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知道為什麼清朝的士兵衣服分為「兵」和「勇」嗎?

你知道為什麼清朝的士兵衣服分為「兵」和「勇」嗎?

看著「辮子戲」長大的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注意過這樣一個問題:同樣都是清朝的士兵,為什麼有的大兵身上的衣服寫的是「勇」字,而有的則寫的是「兵」字呢?相信有不少人心中都有這樣的疑問吧。

勇字

那麼,這到底有什麼區別呢?大家都知道清朝是由滿族人建立的朝廷,因此軍隊分為兩種,一種是八旗子弟,戰鬥勇猛,擅長騎兵,這正是漢人所不具備的。(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後期的八旗子弟大多數貪圖享樂,戰鬥力遠不如初期)另外一種就是由漢人所組成的軍隊稱為綠(lù)營。

兵字

八旗軍隊主要負責京城的防衛,而綠營則被分配到全國各地,綠營雖然是漢人軍隊,實力卻不容小覷,特別是水軍(注意與當下的水軍區分),在康熙收復台灣的時候,綠營可謂功不可沒,這兩者都是專業的軍隊,所以他們的衣服上均為「兵」字。而穿「勇」字衣服的士兵則是在綠營軍的基礎上招募的「非專業士兵」,戰時負責打仗,(主要也是應付一些毛賊、小型的地方武裝叛亂)閑時該種地就種地,該幹嘛就幹嘛。說的簡單點,其實就是一個是正規軍,一個是臨時軍。

很多人也許會問,既然是部隊閑時為什麼不好好訓練呢?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國家統一後,打仗的時間很少,養百萬軍隊,對於政府來說也是一件很頭痛的事情。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也干過這事,部隊閑時種地,只留一些邊關的軍隊以及精銳部隊會一直訓練。

當然,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兵」的地位卻是始終高於「勇」的地位的,畢竟「兵」是政府正規軍,不過到了清朝後期,情況則正好相反。清朝末期,國家動蕩不安,正規軍因為長期養尊處優,戰鬥力遠遠不如這些臨時招募的兵,畢竟這些臨時招募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上了戰場反而更加拚命,所以也造就了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號,比如「湘軍」「楚軍」等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格物致知窮理 的精彩文章:

明代史上最混亂的一天,朝堂之上,大臣大打出手!

TAG:格物致知窮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