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毒易積不易排,學會兩招,堅持做,濕毒去,百病消
濕毒淤積易導致眾多嚴重疾病產生
濕毒是影響健康的致命因素,易導致眾多嚴重疾病的發生,比如人們熟悉的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等主要就是濕毒導致的疾病。具體到每個人,體質不同,濕毒停留的部位也會不同,這些濕毒停在哪裡,哪裡就會生病。
此外,濕屬於陰邪,濕氣重濁,粘膩,因此困厄陽氣,無法生髮清陽,就會感覺到頭悶、頭沉、頭重、頭目不清、昏睡、肢體酸困、酸懶、全身沒有力氣等等。濕邪沉積體內還有一個表現的就是肥胖,而肥胖則可導致「三高」等各類嚴重疾病的產生。
濕毒易積不易排,祛除濕毒要有耐心
濕邪不祛,吃再多的補品和藥品都如同隔靴搔癢,因此有了濕毒一定要想辦法排出去。然而,濕毒的排除並非人們想像的那麼容易。
濕毒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濕邪阻滯,讓人感到睏倦、疲乏、身體沉重、頭目不清,好像頭上包裹著東西一樣。二是濕氣粘膩、濁重、往下沉,使得分泌物臭穢,出汗味道難聞。
此外,並非單獨存在,常常夾雜其他邪氣也是濕毒的一個顯著特點。比如夏天濕和熱結合起來,形成濕熱邪氣,造成濕熱阻滯體內;冬天濕和寒結合形成寒濕,影響經絡氣血的循行;濕還可以兼風,形成風濕,造成更多的病症等。這些均是導致濕毒不容易祛除的原因。
人們總是期待快速祛除疾病,一些人在祛濕的過程中,會因為沒有馬上見效而放棄。想儘快調養好自己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事實並非如此,濕毒纏身的人一定要有耐心,選對方法後,堅持做,這樣才能逐步把濕毒化掉。
學會兩招,堅持做,濕毒去,百病消
第一招:喝一喝
濕毒纏身的人往往脾也不好,脾是運化五穀的,是水氣融合之所,脾不好也會助長濕氣,所以,祛濕的同時也要健脾,有濕毒的人不妨動手做杯蒲公英砂仁茶,每天喝一喝,可以起到很好的健脾祛濕作用。
主料:蒲公英0.5g、薏苡仁0.3g、梔子0.3g
輔料:砂仁0.2g、赤小豆0.2g、茯苓0.2g、山藥0.2g、甘草0.2g、綠豆0.2g、葛根0.2g、黑豆0.2g、百合0.2g
其他配料:乾薑0.1g、芡實0.1g、冬瓜皮0.1g、木瓜0.1g、淡竹葉0.1g、馬齒莧0.1g、陳皮0.1g、桔梗0.1g、荷葉0.1g、人蔘0.05g、金銀花0.05g、菊花0.05g、紫蘇葉0.05g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洗凈烘乾,然後取相應克重,做成茶包,每次取一包,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解析:
以上24種食材,皆具有健脾、利濕、排毒的功效,其中,蒲公英可瀉火除濕,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薏苡仁可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梔子可清熱祛濕、利水滲濕,健脾止瀉。
砂仁用於濕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善於化濕行氣,為醒脾和胃的良藥。茯苓可健脾和胃、利水滲濕。赤小豆可清熱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腫。
山藥健脾胃、止瀉痢。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乾薑用於脾胃虛寒、泄瀉清稀無臭味、腸鳴腹痛者。
綠豆有健脾、除濕利尿。芡實健脾祛濕、固腎止瀉。冬瓜皮健脾養顏、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排膿。
木瓜能化濕,使濕濁得化,中焦得以調和。馬齒莧清熱解毒,散血消腫,祛除濕氣、利水消腫。陳皮行氣健脾、降逆止嘔、調中開胃、燥濕化痰。
第二招:推一推
經常一坐就一天的上班族也會滋生濕毒,因此,久坐的人,必須要學會給自己推一推。
方法是:從三陰交穴開始向陰陵泉穴推。三陰交穴是三條陰經的交叉點,可以調動肝、脾、腎這三條經絡的氣血以通暢脾經。然後順著骨緣推到陰陵泉穴,反覆地推。
推的過程中,要去找最痛的點,這個點就是淤堵的部位。把它推到不疼了,這「脾經管道」就打通了。脾經一通,多餘的水濕就會順暢地排出去了。
脾經是通過膀胱來排濕的,所以堅持推一段時間後,會感覺小便增多,這就是排濕的表現。


※鼻子兩側擠出白色長條分泌物是什麼?
※這4種食物,平時堅持吃,對身體「大有好處」!
TAG:健康快樂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