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青澀的手機攝影時代與舊時光

青澀的手機攝影時代與舊時光

See You Again

Charlie Puth

00:00/03:47

邊聽邊看效果更加哦

有誰能告訴我這是哪部影片中的場景

希望這期是純乾貨分享(恐怕是因為沒有什麼時間碼太多字了吧,捂臉.jpg)

在一堂課上,老師提到用戶體驗對於產品升級換代的促進意義。舉了個例子就是,攝影設備的微型化趨勢。的確,近些年手機攝影功能愈加強大,微型單反(微單)也更多地進入人們視野。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它們比專業的設備要更輕便些,操作更簡易,已將在很大程度了地滿足了大家」發動態「的需求。事實上,很多微單也是基於專業攝影的背景進行設計和生產的。

甚至很多手機(或者平板)比起普通的相機,還有4K延時攝影的功能。

智能手機極大普及的時代,攝影變成每個人觸手可及的事情。其實,我們都可以是生活的藝術家,隨手記錄的圖像自然也是特定心情和自身處境的投射

以下所分享的,很大部分都是一家之言(個人想法)。同時帶來一波滿滿噪點的圖。

PART1 組織素材

素材的來源有很多,如果我們所能接觸的素材很平常普通(如果是去什麼極地或者原始森林探險那就另當別論啦)。

好的作品產生於素材的藝術性組織(但很多藝術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非常個性化的感覺吧,重要的是找到那些能夠給內心傳遞美好感受的畫面;能打動自己的作品,才有可能去打動別人)。

從時間的角度,有日出日落,朝暉夕陰,四季變遷.....

湊合著看吧

不如明早早點去看日出?

從空間的角度,有城市、鄉村、天空、大海.....不勝枚舉

廣州

問題來了!

那麼如何組織呢?如何構圖呢?

一般有以下的方法可以嘗試吧。

三分法

這應該是比較官方並且為大家所認同的方法了(我就是搬運工哈哈)。三分法,就是把畫面劃分成9個等分,成為一個「井」字。如這張照片所示。

圖源:FOTOMEN

發現其上有四個點了吧。拍照的過程中,如果將我們想要展現的主要內容組織在這些點上,那麼就能實現良好的視覺效果,整體畫面感協調。

並且最主要的應該放在右邊的點上。人眼習慣性地從左往右閱讀,對畫面內容的感知也是循序漸進的。

(強行解釋)

大廈位置的組織在結點附近

當時大家像村裡人進城那樣四處張望

基本也是三分布局

礐石山頂

三好友一起眺望家鄉夜景

線條引導

找到畫面中突出的線條,通過線條的引導能夠實現由近及遠的空間效果。

咱們交大有火車

第一期放過的圖

線條分明有助於增強空間層次感。

重複層次的疊加

就是相似的元素在空間中由遠及近(由低到高等)的排列,形成較強的空間延伸感,同時可以嘗試在關鍵位置點綴上其他元素

坐標武侯祠

如果沒有中間三個由小到大的人兒

畫面會變得無趣挺多吧

點線呼應

線條和點在畫面中都是非常具有開發性的元素。找到畫面中作為點和線的元素,積極結合,能夠擴充空間廣度,實現廣袤遼闊的效果。

從機場出來

舉頭一明月

似乎沒有了...

佛系拍照法可能比較有用

PART2 手機的「類小廣角」

手機鏡頭其實有點類似於小廣角的效果,就是在圖像的邊緣會產生向邊緣延伸的「畸變」(這聽起來怎麼像是一個不太好的詞)。

那麼這一特性有什麼用呢?人們現在普遍用手機拍照記錄生活,尤其以「自拍」和「人像「居多,利用這一點」畸變「可以避免一些問題同時改善效果。

前提:

請先將手機畫面比例設置為16:9,效果會明顯些。千萬不要用橫屏拍。

建議豎屏拍攝

具體可以參考以下幾點利用「畸變」改善拍照效果。

1

自拍「大頭照」時,如果臉部位於畫面上方或者下方,會產生比較奇怪的變形!如果臉位於中間位置並且稍微靠近鏡頭,可以使臉型顯得瘦長一些,也可以嘗試調整角度,比如臉部所在的平面和手機平面之間的夾角在30°~45°之間,並且手機上部到臉的距離要小於手機下部到臉的距離(別問我是怎麼知道的哈哈),自己多嘗試就可以看到效果啦。

示意簡圖

2

幫別人拍照的時候,避免從高處往下拍,那樣會使得下半身圖像被壓縮(自己想像一下),而應該從下方往上拍並且腿離相機的距離要小於人臉離相機的距離(比如模特適當地向後傾,或者調整相機的角度),同時使腳部位於畫面的底端。反覆嘗試可以實現高挑的效果,在幾秒鐘之內長高變瘦哈哈哈~

在拍攝宏偉建築時,也是同樣的道理。

樸實無華的示意圖

3

在全景模式下拍攝,畸變造成邊緣畫面延伸,能夠擴充空間感。

PART3 發現(等待)時機

攝影本身是一件需要耐心的事情吧,觀察天氣、了解時節,也可能只是「湊巧」「機緣巧合」,經常是「可遇不可求」。

觀察畫面中有哪些元素,等待它們組合成美好畫面的瞬間。圖中雲朵遮住夕陽,光芒滿溢;白色的雲朵剛好是群鳥飛翔的背景。

特殊天氣可以造就震撼的畫面。在保障安全的情況下,去記錄暴風雨來臨之前。

烏雲沉甸甸地披蓋下來,和夕陽餘暉形成鮮明對比,當時覺得蠻有視覺衝擊感,感到暴風雨來臨的緊迫感。

風暴即將來臨(新的風暴已經出現?)

請橫屏觀看

夕陽被慢慢吞噬

那些似乎不太尋常的狀態?

攝於青城山

輕輕懸掛在樹梢的枝條勾勒著人間仙境

嘗試等待

捕捉故事性瞬間

第Ⅰ期手機攝影分享就到這裡啦

很多的方法只是參考和個人體會

還想再啰嗦一下。手機攝影更重要是其在記錄、保存、分享等方面的便捷和自如,我們大可不必拘泥於圖片的效果好壞,因為,能夠遇到那些美好的瞬間並且把他們記錄下來,保存成記憶,分享給他人,便是足夠快樂的事情

覺得有用的話

轉發讓更多小夥伴知曉

也歡迎大家和涼柱分享你們的經驗

(禮尚往來哈哈)

什麼!這一期沒有人像

下期不見不散~

REMEMBER M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涼柱 的精彩文章:

TAG:涼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