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雙手常年「濕噠噠」,中醫分析手汗症的原因及日常預防

雙手常年「濕噠噠」,中醫分析手汗症的原因及日常預防

有這樣一群人,在生活中,他們的手常年都是濕答答的,像沒擰緊地水龍頭滴滴答答,不斷冒水珠……

因此他們會自嘲自己這輩子是「水手」,究竟是得了什麼病?有什麼辦法能恢復正常呢?

雙手不受控制出汗,讓她近乎崩潰

莉莉是一位愛美的女孩,但她卻有一雙「水手」。因為從小就遇到各種尷尬的狀況,她為此感到特別的自卑。帶著這樣一雙「水手」,她每天都小心翼翼地生活,不敢跟人握手,不敢寫字,不敢開車……內心煎熬,莉莉因此還患上了輕度的憂鬱症。

在莉莉口中的「水手」,在醫學上稱之為「手汗症」。這個病在華南地區的發病率很高,達到4.93%。出汗與患者的情緒密切相關,在炎熱天氣及情緒緊張的時候,手出汗的情況會明顯加劇,即便在冬天也會出汗,所以患者的雙手常常濕冷,還可能起水皰、脫皮。另外,手汗症其實還會常伴有腋下出汗和腳底出汗。也就是說,這類患者在局部出汗的情況要比一般人明顯多得多。

中醫專家指出中醫中並沒有手汗症的概念,但有很多關於手足出汗的記載,而且十分注重辨證分型,對預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二千年前的《內經》中記載「五藏化液;心為汗」;「汗為心之液」;「汗血同源」。

中醫專家認為手汗雖然發生在手部,但其實和身體里的水分分布狀況有關。中醫將體內的所有水分統稱為「津液」,主要是指體液,包含唾液、胃液、腸液等分泌液,以及汗液、尿液等排泄液。如果體內失衡、津液失調、代謝不良,就可能發生手汗症。手汗症的患者大多屬於「表虛」體質,若再加上情緒緊張,手汗情形會更嚴重。

中醫分析手汗症的原因:

脾胃虛寒:

中陽不足,胃中虛冷,陽氣不固,失於固攝,故手足汗出,可見,脾胃虛弱,陰寒內盛,腸道寒凝冷結,而中氣困滯,無力收攝,亦可形成冷汗外溢手足。

心腎陰虛:

腎藏精,勞神過度,亡血失精,致血虛精虧,陰液不足,虛火內生,心液被抗不能自藏,外泄作汗,可見,心腎陰虛,而陽偏亢,迫津外泄,達於四肢,可致手足心汗。

脾胃濕蒸:

飲食不節或外感濕邪,損傷脾胃,濕濁內生,蒸久化熱,濕熱旁達四肢則為手足汗出,故手足汗出緣於脾胃濕熱蘊蒸,迫津為汗,旁達四肢所致。

陽明熱盛:

手足出汗是燥濕內結的主要指征,是陽明腑證的主症之一,陽明熱盛,津液受傷,未能遍身汗出,僅能從陽明所主的四肢旁達,故見手足汗出。

手汗症日常預防保健

手汗的高發群體也是青年,且多有家族遺傳史。手汗症患者最好小時候就要積極治療,否則長時間出汗、津液流失,久了身體就會虛,變成「陰虛火旺」體質,處理起來難度增加。

少吃生冷、重口味的食物

中醫認為,汗為心液,流汗過多會導致氣血虧虛。手汗患者多為表虛體質,只要「虛」的狀態不要增加,多汗癥狀自然就會改善。首先就該少吃冰涼、生冷、燒烤、油炸及重口味的食物,同時多喝水、多吃百合及杏仁粉等較滋潤的食物,夏天不妨多服用玉屏風散、生脈飲,具斂汗、滋潤效果。

晚上11點前入睡,可以減緩手汗情形

晚上11點至凌晨3點是中醫說的子丑時,也是身體臟腑、經絡系統中的膽與肝運作時間;中醫有夜卧則血入於肝的觀點,這個時間內放鬆睡眠,體內血液會自然大量地流入肝膽,肝得到充分休息,可以幫助交感神經不至於過於亢奮,同時改善手汗情形。

快,關注這個公眾號,一起漲姿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福佑中醫 的精彩文章:

你熱愛的美甲,可能是在毀甲!頻繁美甲5種疾病等你上門
8種重大疾病都與肥胖有關!減肥什麼時候開始都不算晚

TAG:福佑中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