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四千年的中國竟已是當時最先進的文明?石峁古城揭秘上古戰亂之謎

四千年的中國竟已是當時最先進的文明?石峁古城揭秘上古戰亂之謎

原標題:四千年的中國竟已是當時最先進的文明?石峁古城揭秘上古戰亂之謎




編者按:相信很多看過美劇《權力的遊戲》的朋友都記得那個建在高山之上的鷹巢城。其實,在中國上古時期的西北地區,也有這樣一座「鷹巢城」。這就是近些年在中國西北發現的、距今四千多年石砌古城—石峁古城。這座古城當初被發現時,真的可以用石破天驚來形容。這座古城也讓人產生了這樣一個疑問:在上古時代,中華先民為什麼要建造這麼龐大的石質防禦城堡?難道真有上古怪獸嗎?


其實這座古城很早就被人發現了,但一直被認為是秦代古長城遺存。直到2012年,考古人員才正式確認其為龍山時代古城。從勘察結果來看石峁石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內城牆體殘長2000米,外城牆體殘長2.84千米,整個古城面積約425萬平方米。其屬於夏商之前,西北地區最大的古城遺址!特別要提到的是,中國史前古城多以土城為主,而石峁古城是用石塊砌成的石城!因此,石峁古城也是中國上古時代最大的石城。在傳統認識中,龍山時代陝北一帶一般不會有大城市的,之前在內蒙陰山附近發現的石城面積也不大,但是這座古城的發現顛覆了傳統認知、震驚了全國!



震驚的同時,這座古城也留下不少謎團……首先,這座古城在牆體的材料和形制規划上,對於防禦力有著執著的追求。城牆用石塊砌成,非石砌城牆部分也是版築夯土(版築土牆比普通的木棍夯築的城牆要堅固很多)外包石塊,城牆內部內部還加了纖木支撐用來增加城牆的穩固性。


除了城牆,古城的城門不同於以往影視劇中那種直通式城門,而是那種罕見的彎道式城門。古城不論是便門,還是已經發現的東門出口,都是曲折的,而且便門類似兩道城牆重疊,彌補了城牆開口所帶來的防禦減弱。這種城門雖然不利於出入,但是增加了敵方攻入城門時所需的人力與時間成本。也就是說,要想從這裡攻進去,除非先把這兩道牆拆了。



▲石峁城門與其他古城城門對比


古城的正門防禦更高!以東門為例,其不光採用了三道門墊的那種三重城門,在門前還有21米長的障牆!障牆和墩台形成了一個外瓮城,而墩台後面還有一道城牆與南墩台相連接,形成一個內瓮城。因此,石峁古城也被認為是中國最早帶有瓮城的古城。而兩座瓮城相當於上了雙保險。



▲古城東城門示意圖


除此以外,古城還有城牆馬面和墩台上的交叉火力(石峁的馬面的功能以前冷兵器研究所的《四千年前中國人就會玩交叉火力?石峁古城城牆馬面大揭密》一文曾經提過)。通過考古人員對這些馬面和墩台角台的測量發現,這些馬面墩台體積都不小。比如一號馬面實長約12米、寬約7米、殘高3.5米(實際高度可能在6米或7米);南墩台頂部長約21米,寬約14米,高約5.6米;北墩台長約20米,寬約16米,高約6.7米;角一號台北邊長約17米,其餘各邊長約14米,殘高為4米;二號角台比一號角台略大,頂寬為20米,呈方形。從面積上看,每個墩台駐守五十個甚至一百個士兵都沒問題。


▲瓮城照片


南、北墩台與其他馬面一樣,都是內部夯土版築成型,外部石塊包砌。石峁古城的統治者為了強化防禦,在墩台正面一側又加築了一層厚約1.3~2.5米的石質護牆!


試想一下,面對那些堅固而且突出的墩台,直接攻打城牆很容易受到守城士兵的交叉火力打擊。攻打城門則要面對外瓮城和內瓮城的多重防護,即使突破也是傷亡巨大的。入城通道又極為彎曲,很容易被堵在瓮城裡腹背受敵。



所以,面對這樣一個建在山頂上,擁有水源地的石城,別說在四千年前那個時代,就是放在沒有火器的古典時代,其攻城難度也是超乎想像的。



其次,除了堅固的城防,古城內還發現一定數量的銅器,說明當地已經進入銅石並用時期。根據出土位置判斷,其年代不會晚於四千年前。


這裡要說亮點:第一,石峁發現的時間較晚,所以發掘的時間也短,所以很多遺址還需要挖掘。現在挖出來的銅器不多,不等於當時銅器少。比如二里頭遺址的數百件銅器,也是從上世紀50年代到今天,滿滿發掘出來的。第二,古埃及的中王國時期(公元前2040—前1786年)銅武器也不是主流,大規模成熟的青銅武器使用,是埃及中王國晚期和新王國時期了。


▲中王國晚期宮廷衛隊



▲石峁銅刀與石范


目前,石峁發現的銅器有銅環、銅鏃和銅刀。銅環與銅鏃是砷銅,而銅刀則是錫銅,也就是成熟的青銅!



銅環是目前古城遺址附近發掘較多的銅器。從形態和成分來看來看,石峁銅環與陶寺銅環高度接近。從銅刀的成分和形制來看,其類似馬家窯文化銅刀和後世的二里頭與朱開溝文化銅刀,甚至與殷商銅刀也有相似之處。尤其是刀上的刀環伴隨中國刀四千多年。


銅箭鏃的意義則更為重大。既然石峁用銅製造消耗類武器,說明石峁金屬武器化已經達到相當的程度,絕對不是某些民科宣稱的是「一群那種石塊和木棒的原始人」。銅鏃的外形圖片目前沒有公布,但是根據描述,其是雙翼有銎,和早期北方青銅箭鏃外形非常相似。



▲陶寺銅環


▲馬家窯文化銅刀




▲石峁銅刀



▲朱開溝文化銅刀



▲陶寺朱書與甲骨文對比


那麼,問題來了,石峁古城城防堅固又有充足而且現進的武備(銅兵器),古城本身更修在山上、背靠河流。那麼當地人為何修建如此巨大複雜、超遠時代的城牆?他們又是要防禦誰的呢?總不會真有什麼上古怪獸吧?




其實,石峁的南部也存在一個巨大的古城—陶寺古城。長期負責陶寺遺址發掘與研究的何弩先生有這樣的看法:陶寺在衰落的時候,石峁古城正好處於一個興盛時期。而且石峁古城在修建時,大量使用其他地區的人做祭品。光是在東城門下就發現大量的人頭骨祭祀坑,而那些被祭祀的人來自石峁北部,以及東部地區,甚至包括蒙古高原一帶。從考古勘探來看,當時河套一帶還有陰山南部,也存在大量石城。說明中國北方存在多個強悍政權,並有激烈的戰爭與較量。




▲河套一帶石城分布


總之,石峁古城仍有太多的謎團等待破解。其到底屬於哪個文化族群?石峁地處西北,到底屬於中原文化圈?還是西北文化圈?石峁和後來的夏商周三代是否有直接關係。石峁到底有沒有文字?目前陶寺發現的陶文和骨刻文與甲骨文接近,但是石峁在滅亡陶寺政權之後有沒有繼承陶寺文字呢?



▲二里頭遺址車的圖案



▲城內的房屋與道路


除此以外,石峁的黃牛和山羊來自西方,那麼石峁人有沒有和歐亞大陸上的草原民族交過手?這一切還有待於進一步的考古發現。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四五千年前的中國已經是當時最先進的文明之一了!(文明三要素的城市與金屬冶煉,石峁古城已經具備,剩下的就是文字了。最近石峁古城發現一些疑似裝飾品的陶鷹,還有占卜用的卜骨,以及疑似文字的符號。)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雙尾貓,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冷兵器研究院 的精彩文章:

拿破崙到死都鍾愛著他們!近衛獵騎兵與獵騎兵實戰馬刀鑒賞
箭頭塗眼鏡蛇毒還不夠!中國南方少數民族弩都有哪些厲害之處?

TAG:冷兵器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