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西漢時期的青銅器燈竟吸收油煙,古人的環保意識居然這麼強

西漢時期的青銅器燈竟吸收油煙,古人的環保意識居然這麼強

在河北省博物館中,有一件特殊的西漢時期青銅器,其鑄造工藝極其極致,又有獨特的設計手法,堪稱國寶。這件青銅器的作用是照明,在點燃蠟燭後竟能自動吸收油煙,在照明的同時還能保持環境清潔,同時造型美觀自然,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深不可測。

這件珍貴的文物名為西漢長信宮燈,在1968年的時出土於河北滿城縣的中山靖王的妻子竇綰墓中。整座古燈高48厘米,重15.85千克,本身材質為青銅,採用了特殊的鎏金工藝,通體呈金黃色,極有皇室氣息。宮燈的整體塑造的是一個跪坐著的宮女,一手托著燈座,另一隻手提著燈罩,長袖自然垂落似乎在擋風,其實是以長袖為煙道形成排煙口。同時,燈罩部位可以左右開合,用於調節燈光方向和強度。在長信宮燈插上蠟燭後,造成的油煙會朝宮女袖口的位置排出去,燃燒的灰塵會通過宮女的右臂留存在體內,不會對室內產生任何污染。因為宮燈上留有「長信」二字,據考證是竇太后所生活的長信宮中使用,以此得名「長信宮燈」。

這件稀有的文物被發現時有破碎的情況,頭部、燈罩等部位散落一地,古文物專家們經過辛苦的復原工作才將它還原為本來的模樣。因為長信宮燈設計十分神奇精緻,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令人驚嘆的智慧,被稱為「中華第一燈」。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華時曾參觀了此文物,驚嘆道:「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就懂得了環保,真了不起。」

長信宮燈自出土後一直被認為是我國古代工藝品中的巔峰之作,其獨特的製作工藝和藝術構思讓每個見到過的人都難以置信。在2010年時曾在上海世博會上展出,令國外友人嘖嘖稱奇。

你對於這件國寶有何看法?快來評論區留言吧。

在薄情的世界裡深情地活著

¥35.9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世巍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唯一禁止女性觸摸的石頭,百年屹立不倒,只因為藏著這個東西
男子河裡挖出「金疙瘩」,賣了1000萬,卻抱頭痛哭,稱再也不敢了!

TAG:新世巍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