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抗戰:200師入緬首秀,同古保衛戰

抗戰:200師入緬首秀,同古保衛戰

1942年3 月8 日,由於英國政府對中國軍隊存有戒心,拖延了中國遠征軍入緬增援作戰的時間。導致緬甸首府仰光地區的英印軍敗退,日軍第15 軍第33 師團先頭部隊突入仰光, 兵不血刃地佔領了緬甸首都。並達成了日軍第一期緬甸作戰的目的。自此佔領仰光的日軍第15 軍可由海路運輸接收補給和增援,車輛及重火器也陸續由仰光港口卸貨登岸。而除英軍失去補給和增援據點外,作為國際戰略援華物資線的港口和「滇緬」公路也一併失去。仰光陷落後,日軍第15 軍接到繼續消滅曼德勒方面之敵的命令,日軍第15 軍不待新調增援的第56 師團和18 師團在仰光登陸, 便首先向同古和卑謬一線向北攻擊前進。

同古作戰

由於日軍第15 軍配屬的戰車第2 聯隊輕戰車中隊(岡田第1 中隊),在與英軍裝備的M3 輕坦克遭遇戰中。日軍「九五」式輕戰車在火力、裝甲防護力等方面與M3 輕坦克相差極大,繼而被M3 的炮火所蹂躪。苦鬥的結果是日軍岡田中隊長指揮的一個輕戰車小隊全軍覆滅,M3 輕坦克成了緬甸戰場上日軍最新最大的威脅。有鑒於此,日軍大本營急調在新加坡作戰的第3戰車團戰車第14 聯隊和戰車第1 聯隊前往緬甸支援作戰。

1942 年3 月15 日,戰車第14 聯隊和戰車第1聯隊分乘八艘運輸船從新加坡港出發。在潛水艇和驅逐艦的護衛下,經由馬六甲海峽,於3 月17 日抵達緬甸仰光港登陸。爾後, 戰車第1 聯隊配屬於第18 師團(師團長牟田口廉也中將),戰車第14 聯隊配屬第56 師團(師團長渡邊正夫中將)。其中戰車第1 聯隊主要以中戰車中隊為主力,戰車第14 聯隊主要以輕戰車中隊為主力。兩個聯隊「九七」式中戰車和「九五」式輕戰車各裝備40 輛, 共計約80 輛。

日軍搜索第4 聯隊裝備的「九七」式輕裝甲車

另一方面,中國遠征軍第5 軍第200 師在師長戴安瀾率領下日夜兼程,於3 月7 日到達同古,準備支援英軍守住仰光。但由於英緬軍總司令亞歷山大已於6 日下達放棄仰光的命令。3 月8 日,第200 師到達同古的第二天,仰光即被日軍輕易佔領。英軍則向西北方向的普羅美撤退,企圖利用中國遠征軍第200 師掩護英軍後撤。3 月9 日,駐守同古的英緬第1 師(師長斯科特)與第200 師, 換防完畢退出同古後,戴安瀾師長指揮第200 師構築防禦陣地準備阻擊北進的日軍,掩護遠征軍主力集結。而中國遠征軍第一路副司令長官兼第5 軍軍長杜聿明出於慎重初戰的考慮,將第5 軍騎兵團(摩托車一個連、戰防炮兩門、騎兵一個連)、工兵團和戰防炮營(37mm 戰防炮十六門,四個連)配屬於第200 師。其中第5 軍騎兵團此時已補充了部分美製M3A1 裝甲偵察車。

中國遠征軍第5 軍第200 師在師長戴安瀾

3月10 日,第200 師師長戴安瀾令第5 軍騎兵團(團長林承熙)和步兵第598 團第1 連,由副團長黃行憲率隊前出至同古以南的皮爾尤河北岸陣地,偵察敵情及遲滯日軍。第5 軍騎兵團在皮尤河以南十二公里處預先構築假陣地,在皮尤河南岸構築阻擊陣地, 在北岸構築主警戒陣地,並在皮尤河大橋(長約200 米)下方安放炸藥,準備在日軍進至大橋北端時通電起爆。騎兵團的摩托車排於皮尤河大橋附近搜索警戒。

18 日,從南方撤來的英軍通過此地。由於英軍只顧逃跑,竟然未破壞沿途經過的橋樑,致使日軍第55 師團第112 聯隊自行車搜索隊很快追到皮尤河以南的前哨陣地,與該處中國軍隊發生激戰。這是中日兩軍在緬甸戰場的第一次接觸,該前哨連成功地掩護了英軍安全撤離。19 日晨,配有第55 師團騎兵第55 聯隊輕裝甲車小隊(3 輛「九七」式輕裝甲車)的日軍第112 聯隊摩托化車隊(約一個步兵大隊),在拚命追擊英緬軍的情況下,進入了第200 師前哨部隊第5 軍騎兵團在皮尤河畔的設伏陣地。日軍前哨的摩托車和滿載士兵的數輛卡車,毫無戒備地駛上了皮尤河大橋。中國工兵沉著果斷地引爆了埋在橋下的炸藥,長達200 余米的大橋轟然坍塌, 橋上日軍瞬間全部墜入皮尤河內,後續車輛也阻塞在皮尤河南岸公路上。在南岸兩側伏擊陣地的中國軍隊,隨即集中輕重武器一齊開火,反覆掃射南岸的日軍縱隊。北岸主陣地也予以支援,當場擊斃了日軍第143 聯隊的四十餘人,並擊毀騎兵第55 聯隊輕裝甲車小隊的一輛「九七」式輕裝甲車和一輛指揮汽車。第5 軍騎兵團順利完成任務後,轉移至後方的既設陣地,皮尤河陣地僅留少量後衛步兵遲滯日軍。當日午後,日軍派出援兵,步炮聯合進攻皮尤河陣地,戰至深夜,中方後衛步兵也成功撤回了後方的既設陣地。

中國遠征軍第5 軍騎兵團裝備的美製「懷特」M3A1 裝甲偵察車

20 日,第200 師第598 團在第5 軍騎兵團三輛裝甲車的支援下,防守同古外圍的良賓沙。但當日即遭到了日軍第55 師團第143 聯隊的偷襲,戰至21日5 時左右,第598 團在頑強抵抗後,以犧牲200 余名官兵的代價被迫撤退。副團長黃景升中校率一個營約500 名步兵和騎兵團三輛裝甲車,從21 日起在同古以南的阿克村(鄂克溫)、壇台賓(坦塔賓)、斯威昌克等地,相繼與日軍第55師團第143 聯隊激戰數日。並於22 日擊退了企圖迂迴鄂克溫陣地的日軍,但由於叢林地帶難以施展火力,無法與同古友軍取得聯繫。23 日,日軍第55 師團主力又調集了山炮兵第55 聯隊(「四一」式山炮12 門)、騎兵第55 聯隊(聯隊長川島吉藏大佐)戰車中隊(「九五」式輕戰車4 輛及「九七」式輕裝甲車6 輛)等部 掩護步兵對阿克村發起猛攻,當日從早到晚戰鬥始終處於白熱化階段,而在前線指揮的598 團副團長黃景升中校也不幸戰死。

同古會戰作戰經過(日方繪製)

之後,中國守軍第598 團又利用腹廓陣地組成交叉火力網,並以步騎配合向日軍側翼發起反擊,利用集束手榴彈炸毀了日軍騎兵第55 聯隊戰車隊的兩輛「九五」式輕戰車和兩輛「九七」式輕裝甲車。當晚8 時左右, 日軍在夜幕掩護下再次發動進攻並突破守軍陣地一角。就在這危急時刻,第598 團團長鄭庭笈及時率第2 營增援阿克村,一舉奪回了失去的陣地。24 日上午,日軍第55 師團以步兵第143聯隊第2 大隊從左翼繞過阿克村, 迂迴偷襲距離同古城西北八公里處的克永岡機場,與正在機場周邊破壞鐵路的第5 軍工兵團遭遇。在成功偷襲後,迫使中國軍隊放棄了機場後撤。第200 師第598 團第1 營得到消息後,迅速前往增援並發起反擊,但因沒有堅固攻勢依託,該營於戰鬥中傷亡慘重。當晚8 時,克永岡機場徹底失守。

由於機場的失守,導致同古與後方主要通道的仰曼鐵路亦被切斷,同古城隨即被日軍第55 師團從北、西、南三面包圍。杜聿明在24 日致蔣介石的密電中提到:「昨晚戴部堅守,努力殲敵外,並派騎兵一連及裝甲汽車輸送步兵一團由北向南協攻,大挫迂迴之敵。」

25 日拂曉,在日軍第55 師團的合圍猛攻下,第200 師外圍陣地盡失,被迫撤至同古城內防守。26 日,日軍第55 師團對同古城主陣地展開全面攻勢。由於第200 師在同古奮戰近十天,傷亡上千人,官兵已精疲力竭,戰鬥力嚴重下滑。日軍第55 師團的攻勢也接連受挫,損失慘重,師團長竹內寬聲稱自勃固北進以來,第一次與強敵遭遇。由於輕敵致使進攻受挫,而且前線不斷傳來攻佔敵軍陣地的誤報,使指揮陷於極混亂的苦戰。

至27日,從仰光港登陸的日軍第56 師團師團長渡邊正夫命令以搜索第56聯隊(聯隊長平井卯輔大佐)為基礎,配屬一個野炮中隊、一個工兵小隊、一個輜重兵中隊和約400 輛汽車組成摩托化先遣隊,向同古疾進。以增援第55 師團攻打同古城,第56 師團主力於後跟進。該搜索聯隊編製為兩個步兵中隊(中隊轄指揮班、3 個小隊、1 個速射炮小隊)、一個裝甲車中隊(「九七」式輕裝甲車6 輛,分遣於比卡克島方面)和通信小隊全體乘車,人員共計404名、汽車45 輛。

28 日傍晚,平井先遣隊渡過錫唐河後, 從東岸迂迴到同古第200師陣地左後側,對英登岡附近的第200 師師部突然發動偷襲。擔任師部警衛的第599 團第3 營特務連與平井先遣隊發生混戰。在第200 師598 團兩個連的增援下,合力將平井先遣隊壓迫至錫唐河大橋東南。至29 日晚,中國遠征軍第200 師在苦守同古十餘天后,在不斷增援的日軍包圍下奉命突圍。以第599 團1 營於錫唐河大橋對日軍佯攻,掩護師主力渡過錫唐河, 向葉達西轉進。日軍於次日上午7 時左右進入同古城,對於第200 師同古保衛戰的表現, 日軍第15 軍飯田和第55 師團師團長竹內稱: 「當面之敵的重慶軍第200 師戰鬥意志始終旺盛,尤其是擔任撤退收容任務的部隊直至最後仍固守陣地拚死抵抗,雖然是敵人也確實十分英勇」。

本文摘自《鋼鐵抗戰:中日裝甲兵全史》(上下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事典 的精彩文章:

深入敵後7小時:美軍飛行員救援行動全紀實
朱元璋三十一年的統治留下一個怎樣的江山

TAG:戰爭事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