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把學生醉酒照寄給家長?史上最牛禁酒令背後的嚴峻真相

把學生醉酒照寄給家長?史上最牛禁酒令背後的嚴峻真相

近日,雲南某高校因為其頒布的「最牛禁酒令」上了微博熱搜榜。

根據網友上傳的視頻可以看到,校方利用電子音箱在校園內的公共場合向路過的同學宣傳校園新規:「嚴禁學生飲酒,一經發現,學校將把學生酒醉後的照片以郵政特快的方式發給學生家長,並請學生家長到學校協助教育。」視頻發出後,該校相關負責人表示,視頻內容基本屬實。

GIF

聽說過記過、通報、扣學分的,請家長是個什麼操作?讓小編不由得想起了小時候考試不及格被叫去辦公室的回憶。

對於如此令人哭笑不得的禁令大家也是褒貶不一。有同學認為這樣詼諧但不失警醒的方式讓自己更容易接受,還能在成為談資之餘潛移默化地改良校風。也有不少同學覺得很多事情過度了其實就會失去其本身的意義。

還有一些重點跑偏的——

會使出「叫家長」的百年路數,看來學校真的是沒有招了。這則「最牛禁酒令」看似極端、專斷,卻暴露出校方對於大學生過度飲酒現象的極度擔憂。

2017年6月,中山大學的大一學生王耀棟因在酒吧參加了多喝免單的活動,在3分鐘內喝下了6杯總共1800毫升的雞尾酒,因急性酒精中毒再也沒有醒來。

2015年,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大一女生佩佩在宵夜時喝下2瓶白酒(每瓶2.5兩)。次日,旁人發現一醉不起的佩佩已經死亡。

2014年,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中國學生戴嘉藝疑因飲酒過量於8月23日猝死在剛搬進的學生公寓。

大學生飲酒過量致死的新聞時有發生,卻並沒能引起在校大學生們的深刻反思。事實上,這些不幸並非是常人難遇的特殊案例,恰恰相反,不幸就發生在大學生們平時的聚餐、宵夜的生活經歷中。這些飲酒致死的大學生和其他人一樣,只是想放鬆娛樂一下,卻釀成了無法挽回的悲劇。

2016年,武漢大學曾做過一項關於大學生飲酒狀況的問卷調查,在來自武大四個學部、五百餘名受調人員中,83.92%的同學有過飲酒經歷。

其中,34%的同學有過醉酒的經歷,醉酒後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適感。

有81.4%的同學表示通過同學朋友聚會開始飲酒,而他們喝酒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門、不盡相同。

如此看來,大學生飲酒已成常態,但顯然他們對於自身健康的管理意識並沒有跟上。一句「把醉酒照寄給你父母」雖然詼諧新穎,但警示效果卻無法保證。想在大學生飲酒問題上做好安全防範,最終還需要大學校園各方的積極配合。

01

學生會等校園組織做出表率

推行「適可而止」的敬酒文化

層出不窮的專業、班級、組織聚餐一直是大學生過度飲酒的主要發源地。在不少的大學校園內,搞好上下關係離不開敬酒,三杯敬一杯也成了一些地方學生敬老師、幹事敬部長的不成文規定。

通過聚餐交流感情原本無可非議,但並非酒過三巡,就可以和對方成為推心置腹的朋友。學校對於校園風氣的管理和酒桌文化的革新有著不容推脫的責任,只有由學生會等核心的校園組織做出表率,在組織聚餐的時候杜絕勸酒、吹瓶的行為,才有利於推行「量力而行、適可而止」的校園敬酒文化。

02

輔導員、生活老師對學生的私人生活加強關懷

減少大學生借酒澆愁的概率

在此次的校園飲酒行為調查中,值得注意的是,30%的大學生在生活挫折下把飲酒作為排解情緒的方法。舍友關係、情感問題、課業困難,都是大學生經常遇到的生活困難,對於一些性格內向,不善交友的大學生來說,在無處訴苦的情況下,喝悶酒成為了暫時忘掉煩惱的唯一選擇。

因此在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輔導員和生活老師更應該關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及時對遇到困難的大學生進行思想開導,給予一定的幫助。

03

成年人不應只圖眼前痛快

大學生雖仍舊是學生,但也是年過18的法定成年人。面對琳琅滿目的酒吧街,學校能做到的就是儘力督促和監管大學生的飲酒行為,但最終還是要依靠大學生自我的管理能力。酒吧氣氛活躍,是大學生平時聚會交友的好選擇。但把這种放松的場合變成享樂的地方,沉迷於酒精帶來的暫時快感,很可能會因此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對大學生的健康也有損害。再者大學生經濟來源仍大多依靠父母,過多的酒吧消費還會額外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因此,大學生不應該只圖眼前痛快,有規劃、懂自律,是大學校園裡的寶貴一課。

GIF

小編認為,飲酒這事兒還是該遵循中庸之道。酒,乃助興之良品,可切莫將交友寄托在觥籌交錯的酒桌上,也萬萬不可因酒傷身。

小夥伴你說呢?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交大微波爐 的精彩文章:

又是「別人家的」系列 評語金句女神了解一下

TAG:交大微波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