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光大證券張文朗:「貿易戰」美國也是邊走邊看 美聯儲全年可能加息3次

光大證券張文朗:「貿易戰」美國也是邊走邊看 美聯儲全年可能加息3次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李曉丹貿易衝突會不會推升美國通脹,從而改變其加息路徑?光大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文朗表示,衝擊不大,目前看美國加息步伐不會因此改變,全年加息3次是大概率事件。

貿易衝突對美國的負面影響可能被低估。「調高進口關稅,這將提高美國國內消費與生產成本,削弱其減稅政策對經濟的刺激作用。」張文朗說。

2000年以來,美國製造業「空心化」加劇,中產階級萎縮,疊加次債危機衝擊,美國平均工資增速緩慢,各階層的收入中值甚至出現負增長。因此,美國的貿易保護政策不是孤立存在的,與之配合的是「美國內部市場化的競爭」。特朗普減稅、擴大基建、試圖減少政府管制等一系列舉動也正是這一戰略的重現,旨在提高內部競爭力同時加強貿易保護。

美國此次挑起的「貿易戰」或許真正盯住的目標是中國快速上升的高科技產業,這是特朗普的「心病」。

數據就顯示:從科技公司募集的風投規模上看,中國科技公司募集到的風險資本總額上漲幅度較大,中美差距不斷縮小,在2017年募集資金總量差額不到150億美元,達歷史最低點,說明資本市場對中美科技公司發展前景的預期越發接近。另外中國PCT專利申請(《專利合作條約》(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的英文縮寫,是有關專利的國際條約。專利申請人可以通過PCT途徑遞交國際專利申請,向多個國家申請專利)量上呈指數型上升,而美國專利申請數量的上升幅度正在減緩。中國持續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在5G研發、人工智慧等已經逐漸具備一定優勢。

特朗普的「貿易戰」最終能打到多大程度?張文朗認為,這一方面取決於「貿易戰」對美國自身的傷害,另一方面也取決於雙方的談判進展。

「美國有一派觀點似乎認為美國從貿易摩擦中受到的損失會比較小,但這個觀點比較片面。」張文朗說。

經過二三十年的金融與貿易自由化,全球生產鏈與價值鏈大大延長。國際清算銀行的研究表明,上世紀90年代之後由於技術進步和貿易壁壘不斷降低,全球價值鏈不斷擴展,供應鏈更加碎片化,生產環節更加分散,中間品的貿易愈發盛行,各國出口商品的國內附加值在下降,而外國附加值在上升,國外附加值與全球出口的比重從1990年的17%左右上升到2015年27%左右。

「貿易戰」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多大?從當前局勢來看,宏觀經濟層面的影響可能小於對市場的衝擊。

如果單從600億美元出口的稅基來看,宏觀層面的影響目前來看似乎不會很大,可能對製造業就業有一些影響,但具體情況有待觀察。如果從資本市場的角度來來看,風險偏好下降,無風險利率可能因此而受到壓制,但信用債收益可能被推高。同時,如果貿易衝突持續升溫,中國貨幣政策也可能邊際寬鬆,壓低利率。

對股市而言,波動將是今年的關鍵詞。2017年是美股60年來波動最小的年份之一,但今年開年美股大跌,波動急劇加大。貿易衝突將成為增加市場波動的新增因素,海外市場波動將會波及國內市場。

「但如果國內增加對產業升級的支持力度,將利好相關行業,而擴大開放也會帶來投資機會,也醞釀著投資機會。」張文朗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經濟觀察報 的精彩文章:

Facebook:信息帝國的數據隱患
自動駕駛:人性終會克服技術的不確定性

TAG:經濟觀察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