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迄今為止美國對華實施6次「301調查」

迄今為止美國對華實施6次「301調查」

近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來自中國的600億美元(約合3800億元人民幣)產品徵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併購。隨即,中國商務部表示,擬對自美國進口的3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

公開顯示資料,美國「301調查」由來已久。從歷史上看,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曾5次對中國發起「301調查」,調查結果均以雙方均達成妥協,和解告終,並未演化成全面貿易戰。值得一提的是,調查期間,中國對美出口甚至「不降反升」。

1990年,美國將中國列為知識產權「重點觀察國家名單」。1991年4月,美國政府以中國專利法缺陷,美國作品著作權、商標秘密和商標權保護的缺乏對中國發起了第一次「301調查」。在經歷9個月的商討後,中美雙方達成妥協,中美簽訂有關知識產權保護協議,中國對改進知識產權法律作出承諾。

1991年10月,美國再對中國發起了市場准入的「301調查」,為期12個月。中美進行了9輪談判後,1992年10月簽署《中美市場准入諒解備忘錄》。

1994年6月,美國對中國發起了第三次「301調查」,要求中國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對美國知識產權產品開放,歷時8個月。1995年2月,中美達成了第二個知識產權保護協議。

1996年4月,美國以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為由,對中方發起第四次「301調查」。2月後,1996年6月,中美達成第三個知識產權保護協議。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了世貿組織,雖然中國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了世貿組織,但是中美知識產權的爭奪並沒有就此結束。2004年美國再度將中國列入了「重點觀察國家」名單。2007年美國就關於中國懲治盜版和假冒註冊商標商品的刑罰門檻問題,關於中國海關處置沒收侵犯知識產權貨物的規則問題,關於中國涉及版權保護的文化產品市場准入問題正式向世貿組織負責貿易爭端解決的DSB發起正式磋商。

而美國再次對中國進行「301調查」,即第五次「301調查」是在2010年10月。2個月後,2010年12月,中美雙方中國與美國在WTO爭端解決機制項下進行磋商得以解決。

2017年8月,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布公告,以「中國對美國知識產權存在侵犯行為」為由正式對中國啟動調查。本次調查是美國第六次針對中國發起「301調查」,根據1974年貿易法案第301條款啟動,目的在於查清「在技術轉移、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中國政府的政策和措施是否對美國的貿易利益有不合理的歧視或損害。」此次最終結果還需要等到2018年4月才能出爐,目前還處於調查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遭受「301調查」期間,均出現對美出口「不降反升」的現象。有報告分析稱,受制於企業備貨與出口計劃調整的時滯效應影響,短期「301調查」對中國出口並無顯著影響;但較為長期的「301調查」或導致企業因「制裁恐懼」而提前出口,反而推高了數據。(中國經濟導報編輯部綜合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聯合國報告:2050年全球將有50多億人面臨缺水
中國智慧讓「天眼」明眸善睞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