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談秦腔耿家臉譜

談秦腔耿家臉譜

甘肅的秦腔臉譜,不但不同於京劇臉譜,而且也不同於陝西的秦腔臉譜。別具風格,獨樹一幟。

甘肅的秦腔臉譜,以著名花面耿忠義先生為標準。耿忠義先生受業於花面名宿唐待詔,並通過多年的藝術實踐,繼承和發展了一拿獨特的秦腔臉譜。耿家臉譜的特點是瘦而長。講究莊重、大方、乾淨、生動、美觀。他的額頭高、寬、平。他就根據這些有利條件,進行精巧的布局。他的筆鋒如芒,勾勒入微,畫出的臉子,骨骼稜稜,性格鮮明。因此,他的臉譜不僅成為甘肅演員遵循的範本,而且也是流傳在民間的美術品。過去有些食品店都把他的臉譜掛在牆上,供人欣賞。大家通稱為耿家臉譜。

耿家臉譜,著力於人物性格的刻畫,而且隨著劇情的發展,臉譜也加以變化。例如他演《血帶詔》中的曹操,開始的臉譜是:大白臉、黑眼圈、淡掃眉,給人的印象是嚴厲正大;迨到《白逼宮》時,臉譜就大變樣了,黑眼囤、淡掃眉變成了長鋒三角眼,窮凶極惡的奸讒氣焰立上眉端。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了一副奸相嘴臉。

臉譜的基本色調,大體可分為白、黑、紅、黃、粉五色:白色表示奸險陰狠;黑色表示勇猛憨直;紅色表示忠義豪俠;黃色表示莊嚴神武;粉色表示廉明爽朗。

白色的角色,如曹操、賈似道、秦檜、嚴世藩等。

黑臉的角色,如包拯、張飛等。在這裡需要補充說明一下:耿家的黑臉,不是像京劇包拯的臉譜那樣一片黑,而是在黑臉的基礎上,點染了其它鮮明的對比色彩,更進一步地展示人物性格。如包拯的額頭不僅畫有白色的月牙,而且還畫了紅色的太陽,象徵是明並日月。包拯的兩腮染成淡紅色,示其忠誠廉明。張飛的額頭左右畫了兩朵逗人喜愛的梅花,表示其粗中有細。兩腮染成粉色,給人以爽朗、洒脫的感覺。由此可見,耿家的臉譜,很講究藝術誇張,不拘泥於原始形態。

紅臉的角色,如黃飛虎、趙匡胤、趙得勝、關羽等,其中有些加泰山眉的角色,如高旺、檀道濟、郭廣清等。

黃臉的角色,如聞仲、楊戩、方臘、王翦、黃遵道、文天祥等。

粉臉的角色,如徐延昭、尉遲恭等。

除了上述基本色調外,還摻用紫紅、醬紫、瓦灰、綠、金等色彩,烘託人物性格和面貌特點。如《審潘洪》中的潘洪,鬢間畫一綹綠色斑點,表示奸險狹隘;《鴻門宴》中的項羽,兩腮染醬紫色,表示暴戾殘忍;《玉虎墜)中的馬武,《虎囊彈》中的牛健,兩腮都染綠色,表示面貌奇醜;《打瓜園》中的鄭子明兩腮染黑灰色,表示剛直勇武;《四大夫伐齊》中的季孫行父,臉呈淺藍色,表示面貌醜陋,性格古怪。

耿家臉譜,大致由四大塊組成,即額、眼、鼻、腮,其中眼睛部分最為重要,其畫法,可歸納如下幾種:

1.正目:也就是立眉正眼的意思,筆鋒由眼梢向鬢間畫上去,給人以眉目神秀、光明正大之感。表現忠義正直之士。如黃飛虎、關羽、包拯等

2倒目(即三角眼):筆鋒由眼角和眼梢向上、向下甩去,線條細而長,呈現三角形狀,給人以奸狡陰森之感,表示奸讒淫邪之徒,如王莽、秦檜、賈似道、楊廣等。

3.凸目:眼睛上角鼓起一座小山峰,表示暴虐兇悍,不可一世之概。如秦始皇、完顏兀朮、蓋蘇文、紀靈、慶忌等。

4.吊目:眼睛下畫有血點或血綹,看起來,眼珠子就要掉出來的樣子。表現性急如火、雙目滴血。如單童、馬武、潘璋、夏侯淵等

5.斜目:左右眼形歪七斜八,線條各異,形狀醜陋,鼻間圖案不均衡,給人以執拗蠻橫、桀驁不馴之感。如白天佐、魏延、顏良、文丑等。

耿家臉譜,額頭常畫一種象徵性的圖案,有些有積極意義,應保留。

1.象徵人物思想品德英明和高尚的。如包拯額頭畫日月形象;方臘額頭畫白底小紅點,表示其光明磊落。

2.象徵法力無邊,聰明過人,勇猛無比的。如聞仲、楊戩額頭畫有天眼,緊要關頭,睜開天眼降伏鬼怪;侖頡臉上畫了四隻眼晴,表示洞察天地萬物,為人類創造文字;呼延贊額頭畫一王字,眉間點有虎斑,表示其幼年時為虎所飼養,勇猛異常。

3.象徵所謂托生前的原形的,如《苟家灘》中的王彥章,額上畫一青蛙,就有幾種解釋,屬於褒意的說法是,表示此人善於水戰;屬於貶意的說法是,此人系青蛙托生。又如楊廣額上畫一蜘蛛,這顯然是詛咒他是妖怪轉世投胎,禍國殃民。

4.宣揚佛道的,如燃燈佛、魯智深、楊五郎以及後期的武松額上都寫一佛字,三教主的額上還畫一太極圖等等。

耿家臉譜中,還有些其它劇種里所沒有的特殊人物造型,如《雞頭關》中,有一員英勇善戰的女將,名叫穆蘭英,她的面目,右邊很美,左邊很醜。這個女將的臉譜設計很奇特;右臉是美麗的花旦妝,左臉是猙獰的花面型,斜眉怒目,巨口獠牙,額、鬢和左頰染綠色,以示其是大片青記。據說這個戲在表演上也是半旦半凈,具有特殊技巧,可惜失傳了,僅存臉譜而已。

耿家臉譜,很講究細線條的勾勒。他的筆鋒所及,直如銀勾鐵劃,很有點國畫和書法的味道。如畫《破澠池》中黃飛虎眼旁的魚紋,順筆兩掃,立顯莊嚴神武的情致。又如畫《黃花山》中聞太師的腮紋,剛勁凌厲,猶如齊白石筆下的蝦須,似覺翼然飄動,生動地刻畫了聞仲追趕黃飛虎時的威武氣概和慍怒情緒。

耿家臉譜,很講究筆法和筆意,即講究神韻。尤其是勾畫大忠大奸的角色,寥寥幾筆,即神采飛揚。他總是捉穩筆,對準臉,臉走筆不走,一筆成功,立見鋒芒。如曹操眼角的上鋒和下鋒,線條極細,又最傳神。又如包拯的眼角上鋒,由眼圈向上一"掃",頗有明察秋毫之睿智。這種畫法我沒有見過第二人。似乎別人是在刻意畫臉譜,而耿先生是以大寫意的筆法,落筆天成。他用筆在「掃"。他每於逢年過節或有重要演出時,總是到蘭州王可久筆店買幾枝長鋒毛筆,以供掃、勾、甩、勒。耿家臉

譜和他的扮相是統一的。他演曹操先是正目淡眉。戴金相帽(即全貂),穿大紅蟒袍,而到逼宮時,隨著臉型的變化(即長鋒三角眼),則改戴黑相帽,穿大紅官衣。這是其它劇種和陝西秦腔所沒有的。他的臉譜鮮明而深沉。如包拯的臉譜,立即給人一種喜悅、開朗和信任感。又如曹操的臉譜,給人一種陰險、奸詐的感覺,使人心驚膽戰。他的臉譜整體感覺很明顯,包拯是明,曹操是奸(但不是丑)。他的臉譜,貴在揭示人物的本質,而不在表面上肆意醜化。

耿先生的戲如其人,在台下,夏天是一襲灰長衫,特大的硬腿子水鏡,大禮帽;冬天是灰色長皮袍,肅州窩窩(即酒泉造的厚底棉鞋,底子像靴子一樣厚),深色特大硬腿子茶鏡,土耳其皮帽。目不斜視,緩步而行,儼然是一位國學教授的樣子,最講究人品道德,亦不苟言笑。蘭州的回民觀眾對他最為敬仰。每齣戲出場、入場和幾個定型架子總是鼓掌、歡呼,還從懷裡掏出信鴿放入天空,鴿子上的哨子滿天打呼叫,熱鬧非凡。

耿先生的戲,講究神韻,使人肅然起敬。可謂空前絕後矣!

戲曲的臉譜,是戲曲發展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而且也在不斷地改進和發展中,越來越簡明、合理、形象、美觀,成為戲曲寶庫中一部分重要的財富。今後還會創造出更多新臉譜,淘汰掉一些舊臉譜。但在創造新臉譜時,應吸取精華,剔除糟粕,宜筒不宜繁,力求色彩鮮明,性格突出。

建國後,甘肅省劇目修審委員會特請秦腔巨匠岳鍾華(1902-1953)先生繪製了耿家臉譜,又請畫家郝進賢先生加以放大複製。馮世華先生非常珍愛此臉譜,二十多年來潛心研究,在鴨蛋上、印石上、紙張上又複製了千餘幅,在蘭州市北塔上展出,併流傳國外。京劇大師翁偶虹先生生前對耿家臉譜亦很珍視。

——刊名:中國戲劇出版日期:2006期號:第5期頁碼:54-5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秦聲戲語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古典年畫「四大名著」之《紅樓夢》
中國歷代開國帝王畫像

TAG:秦聲戲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