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食甘蔗防霉變 莫讓「甘露」變「蔗毒」

春食甘蔗防霉變 莫讓「甘露」變「蔗毒」

中國醫藥報記者孫曉琦報道  壓春甘蔗冷,喧雨荔枝深。春意漸深,萬物復甦,市面上可選擇的水果也日益增多起來,其中就包括甘蔗。而民間有句俗話:「清明蔗,毒過蛇。」這句話的意思是清明前後的甘蔗比毒蛇還要毒。這種說法從何而來?是否是說此時的甘蔗就不能吃了呢?對此專家解釋,只有霉變的甘蔗才會「毒過蛇」。

霉變甘蔗不能吃

甘蔗是溫帶和熱帶農作物,其根狀莖粗壯發達,糖分和水分含量較高,是製造蔗糖的原料。人們日常食用的主要是甘蔗的莖稈。

甘蔗屬於冬令水果,一般在十月到十一月左右成熟收穫,一直到第二年的三四月份都可以吃到。然而,經過一冬的儲存,開春後氣溫回升,降水增加,無形中增加了甘蔗霉變的可能,俗語中「毒過蛇」的甘蔗,指的就是發霉的甘蔗。發霉的甘蔗有個特點,那就是內里發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主任、副教授何計國告訴記者:「甘蔗本身沒有毒性,之所以有毒是因為污染了黴菌,這種黴菌學名為『節菱孢菌』,它會產生一種名為『3-硝基丙酸』的毒素,這種物質溶於水,對人體有害。」何計國介紹,在正常情況下,甘蔗的果肉呈白色,而3-硝基丙酸的水溶液則呈現粉色,當濃度較大時會發紅,這也是霉變甘蔗內里「發紅」的原因之一。

此外,3-硝基丙酸屬於神經毒素,中毒的主要表現為中樞神經系統受損。中山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卞華偉介紹:「對於一般的變質食品,人們吃後可能更多地表現在胃腸道等消化系統方面中毒,諸如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但霉變的甘蔗除了可引起消化道癥狀外,還會導致頭暈、頭痛、眼前發黑、復視等癥狀,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抽搐、昏迷以至於死亡。而這些表現與蛇毒發作時的神經癥狀類似,這也是為什麼俗語將發霉甘蔗中毒與蛇毒相比較的原因之一。」

卞華偉表示,一般情況下,食用霉變甘蔗的中毒癥狀出現較快。對於食用量大、對毒素較敏感的人群,在食用後十幾分鐘內就可能出現中毒癥狀。因此,如果在吃甘蔗後發現有類似不適,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儲存選擇有方法

那麼,如何才能正確儲存甘蔗,盡量避免其發生霉變呢?

何計國表示,想要做到這點,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是甘蔗需要等熟透後再收穫,因為成熟的甘蔗皮更緻密,不易霉變;不成熟的甘蔗則相對更易受到微生物、真菌等入侵。

其次,在儲存過程中要防止甘蔗凍傷。對於凍傷的甘蔗,應及時處理或消費掉,避免長期儲存。

另外,甘蔗儲存時不要堆碼過大過密,最好分堆存儲。「最重要的一點是,要在儲存的過程中進行定期檢視,及時發現有霉變現象的甘蔗,並將其單獨處理。在出廠售賣前還要再對質量進行檢查把關,對於發霉的甘蔗應禁止銷售,不得鮮食或將其用於加工任何食品。」何計國說。

他強調,消費者不要購買來路不明的甘蔗汁,以防不良商家將霉變的甘蔗榨成甘蔗汁出售。

甘蔗好吃要適量

甘蔗清爽脆甜,食用也要適量。卞華偉表示,將其看作一般水果或者零食對待即可,但因其含糖量較高,而且是雙糖,極易消化吸收,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少吃或不吃。有專家也建議,考慮到甘蔗汁的能量與糖分,每天不宜喝超過200 毫升的甘蔗汁,即差不多是一次性紙杯一杯的量。何計國說:「甘蔗中的糖屬於精製糖,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年人每人每天攝入的精製糖總量不超過25克,這包括了炒菜放入的糖、吃水果攝入的糖等,因此,在吃甘蔗時要注意一天中總糖分的攝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食品藥品網 的精彩文章:

中藥監管下一站:劃重點 強飛檢
嚴重細菌感染出現高度耐藥性 WHO鼓勵建立監測系統

TAG:中國食品藥品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