於人體的重要性。
養好脾經肌肉壯
中醫經典《黃帝內經》中提到:「脾主肌肉……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似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元氣以生,故不用焉。」意思是說,全身的肌肉都要依靠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氣來充養,脾氣健運,肌肉才能豐滿、發達、健壯。
老百姓看一個人身體好不好,最習慣看其肌肉是否發達。如果看到一個健壯的小夥子,我們喜歡說那人長得很「結實」,意思是誇他肌肉健壯,身體強壯。也就是說,我們通過「目測」往往能窺探出身體的脾經是不是運行正常。
帶過小孩的朋友會發現,小孩有時候會睜著眼睛睡覺,那是脾氣虛弱的信號。因為脾氣虛弱,眼瞼肌肉就沒有力氣,所以無法閉眼,如果小孩出現這種情況就一定要小心了。
還有的人睡覺的時候喜歡流口水,不但不衛生,而且還很不雅觀,這也是脾氣虛弱的警告。因為人的肌肉在睡眠狀態下本來就會放鬆,如果脾氣虛弱,肌肉就沒有「力氣」保持基本的緊張度,就會出現張著嘴巴流口水的「窘態」了!
到了老年的時候,由於人體經氣衰弱,脾氣漸虧,肌肉無力,就會出現「三角眼」,這就是脾氣虛弱的結果。如果我們從年輕的時候就注意保養脾經,這些癥狀就可以延緩發生。
很多女性還喜歡抱怨自己年輕時令人羨慕的「水蛇腰」,中年之後就膨脹成了「水桶腰」,自己恨不得每天都不吃飯,可是腰圍還是下不去,很苦惱。其實這也是脾虛在「作祟」。《黃帝內經》中關於人體生長發育最經典的一段提到:「女子……四七,筋骨堅,髮長極,身體盛壯。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六七,三陽脈衰於上,面皆焦,發始白。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也。」所以人一過中年,脾胃的陽明經氣就漸漸開始衰敗,肌肉的能量減少,形體、容貌就會發生改變。要想還保持如同年輕時的模樣,就要注意保養脾胃經氣,積極鍛煉,增強肌肉的能力。如果一味地節食減肥,結果只能是適得其反。因為節食會損害脾經經氣,脾經經氣不利,身體的代謝功能降低,最後形成了惡性循環。
那究竟怎樣才能讓我們的脾經經氣充足,留住「青春」呢?其實很簡單,均衡的膳食結構和規律的飲食習慣才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保養方法。在主食方面,主要以大米為主,有條件者可以選擇「粳米」,這可是養胃健脾的「行家」;適當吃點「紅肉」,為肌肉提供能量,比如說牛肉、羊肉、豬肉等;蔬菜是必不可少的,能夠幫助清除經脈中的各種毒素、垃圾,比如扁豆、番薯、馬鈴薯、芹菜等;水果可以選擇蘋果、橘子、檸檬、柳橙;還可以多喝茶水,如綠茶、花茶等。
脾經保健穴
我們每天能夠精神抖擻地工作、生活,多虧了脾經對身體的支持。每天做做保健操,可以讓脾經得到很好的「休息」。
陰陵泉——脾經經氣注入之處
定位:在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中。
主治:陰陵泉是脾經經氣匯聚的地方,主治腹脹、泄瀉、水腫、黃疸、小便不利、膝關節疼痛。
按摩手法:用食指點按陰陵泉,或將拇指與其餘四指相對,其餘四指按住對側膝關節,拇指指端點揉陰陵泉,直到酸、脹感強烈為佳。左、右各30次。
大包——脾經的「大總管」
定位:在腋中線上,第6肋間隙中。
主治:「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下三寸,布胸脅」。大包這一絡脈像羅網一樣繞絡周身,一旦大包出現病變,實證則表現為全身皆痛,虛證則表現為周身骨節鬆弛無力。該穴主治氣喘、胸脅痛、四肢無力、全身疼痛。
按摩手法:用食指點揉對側穴位,左、右各30次。
END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黃帝內經》十二時辰經絡養生法(第二版)》(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朱文增 倪金霞 裴顥 尹韜編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由悅讀中醫(微信號ydzhongyi)推薦發表,封面圖片源於網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為何西方沒有《傷寒論》?
※【國醫大師王烈說】寶寶夜裡哭鬧不止,可能是這三種原因在作怪!
TAG:悅讀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