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季養生防濕邪,茯苓薏仁葯膳來(一)

春季養生防濕邪,茯苓薏仁葯膳來(一)

驕傲

 驕傲

王源 

00:00/04:13

春雨漸多,濕氣漸重,濕邪過盛可致病。此時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祛濕。

春季養生防濕邪,茯苓薏仁葯膳來——

茯苓在我國歷史悠久,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紀就有採集茯苓的記載,如《詩經》中就有「采苓采苓,首陽之巔」這句。漢朝成書的《神農本草經》就有茯苓,並被列為上品。此後,歷代本草專著都沿用《神農本草經》的提法,認為該品「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小編今天選取幾個簡單美味的茯苓方子,供大家參考。

健脾和胃苓術荷葉粥

原料:茯苓15克,淮山30克,白朮15克,砂仁5克,荷葉1張(或干品30克)剪碎,粳米200克

步驟:將茯苓、淮山、白朮、砂仁、荷葉洗凈,加適量水,先浸泡30分鐘,大火煮沸後小火熬煮30分鐘,去渣留汁,與淘洗乾淨的粳米一起放入砂鍋內,加適量清水,小火熬煮成粥。

作用:有健脾和胃、祛濕解暑的功效。


茯苓大棗山藥粥

原料:獲苓20克,大棗10克,山藥20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步驟:大棗去核,與茯苓、山藥、粳米同煮成粥,加適量紅糖調味即可。

作用:健運脾胃,滲濕止瀉。小兒脾胃氣虛、食少便溏、體倦乏力者可經常食用。

茯苓大棗粥

原料:茯苓10~30克,大棗5~10克。適量大米、小米或糯米。

步驟:加清水浸泡30分鐘,再加足量清水,大火燒開後文火慢煮,直至粥煮到黏稠。或者將茯苓、大棗研成粉末狀,與大米一起煮,這樣熬出來的粥,食用方便還利於吸收。

作用:中醫認為,失眠者可常喝茯苓大棗粥。茯苓和大棗合用,能健脾益氣、養血安神,有效改善失眠。

澤瀉茯苓雞

原料:母雞一隻,澤瀉60克、茯苓60克,黃酒2匙。

步驟:母雞剖腹整理乾淨,將澤瀉60克、茯苓60克洗凈,加黃酒放入雞腹內,旺火隔水蒸3至4小時,離火。棄葯吃雞,分三天吃完。

作用:借澤瀉利水滲濕、瀉熱消腫之力,憑母雞補五臟、益氣力、壯陽道之功,攻與補兼施,扶正而除水。對肝硬化久病體虛,又患腹水者頗為適宜。

預告:本周三將推出系列(二),詳述薏仁除濕葯膳,敬請關注。

最後,烹煮葯膳最好選用砂鍋或瓷鍋,受熱均勻,煮出的葯膳口感和效用更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山藥堂 的精彩文章:

TAG:山藥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