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恆星大多潛伏在星系間的「空白地帶」

恆星大多潛伏在星系間的「空白地帶」

宇宙中的大多數恆星和行星不以「有組織性」的方式存在,而是以「無組織性」的方式「遊走」在宇宙空間的各個區域,這意味著宇宙中的大多數恆星和行星既不在小的恆星系內,也不在大的星系內,它們「居無定所」、「四處漂游」,就像宇宙的「流浪兒」一樣。

像銀河系一類的巨型星系被認為由一系列更小的星系形成,它們經過不斷地碰撞與合併之後形成更大的星系。根據巨型星系由更小星系形成的理論,我們可以推斷,在銀河系的周圍一定存在遺存的衛星星系,它們沒有融入銀河系,而是在更小星系碰撞與合併的過程中遺留下來,形成我們銀河系的衛星星系。目前,天文學家僅僅在銀河系的周圍發現了大約50個衛星星系,應該還有大量的我們未曾發現的此類星系,我們甚至認為它們是一些「暗星系」。

天文學家新近發現的一個銀河系的衛星星系被命名為處女座1,它也許是目前已知的星系中最暗的一個,隨便在我們的銀河系挑出一顆恆星,該恆星的亮度都要超過處女座1中所有恆星的總亮度,的確有「一個頂一萬個」的效果。處女座1發出如此微弱的光線,說明在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我們還沒有看見的星系、恆星和行星以及其它天體,就像我們在日常的社會生活中看不見一些美,並不能說明這些美不存在一樣,同樣,默默無聞的人和事是存在的,不僅存在,還大量存在,忽視還是不忽視他們的存在與我們的人生態度和信仰有關。

天文學家是一群追求客觀真理的人,他們對「暗世界」抱有濃厚的興趣,天文發現的含義之一是在「暗世界」中找到那些「迷失的天體」。每年、每月,甚至每天、每時都會有新的天文發現,當新的天體被發現之後,他們便從「暗世界」走到「光明的舞台」,成為人類已知的天體對象,人類科學活動的目標之一是將未知的天體變成已知的天體,就像我們在日常的活動中將未的知事物變成已知的事物一樣。人的一生充滿了從未知到已知的過程。科學家在未知的天體和自然規律面前是一個「未知的人」,我們則在科學知識面前是一個「無知的人」,我們和科學家至少有一個區別:他們通常知道自己有未知的一面,而我們常常不知道自己有無知的一面,我們以為有錢了就什麼都知道。什麼都會得到,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知道的和得到的都非常少,科學是一種能夠改變人生理解的價值追求。

天文學家估計在我們的宇宙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恆星都暗藏在星系之間的空間中,這些「迷失的恆星」能夠幫助我們解決一些個「迷失的光線」和「迷失的物質」謎題,從理論上講,這些輻射和粒子應當是存在的,否則,已知物體的引力不足以將宇宙的星系和星系團「捆綁」在一起。為什麼大量的恆星和行星沒有融入到星系中昵?即使在一個星系之內也有大量的恆星和行星沒有融入到恆星系中,它們構成了所謂的「流浪恆星」和「流浪行星」。在更小星系的碰撞與合併的過程中,一些「立場不堅定」的星系在非常的外力作用下「飛出」了、或被「彈出」了主星系,成為了「流浪星系」。本作者根據「流浪恆星」和「流浪行星」的概念第一次使用了「流浪星系」的概念,這不是科學認知的創新,只是詞語的創意,希望科學愛好者能夠接受和使用這一概念,如此一來,可以將在我們銀河系周圍存在的一些矮星系稱之為「流浪星系」,新近發現的「史上最暗」的處女座1應該是一個「流浪星系」。

根據天文學家目前觀測和研究的成果,本作者認為,在星系內的「流浪恆星」和「流浪行星」的形成機制與在星系外的「流浪星系」的形成機制之間存在「等效原理」,或者說存在一致性原理,就像一個「太陽系」和另一個「太陽系」的碰撞與合併可以產生「流浪恆星」和「流浪行星」一樣,一個「銀河系」和另一個「銀河系」的碰撞與合併也可以產生「流浪星系」。本作者曾經根據物質的引力作用和暗物質的引力作用之間存在一致性的事實,提出了「等效原理」,現在發現不僅在不同形態的物質作用力之間存在「等效原理」,而且在天體的作用機制之間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等效原理」,比如:「流浪恆星」和「流浪行星」與「流浪星系」的形成機制之間存在「等效原理」,具體說來,在恆星系形成時,由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的碰撞與合併在誕生新恆星系的同時,也會產生流浪恆星和行星;同樣,在星系形成時,由於更小星系之間的碰撞與合併在誕生新星系的同時,也會產生流浪星系。流浪的恆星、行星和星系只是遺留的天體,不是多餘的天體。凡是存在的天體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天體就是存在的,我們發現黑格爾的存在性與合理性相互關係的哲學命題在天文學中找到了應用的價值。

在我們的太陽系內不存在流浪恆星和行星,但是不排除在早期太陽系形成的過程中產生它們的可能,也許有「第二個太陽」、「第二個地球」被「彈出」了太陽系,我們目前的太陽系是演變的結果,目前處於十分穩定的時期,如果天文學家能夠證明」第二個太陽」被「驅逐」出早期的太陽系,這顆不知在何地的另一個「太陽」恰恰為地球上生命的誕生創造了條件,我們人類只能生活在一個太陽的環境中,我們接收的太陽熱輻射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了,地球上的水分會蒸發;太少了,地球上的水分會變成固態,就像岩石一樣不能被我們飲用。因此,人類首先是自然創造的奇蹟,而上帝只是人類創造的奇蹟,人類首先是自然的產物,而上帝是則是人類文化的產物。現在似乎到了和外星人溝通的時候,我們可以預測一下,如果外星人比我們的科技水平低,他們可能也會創造一個信仰的對象——上帝;如果外星人比我們的科技水平高,在他們的「腦海」中可能完全沒有上帝的概念。

最新發現的「流浪星系」處女座1也許還能證明另一個推斷:在我們銀河系周圍存在的一些矮星系不一定是由暗物質組成的,它們有可能只是一些我們還沒看見的極其昏暗的流浪星系,如果要證明在我們的銀河系周圍存在「暗物質星系」,它們應當是一些完全不發光的星系,使用任何的望遠鏡都不能看見它們。現在,我們知道在星系內存在大量的流浪恆星和星系,在星系之間存在大量的流浪星系,星系內的流浪恆星和行星不佔有多數,而星系之間的流浪星系佔有多數、或者說宇宙中的大多數恆星和行星存在於星系之間的「大空間」,天文學家對它們的觀測和認識還遠遠不夠。流浪恆星、行星和星系是恆星系和星系形成時剩餘的產物,但不是多餘的產物,它們不僅不是多餘的,而且是宇宙必要的構成部分,它們的存在可以解釋一部分所謂「迷失的物質」的謎題,不僅如此,它們也許會回到恆星系和星系的「組織架構」中來,成為組織中的「新成員」,我們還沒有見證如此的天文發現,也許天文學家在未來的發現中會看到「流浪兒」一樣的恆星和行星以及星系又回到星系組織體系的「溫暖懷抱」中。

2016-10-8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鄧如山 的精彩文章:

什麼是廣義相對論「最後的拼圖」?
希格斯和霍金的「世紀賭局」未有終結

TAG:鄧如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