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晚期:唐朝沒落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麼?

唐朝晚期:唐朝沒落的主要原因究竟是什麼?

八二零至九零七年,是唐的晚期,是它的沒落時期在這八十七年中,朝廷上是宦官當權,朝臣結為朋黨,朝臣與宦官之間有勾結,有鬥爭。地方上是藩鎮割據、藩鎮內部的不斷鬥爭。接著,是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宦官勢力和藩鎮勢力的新膨脹。最後是皇朝的名實俱亡。唐晚期的朝廷大權,主要是操在宦官手裡。

自唐憲宗被宦官殺害後,唐朝先後在位的有穆宗、敬宗等八個皇帝,其中除敬宗外,都是宦官擁立的。敬宗未被宦官擁立,卻是被宦官害死的。宦官在每擁立一個新皇帝的時候,總要廢去或殺掉原定的嗣君,罷免、殺掉一些朝臣,殺掉一些對立的宦官。宦官內部也有矛盾,但無論哪些宦官得勢,總是要爭奪權力的。

自唐中葉以後,宦官掌握了禁軍的軍權,形成了在宮內的特殊勢力。他們還有一套愚弄皇帝的辦法,使皇帝沉溺在財貨、聲色、打獵、踢球等等的愛好里,不看書,不接近有見識的朝臣,不懂外事,以便於把皇帝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裡。宦官權力的發展必然是對朝臣權力的排擠。朝臣不甘心依附宦官,就會採取對抗。

八三一年,宰相宋申錫謀誅宦官王守澄等,事機不密,被貶到地方上去做官。八三五年,朝臣李訓、鄭注謀殺宦官仇士良等,也因泄漏機密被仇士良所殺,還株連到數千人被害。八五四年,宰相令狐絢密奏抑制宦官權力的計劃,為宦官發覺了,引起他們對朝臣更大的仇視。朝臣反對宦官活動的每一次失敗就是宦官勢焰的又一次增長,同時也是皇朝統治又進一步地腐朽。唐晚期的朝臣朋黨,主要是牛李黨爭,這是以牛僧孺、李宗閔為首的一派和以李德裕為首的另一派之間的鬥爭。

先是,李德裕以私憾排擠李宗閔,後來李宗閔和牛僧孺就依附宦官跟李德裕作對。八二九年,李德裕被推薦作宰相,因李宗閔的阻撓而出任節度使。八三三年,李德裕任宰相,也只作了一年多點即遭到貶逐。八四零至八四六年,李德裕再任宰相,很得武宗的信任。他輔佐武宗,解除了回紇個別部落對西北地區的騷擾,平定了昭義鎮的叛亂,削弱了宦官對一些軍事行動的直接干涉,拆毀、禁閉了大量的佛寺和道、景、祆、摩尼等教的寺院,裁減了地方上的冗官。

武宗時,朝廷上頗有振作氣象,這是跟李德裕的政治、軍事才能分不開的。武宗死後,宣宗一反武宗所為,重用牛黨。李德裕罷相,一連遭到四次貶官,八四九年死於崖州(今廣東省瓊山縣)。李德裕一派完全失敗了,唐的統治在加速沒落唐晚期搞割據的藩鎮,主要是河北三鎮,即以今北京為治所的幽州鎮、以今河北省正定縣為治所的成德鎮、和以今河北省大名縣為治所的魏博鎮。

三鎮的統治集團一直是安祿山勢力的延續,他們在憲宗時表示了對朝廷的順服,完宗死後不久就又恢復了割據。三鎮內部,不斷地自立主帥,自殺主帥,進行激烈的權位爭奪。

唐晚期的朝延,只是不斷地承認三鎮主帥已成事實的更,根本沒有收復三鎮權力的打算。三鎮的人民遭受很大的痛苦,而朝廷直接統治下的人民同樣是受到越來越深重的壓迫和剝削。人民群眾忍無可忍了,便舉起了起義的大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最丑皇帝丨沒錢沒貌沒文化還搞曖昧,為何他能建最有骨氣的朝代?
古人說的一兩銀子相當於我們現在多少錢?在最後這個朝代最低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