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以湖為生,吃在水上,睡在水上,日子過得比神仙還舒坦
天下
03-29
緬甸歷史悠久,旅遊資源豐富,隨處可見原生態的景色。緬甸除了數不盡的金頂寺廟、還有一處被稱為亞洲大陸最後的凈土的茵萊湖。
茵萊湖位於緬甸北部撣邦高原的良瑞盆地上,為緬甸第二大湖,是緬甸著名的遊覽避暑勝地。
茵萊湖裡有180多個村落,住著1萬多湖民,他們以湖為生。勤勞智慧的一輩輩的湖民們,用自己的雙手,把湖上漂浮的水草、浮萍、藤蔓植物等聚集起來,覆蓋上湖泥,造成一個個的浮島——浮動的島。
這些浮島的面積大小不等,大的不到1平方公里,小的只有1平方米左右。湖民們在浮島上建的房屋,可以用竹籬固定在水面上,也可以在湖中漂移。遠遠望去,碧水之上村落點點,別有天地。
浮島上水足土肥,各種蔬菜和其他作物生長茂盛。島上的蔬菜既不會因湖水暴漲而淹沒,也不怕乾旱無雨而乾枯。
每家的門前都系有一葉扁舟,一出家門就以船代步。所以,人們從小練就了用腳划船的硬功夫。這個獨特的傳統划船方法至今仍在使用。
為了方便人們的往來,浮島之間距離較近的有竹橋或木橋相通,距離遠的就得使用小舟了。在浮島群中央,有兩個細長的浮島相對,中間形成一條約3.4米寬的「河道」,兩「岸」建起了一個個商店,「河道」上舟來船往,絡繹不絕。
在這裡,不僅房屋是飄在水上的,就連商店、市場、寺廟、學校、農田等等都是建在水上的,穿行在這片美麗的水上世界,如同置身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返。
【想了解更多各地風土人情,記得關注「不發芽的番薯」,每天都有精彩內容分享】


TAG:不發芽的番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