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牙湖底發現1.27億年前幼鳥化石,只有人小指頭那麼大!

牙湖底發現1.27億年前幼鳥化石,只有人小指頭那麼大!

西班牙湖底發現1.27億年前幼鳥化石,只有人小指頭那麼大!

本文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特色內容

圖註:幼年復原圖,作者:RAUL MARTIN

在這個世界上曾經生活著一隻嘴裡長著牙齒、翅膀上長著爪子的小鳥,它只有你小指頭那麼長。

大約10年前,古生物學家在西班牙中部一座湖底發現了這具幼鳥的化石,經過對岩石的分析,這隻幼鳥生活在距今1.27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

幼鳥屬於反鳥亞綱(Enantiornithes),這是一個已經滅絕的鳥類家族。可以確定,幼鳥來自一個全新的物種,這隻幼鳥的體長只有5厘米,體重不過85克,是目前發現的最小的中生代鳥類化石。

圖註:幼鳥化石,圖片來自DR. FABIEN KNOLL

化石由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研究員Fabien Knoll領導進行研究,相關的研究論文於3月5日在《自然通訊》上發表,他稱這具幼鳥化石的發現提供了關於古鳥類是如何隨著時間而進行演化的重要線索。

參與研究的Luis Chiappe,他是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恐龍研究部的主任,Luis Chiappe推斷這隻幼鳥在剛剛孵化出來不久就死去,由於其出生的森林正好位於湖泊附近,它的屍體掉進了湖裡並且沉入湖底的沉積物里最終變成了化石。Luis Chiappe說:「幼鳥骨骼纖細而且脆弱,在以往的化石記錄當中非常少見,這次發現的化石非常完整,是罕見的幼鳥化石。」

研究團隊使用同步加速器(一種高科技粒子加速器)來研究化石當中的微小物質,經過放大的亞微米級別的樣本中展示了骨骼非常細微的結構。

圖註:研究人員正在使用同步加速器研究化石,圖片來自DR. FABIEN KNOLL

整體上看,幼鳥的化石缺失了後肢和大部分的前爪,還有尾巴的一部分。從比例上看,它的腦袋比身體大得多,大部分頭骨已經脫節了。儘管如此,這具化石依然非常完整,它的翅膀比之前描述的保存在白堊紀琥珀中的完整鳥類翅膀(只有翅膀)要大。

圖註:來自緬甸保存了鳥類翅膀的琥珀,圖片來自網路

圖註:Ryan McKellar與中國學者邢立達共同研究了幾塊保存了鳥類的琥珀,圖片來自邢立達

研究顯示這隻幼鳥死亡時正處於骨骼形成的關鍵階段,因此它的骨骼可以提供關於這個物種骨骼結構和發育的重要信息,它的胸骨由軟骨組成,這也意味著幼鳥在死亡時尚未完全發育。

加拿大皇家薩斯喀徹溫省博物館(Royal Saskatchewan Museum)古脊椎動物館館長Ryan McKellar稱:「幼鳥化石提供了關於飛行能力的一些信息,它可能已經有了有限的飛行能力。」新的化石展示了反鳥類比古生物學家預想的具有更豐富的多樣性。

「我們的目標是了解鳥類譜系的悠久歷史,並且更好的了解一些鳥類早期演化出的與今天鳥類相似的結構和系統。」

鳥類是測量骨骼發育的理想樣本,因為它們必須能夠融合骨頭來加強自身的骨骼,骨骼必須能夠承受飛行帶來的壓力。

這並不是我們發現的第一個幼鳥化石,但是它肯定是最小的一個。在此之前,很多幼鳥化石在琥珀之中被發現,其中就包括了在緬甸發現的白堊紀琥珀,緬甸的琥珀中不僅保存了鳥類,而且還保護了恐龍的尾巴!

Luis Chiappe說:「有的時候,化石化的過程會破壞骨骼結構,但是這具幼鳥化石保存完好,它保存的和緬甸琥珀中保存的白堊紀小鳥一樣好,從這個角度上看,我們是非常幸運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公園 的精彩文章:

轉基因能不能吃?不學生物,用邏輯也能判斷

TAG:科學公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