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無檐帽:我軍軍帽史上當之無愧的「一姐」

無檐帽:我軍軍帽史上當之無愧的「一姐」

來源:中國軍網微信公眾號 作者:徐平

編者按

上周末,中國軍網微信發布稿件《解放帽的演變史:裝備近40年,歷經「三起三落」》,網友在感嘆「難忘軍旅、難忘解放帽」的同時也提到了我軍軍服史上的無檐帽、大檐帽等。

今天就讓我們跟隨軍史專家的視角,一起去了解我軍無檐帽的歷史,看看它為何當之無愧的被稱為我軍軍帽史上的「一姐」?

無檐帽,也叫無沿帽、無檐軟帽,是一種圓形、無帽檐的帽子,是我軍女軍人曾經的一種制式單軍帽。在建國後的不同時期,我軍曾多次裝備無檐帽。以往有關文件中,「無檐帽」和「無沿帽」都使用過。許多出版物中,這兩種名稱也都混用。到底哪種更準確呢?從字面上講,「無沿帽」的「沿」指的是邊沿;「無檐帽」的「檐」指的是帽檐。顯然,「無檐帽」更貼切。本文就統一使用無檐帽。

抗聯女兵曾戴過蘇式無檐帽

戰爭時期,由於條件的限制,我軍服裝制式比較單一,沒有專門的女軍人服裝,男同志穿什麼、戴什麼,女同志也一樣穿戴。因此,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女軍人先後戴過紅軍八角帽、八路軍帽和解放帽。不過也有一支部隊的女兵曾戴過無檐帽,那是抗日戰爭後期,處境艱險的東北抗日聯軍在蘇聯境內整編為抗聯教導旅,納入蘇軍序列,番號為蘇聯遠東方面軍獨立第八十八步兵旅,全部穿蘇式軍服,男軍官戴大檐帽、士兵戴船形帽,女軍人戴無檐帽。這是在我軍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無檐帽。但嚴格地講,這是我軍人員穿蘇軍軍服,而不是我軍的制式服裝。

身穿蘇式軍服的抗聯教導旅通信連指導員王一知

我軍第一款無檐帽——50式無檐帽

我軍最早配發制式無檐帽,是在上世紀50年代初期。新中國成立後,我軍進入正規化建設時期。1950年,全軍裝備50式軍服。全軍幹部、戰士無論男女夏季統一戴大檐帽(水兵戴水兵帽),冬季為綿帽。50式軍服裝備不久,即有部隊反映,大檐帽行軍作戰不方便,建議該發軟軍帽(解放帽)。1951年總參謀部確定,從當年開始,陸軍幹部、戰士的大檐帽陸續改為四九年式單軍帽(解放帽),女軍人改戴無檐軟帽,大檐帽留作禮帽用。這樣,從1951年開始,陸軍女軍人陸續取消大檐帽,改戴無檐帽或解放帽。無檐帽顏色為草綠色,用料為棉平布,佩帶「八一」五角星帽徽。不久,海軍女軍人也配發無檐帽。

1951年陸軍無檐帽

1952年海軍無檐帽

建國初期,我國在各方面受蘇聯文化影響很深,50式軍服的大檐帽、無檐帽等幾乎完全是仿照蘇軍服裝的。

1954年解放軍歌舞團出訪東歐的照片。男團員戴大檐帽,女團員戴無檐帽;上衣都是蘇式套頭衫,扎武裝帶;男團員穿馬褲,女團員穿藍色裙子,均穿長統靴。

戴50式無檐軟帽的王曉棠

無檐帽的全盛時期——55式無檐帽

1955年,配合軍銜制的實施,全軍裝備新式軍銜服裝——55式軍服,全軍女軍人夏常服和女軍官禮服均戴無檐帽。這一時期,可以說是我軍無檐帽的全盛時期,不僅全軍女軍人無論軍官和士兵都戴無檐帽,還分為不同顏色(按軍種分),不同面料(按級別分),不同服裝系列(禮服和常服)的。55式無檐帽配55式圓形小帽徽,帽瓦上邊有一圈軍種牙線。

禮服無檐帽:發女將校官和女文工團員、體工隊員。顏色——陸軍海藍色,正紅色牙線;海軍藏藍色;白色牙線;空軍海藍色,天藍色牙線。面料——女將官為純毛華達呢,女校官和女文工團員、體工隊員為純毛嗶嘰。

夏常服無檐帽:顏色——陸軍棕綠色,正紅色牙線;海軍藏藍色,白色牙線;空軍棕綠色,天藍色牙線。面料——女將官為純毛嗶嘰(全軍只李貞少將一人,時任防空軍幹部部部長),女校官為榨蠶絲織物(1963年全軍元帥、將官、校官發馬褲呢解放帽,女將校官發馬褲呢無檐帽),女尉官、女士兵為棉斜紋布(1959年後改為棉平紋布)。

陸軍女校官夏帽(馬褲呢)

海軍女官兵夏帽(平紋布)

空軍女校官禮帽(毛嗶嘰)

戴55式無檐帽的海軍女學員

戴無檐帽的女飛行員。

女文工團員演出服無檐帽

戴無檐帽的西藏軍區女文工團員參加歡迎活動。

1965年6月1日,全軍取消軍銜制。同時裝備65式軍服,55式軍官大檐帽、水兵帽、無檐帽都被取消,全軍男女官兵單軍帽統一為解放帽。

無檐帽和三片紅的搭配——74式無檐帽

1974年5月1日,針對當時軍服式樣過於單調、呆板的狀況,我軍進行了一次軍服改革:海軍恢復大檐帽、水兵服,全軍女軍人配發裙服、無檐帽。這次部分改動的軍服被稱作「74式軍服」,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軍容,受到全軍官兵的讚揚,並普遍受到人民群眾好評。

這次軍服改革的一個亮點是全軍女軍人摘掉了不分男女的解放帽,重新戴上顯示女性特徵的無檐帽。74式無檐帽,樣式與55式無檐帽相同,佩帶全紅五角星帽徽;陸、空軍草綠色,海軍藏藍色;軍種牙線陸軍正紅色,海軍白色,空軍天藍色;面料與當時單衣(夏服)相同,為「三元」混紡布(俗稱「的確良」)。

74式陸海空三軍無檐帽

74式無檐帽在帽牆裡加了根鬆緊帶,在颳風時使用。

戴無檐帽、穿裙服的女兵

裝備74式無檐帽之前,女兵和男兵一樣,戴的是有檐解放帽,基層要求嚴格,讓女兵戴軍帽時,帽檐離眉三指,且不許露流海。戴上無檐帽後,劉海終於可以堂堂正正地露出來了,女兵們也想盡辦法鼓搗劉海,整個卷弄個彎之類的。幾乎一夜之間,人們發現,女軍人的劉海明顯講究起來,颯爽英姿中平添幾分嫵媚。

一位當年的女兵回憶道:「發74式夏常服是最難忘的,無沿帽和裙裝……無沿帽也是左戴右戴怎麼也戴不好,老得用手摸摸帶正了沒有,乾脆還像戴有沿帽一樣,紮上兩小刷子,再窩到帽子裡面,前面弄一點小留海,也不難看,後來發明用小黑髮卡頭兩邊卡住帽子和頭髮,帽子就穩穩噹噹了。」

由於當時正處於「文革」後期,思想的禁錮使人們的穿著理念仍很保守、僵化。74式軍服的無檐帽、裙服,像一股春風,盪開了人們塵封多年的愛美之心,穿各式裙子的女性迅速增加,公安、民航、鐵路、郵政等行業服也恢復了無檐帽,樣式基本與74式無檐帽相同。

戰地九姐妹

逐漸淡出的85式與87式無檐帽

改革開放後,隨著經濟條件的變化和軍隊建設的需要,從80年代初開始,我軍結合恢復軍銜制,進行了軍服改革。1985年5月1日,新式軍服正式裝備全軍,定名為85式軍服。全軍男、女軍官和男士兵裝備大檐帽,女士兵戴無檐帽。官兵作訓時,著原軍服(65式),男軍人戴解放帽,女軍人戴無檐帽。85式無檐帽,樣式、面料及顏色與74式相同,佩帶85式圓形小帽徽。

戴85式無檐帽的陸軍女幹部、戰士(領章有黃邊的為幹部,無黃邊的為戰士)。

戴85式無檐帽的海軍女兵

1987年8月,新式軍銜服裝正式定型並投產,命名為「87」系列服裝。1988年10月1日,在實行新軍銜制的同時,全軍裝備87式軍服。與85式軍服一樣,女士兵仍戴無檐帽。原方案女軍人著制式襯衣時佩戴無檐帽,後實際著裝時,女軍官改為大檐帽。

在87式作訓服裝備之前,官兵作訓服與85式一樣,男軍人戴解放帽,女軍人戴無檐帽。87式無檐帽及帽徽完全與85式相同。

1988年10月1日,總參通信兵部長話連的女官兵們穿上新軍裝,佩戴新的軍銜符號,興高采烈地在天安門前留影。

不久,隨著女士兵改發大檐帽和全軍官兵裝備87式夏作訓服,1990年後無檐帽最終被取消。

最漂亮的無檐帽——92式文職幹部無檐帽

我軍1988年實行了文職幹部制度,最初文職幹部不穿制式服裝。1992年5月,全軍文職幹部裝備了與現役軍官相同的制式服裝,男文職幹部戴大檐帽,女文職幹部戴無檐軟帽。

文職幹部無檐帽,佩戴92式文職幹部中帽徽(樣式、圖案與87式大帽徽相同);面料為毛滌凡爾丁,帽里有粘合襯,帽瓦正前部有半軟質襯物,比以前的幾種無檐帽定型好,平展、挺括;帽瓦上沿有軍種牙線:陸軍正紅色,海軍白色,空軍天藍色;帽牆有絲織色帶:陸軍正紅色,海軍黑色,空軍天藍色。無疑,這是我軍最漂亮的一款無檐帽。但是好景不長,為了與現役軍官保持一致,1993年5月後,女文職幹部改戴大檐帽,無檐帽取消。至此,我軍制式服裝中已沒有無檐帽。

颯爽英姿的陸軍女文職幹部接受檢閱

剛剛換裝的海軍女文職幹部

情系無檐帽

從上世紀5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無檐帽在我軍軍服史上幾起幾落,累計裝備了30年,是我軍裝備時間最長的一款女式軍帽,在我軍軍服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如果說,解放帽是我軍軍帽史上無可爭議的「一哥」,那無檐帽則是當之無愧的「一姐」!

客觀地講,在我軍女軍帽中,無檐帽更適合女性特點。它的正確戴法,是向後披著,淺淺地「掛」在頭的後半部。沒有帽檐的遮擋,充分釋放了女兵們的目光和秀髮,特別是前邊的劉海得以更好地展示。

無檐帽與髮型的搭配顯示了年齡與個性

可是,這些年常有影視作品,女兵穿65式軍服,好端端的無檐帽硬是戴成廚師帽,不倫不類,慘不忍睹!一看就知道導演沒當過兵。而當過兵的馮小剛作品中就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比如電影《芳華》里女兵的無檐帽都是標準戴法。

《芳華》里女兵無檐帽都是標準戴法,與導演馮小剛當過兵有直接關係。

無檐帽雖然「芳華已逝」,離我們漸行漸遠,但她的魅力永不消退,她承載著幾代中國女軍人的美好回憶。

一位當年戴過無檐帽的女兵,滿懷深情地寫下了這篇短文《無檐帽下——當兵史》:

昨天和媽媽一起收拾家裡的老箱底,我們兄妹各自拿著自己的東西,我最先想到就是年輕時穿過那幾件壓箱底的軍裝。

我急火火的打開裝有軍裝的箱子,無檐帽與那久別了的綠軍裝第一個進入眼帘,我驚喜的拍了照片,那種歇斯底里的瘋狂讓我好笑又好激動,回憶著無檐帽下面的我。

作為女人一生也許只戴過一次帽子,那就是軍帽,它使我成為女兵,風光了我的花季,也使我的花季與眾不同,煥發了異樣的風采,讓我永生難忘。

其實,這頂無檐帽已告別二十多年了,還是母親要租房子才從庫底翻出來。那翠綠的顏色,鮮紅的帽徽,立刻將我拉回到軍營,回到久別的戰友們中間,有一種我又當兵的感覺……

無檐帽下有我們的青春,更多的是回憶……

當然了,懷念無檐帽的不僅僅是當年的女兵,男兵們更是對無檐帽念念不忘、情有獨鍾。人們懷念無檐帽,就是難忘那激情萌動的青春歲月,那熱血沸騰的軍營生活,那真摯純潔的戰友情和那昂揚向上的精氣神!

戴無檐帽的陸海空三軍和武警女文職幹部

(作者系軍史專家)

中國軍網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徐 平

編輯:陸金路

編審:曲延濤

轉載請註明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特種兵的「快」與「慢」:雪地行軍殺出一條「雪路」
強軍網上線開通儀式在京舉行 張又俠出席並講話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