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悠悠茗香,沁人心神

悠悠茗香,沁人心神

如今有關於茶的文章有無數,其內容千變萬化。我並不是專業的評茶人士,寫小文只是源於心中對於茶的那一份熱愛與珍惜,想藉此談談自己對於茶的一點感受,若有不足與錯漏的,希望您能給予指正,感謝!

茶,源於中國,植根於中華文化,它並不是單純的一種植物一種飲品,而是帶有生命的,富有底蘊的。而賦予茶生命的正是從古至今的愛茶之人,一片葉子,如何以另一種形態綻放,取決於人。只有真正愛茶之人,才能把深處的美妙發掘出來。今天我想談談茶的香氣--品茶評茶的重要參考條件。

單叢之香

生活在潮汕的我熱衷潮州鳳凰山所產的單叢茶,這一種以花香型為主的半發酵烏龍茶。單叢茶不同於福建大紅袍這類烏龍茶的濃郁香氣,我至今並未品嘗過頂級的大紅袍,但從平常的大紅袍來感受,大紅袍的香氣高揚、濃郁,而單叢茶的香氣較大紅袍更清爽,如八月桂花般悠悠發香,更易分別。同為花香型,單叢茶的香氣複雜多變,但其香型清晰,在品嘗時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剛沖入杯時香氣未穩定,待輕吹兩口氣後,明顯的香氣得以欣賞。在品嘗過的單叢茶中讓我記憶深刻的是通天香與兄弟這兩條茶,這兩條茶的蘭花香是最為明顯的,在入杯後香氣飄忽,雖然高揚卻沒有底氣,穩定下來的香氣持續發出,將玉令杯靠在上唇,緩慢地深吸一口氣,花香四溢在鼻腔,而此時溫度未降到一定程度,香氣不會被鼻息衝散,這時的香氣沒有入杯時的激情,而是帶有底蘊地悠悠散發出來,這種感受真會讓人暫時拋卻惱事。在輕抿一兩口後,再去嗅其香氣,感受到的是略顯無力,但若有若無的香氣配合口腔內停留的味道才能真正看出這條茶的潛力和魅力。

細嗅茗香,如花里尋蹤

叢韻之美

這是一泡雷扣柴,叢韻悠揚淡雅

在我眼中,只有真正到達海拔的高山茶才是鳳凰單叢茶,這源於打開蓋碗後那股山韻叢韻沖入鼻腔時的迷醉,有無叢韻是判斷一條單叢茶是否生長在高海拔的第一標準。沒有雲霧的滋養就沒有單叢茶的香氣,而從叢韻的濃郁或清淡也能判斷此茶香氣的表現。叢韻是單叢茶香氣的源泉,拋去花香,其背後必須有叢韻的支撐,這是香氣的架構,若無此韻,香氣再高銳也是浮雲。叢韻雖說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多數單叢茶的叢韻都帶有一絲「辛辣」,當然此辛辣指的是鼻腔感受到的一種刺激感受。最好的感受方法是第一衝既洗茶後,馬上打開蓋碗,待水蒸氣稍散後直接嗅茶葉,此時的叢韻最為明顯,隨著沖泡次數的增加,叢韻也在流逝,最後茶葉散發出的是清淡的茶味,一種生葉的氣息—把葉子在手裡揉碎後的氣味。

有一種稱為雪片的單叢茶-- 每年最後採摘的茶葉,凝聚了一年的雨露風霜,才換來雪片的蘭花香。雪片的香氣高銳,清新,久久不散,這是它最迷人的地方,特別是存儲一段時間,褪去火氣之後,其清香中帶的生氣被醇化,留下柔美優雅的花香,才最沁人心脾。雪片在口感等其他表現不如春茶,但它的香氣絕對讓你流連忘返。

本人不才,文中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能給予批評,萬分感謝!

這篇小記是我個人的一點感受,茶的香氣還有許多不能提到,以後會再談談,再次感謝您的點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第19期寫作教學拼搏,青春的代名詞
湖州第一家鯛魚燒:你是頭派還是尾派?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