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盛世:佛教作為皇家扶植而又迷惑了廣大群眾的重要政策!

唐朝盛世:佛教作為皇家扶植而又迷惑了廣大群眾的重要政策!

國內民族聯繫的密切和對外聯繫的廣泛,使唐都長安不只是全國的大都會,而且成了世界性的大都會。國內少數民族的成員和國外的政治使者、宗教人物及商人都大量地到長安來,有的還在長安娶妻生子,定居下來他們帶來了各地的物產、各地的音樂舞蹈和雜技、各地的風氣和宗教,以致「長安中少年有胡心」在文化方面,唐代盛世的詩,文史學和宗教都有發展。唐初的詩文,仍是繼承齊梁傳統,文講偶,詩重浮艷。到了高宗和武則天初年,王勃,駱賓王等開始擺脫了齊梁的詩風,在題材上開拓了新的領域,在形式上探索了音韻的格律,為唐詩的獨特風格開闢了道路。

他們的文章還不能擺脫駢偶的格局,但如王勃的《滕王閣序》,駱王的《討武氏,或指陳形勝,或笑怒罵,都已改變了齊梁文章的意境。王勃(六四九至六七六年),字子安,絳州龍門(今山西省河津縣)人,駱賓王(六四零年左右至六八四年),婺州義烏(今屬浙江省)人,略晚於王、駱的有陳子昂(六六一至七零二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省)人,是在理論和實踐上,對擺脫齊梁文風,都表現了堅決態度的詩人,《感遇詩》三十八首,是他的代表作他寫了大量散文,不用駢偶,也為文體的革新起了先驅的作用。

此後,唐詩的創作進入繁榮的階段,出現了李白杜甫這樣偉大的詩人,而文體的改革,後來經過韓愈、柳宗元的倡導,出現了很大的成就唐代盛世的史學,主要是紀傳體史書編纂方面的成就。唐開國時,關於三國以後的紀傳體史書,缺梁、陳北齊、周、南各史,而晉史有十八家之多,李世民命姚思廉修梁書五十六卷。

陳書三十六卷,李百葯修北書五十卷,令狐德等修(周書五十卷,魏徵等修隋書八十五卷,于志寧等修梁,陳,周,北齊,隋的五代史志》,後又命房玄齡等重修晉書3一百三十卷,此外,李延壽又綜南朝宋、齊、梁、陳的歷史,成《南史》八十卷綜北朝魏、齊、周、隋的歷史,成北史》一百卷。

這樣,三國以後各朝的紀傳體史書都完備了。這反映了一個新的統一時期在史學上提出的要求。七一零年,史學家劉知完成了他的名作《史通》二十卷。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出現的史學評論的專著。這書對以前的歷史著作進行了評述,指出了各種史書體裁的優缺點,提出了修史的主張,而大量的是關於紀傳體史書編纂的論述。劉知幾(六六一至七二一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人,他所論史家須備史才、史學,史實三長,很受當時及後來史學界的重視。

唐代盛世,有外來的祆教( Zoroastrianism)、摩尼教 Manicheism)、景教和伊斯蘭教在國內流傳。祆教、摩尼教、景教,都從波斯傳入。祆教,波斯人瑣羅斯德( Zoroaster)所創,教義認為宇宙間有光明的善神和黑暗的惡神互相鬥爭。火被作為光明的善神加以崇拜,故祆教又稱拜火教。在南北朝時,已傳入北方。

唐代在長安洛陽都有祆教祠。摩尼教是波斯人摩尼所創,教義認為宇宙間有明和暗的鬥爭,人們應該崇明斗暗。摩尼教教堂稱光明寺。摩尼教後來也被稱為明教,於六九四年傳入中國,於七六八年被准許在長安建寺。

景教是基督教的聶思脫里派( Nestorius),六三五年傳入中國,六三八年在長安建寺。伊斯蘭教從阿拉伯傳入。伊斯蘭教的創始人穆罕默德( Muhammad)對中國文化有興趣,曾說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六五一年,阿拉伯有使者到中國來,伊斯蘭教義開始傳入中國,後來,長安,洛陽揚州,廣州等地,都有不少來自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的活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一共有多少個皇帝?最長壽的皇帝竟是她
唐朝這麼多皇帝死於宦官之手不是沒有原因的!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