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幽靈草」的防治
么是蘭花的「幽靈草」?先得從稻田裡的「白秧」說起。有農事活動經歷的人,大都知道什麼是「白秧」。在綠如絲毯的稻田裡常可看到少許的白色秧苗,農民稱之為「米秧」,誤認為是夾雜在稻種里的米粒長出的秧苗。其實,稻穀通過礱碾,種子的胚芽早已磨去,是不可能發芽的。
這種「白秧」在蘭花中也偶有出現,表現為蘭花葉片出現純白色或白裡帶黃,最後轉成全白。不少人認為是變異,甚至有些蘭花販子也以此假冒變異蘭騙人,上當的人不在少數。其實,這就是蘭花「幽靈草」,因其像幽靈般地在蘭叢中若隱若現,故得其名。資料上對此並無記載,只在蘭界口頭中流傳。
實際上,蘭花「幽靈草」與水稻「白秧」的病因相同,即缺乏葉綠素。人們在管理葉藝蘭時,為防止退藝,常採取扣水、扣肥、遮蔭的辦法,並忌施有利於葉綠素形成的錳鎂等肥料,如措施過度或時間太長,就影響了葉綠素的合成,便會出現「幽靈草」。山上的「幽靈草」則是因為有些地方土壤里缺乏錳鎂等元素或因某種原因蘭花吸收錳、鎂元素的功能受阻產生的,那些生長在濃蔭密蔽處的蘭花也會長出「幽靈草」。
「幽靈草」的出現是蘭花體質趨向衰弱的一個信號,有指示性作用。由於植物的生長對環境的依耐性很大,因此植物對環境往往有明顯的指示作用。如空氣中的二氧化硫濃度過大,矮牽牛的葉片就會受到傷害,出現黃白色的斑點。「幽靈草」的出現則告訴人們土壤里就會受到嚴重缺乏錳、鎂等元素,如果再不補充營養,蘭花的體質就會被一步拖垮,直至死亡。
如果葉綠素的形成受阻,植物就失去了獲得營養的基本條件,怎麼能不衰敗呢?蘭花雖然是喜陰植物,但它並不是完全不需要陽光,一定的散射光是它合成有機物的必需的能源。蔭蔽過大,就會影響有機物的合成。葉綠素過多固然會使葉藝蘭藝象退化,然而葉綠素過少卻會危及植物的生命。孰輕孰重,不言自明。
葉藝蘭之所以出現藝象,其內部因素是體內的活性變異因子為適應生存環境而產生的變異。外部因素則是土壤里缺少某些元素而使葉綠素形成受阻。從某種意義上說,藝象變化實際是一種病態,故葉藝蘭的體質一般都較弱。如果葉綠素的合成繼續受阻,蘭花得不到維持生命的基本營養,就好似「雪上加霜」,葉藝蘭就有生命之憂了。
因此,在葉藝蘭的管理上扣水、扣肥、適當遮陰等措施必須恰到好處。一旦發現葉綠素形成出現嚴重障礙,出現「幽靈草」,要馬上採取措施,恢復正常管理。所以,葉藝蘭的管理十分複雜,既要保存藝象,又不能拖垮蘭花體質,這就要不偏不倚,適時調整。
出現了「幽靈草」怎麼辦?不必緊張,解決辦法很簡單。
一是調整遮蔭網網眼的密度,達到20%~30%;
二是進行常規的濕潤管理;三是適當增施錳、鎂肥料,如獅馬(金)葉面肥配合些蘭花有益菌營養液。一般採取這些措施2個月後,「幽靈草」會轉為綠色。這時,為了不使之退藝,再適當扣水、扣肥、遮蔭。用這種靈活多變的模式進行管理,葉藝蘭定能健康地生長。


TAG:天香雅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