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喝茶等於喝農藥?又被套路了吧

喝茶等於喝農藥?又被套路了吧

2018年3月初,一篇名為《你喝的不是茶,而是毒藥》的文章,被30多個自媒體轉載,閱讀量大多都超過「10萬+」。第二天,茶行業協會發表了聲明,閱讀量才一萬多。

文 | 曾園

塔西佗曾在評價一位羅馬皇帝時說過:「一旦皇帝成了人們憎恨的對象,他做的好事和壞事就會同樣引起人們對他的厭惡。」今時今日,中槍的成了茶行業。清明前後的採茶季,任何一個自媒體的「文章」都可能給茶行業帶來極大傷害。

2018年3月初,一篇名為《你喝的不是茶,而是毒藥》的文章,被30多個自媒體轉載,閱讀量大多都超過「10萬+」。第二天,茶行業協會發表了聲明,閱讀量才一萬多。顯然,科學傳播遠遠比不了恐嚇有效果。這篇文章其實是來源於2012年,當時華祥苑、八馬茶業等企業正在IPO……還需要說下去嗎?

去年大火的是方舟子的文章,針對普洱茶濕倉這一冷門問題。好在這是茶的單一品種,好在普洱茶愛好者眾多,從普洱收購價格來看,方舟子此文基本無效。

自從專家在中國有了「磚家」這個寫法後,在一些人群里,相信專家成了一件很低幼的事。那我們相信什麼呢?

打開淘寶,你會發現,人們相信長相好的老爺爺,以及簡單有效的表白:「我家六代做茶,憑的是良心」。

那誰有良心誰沒有呢?美髯公老爺爺的演技與長相使人相信,他的茶里沒有農藥,而且也沒有中間商賺差價。在茶行業與方舟子的理論對決中,很多人支持方舟子,僅僅是因為村上春樹說過,「若要在堅硬的高牆與擊石的雞蛋之間作選擇,我會永遠選擇站在雞蛋那一邊。」這種教條很多,比如「畢竟是入口的東西」「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所以自媒體每年春天,都會用農藥來拯救自己的流量。

群眾總是依靠故事來理解世界的。知識精英在解釋中如果不提供好人與壞人,自己就會成為壞人。

關於農藥殘留的標準,陳宗懋院士說過一段話可以幫我們理解:農藥標準的高低,取決於制定標準的是消費國還是生產國。就茶來說,歐盟不生產只消費,所以標準最高。日本既生產又消費,標準低一些。這是技術性貿易壁壘中的基本常識與遊戲規則。

很遺憾,我國在這方面的專家還比較缺乏。儘管鄭觀應在清末就提出了「商戰甚於兵戰」的理論,但實踐才剛剛起步。以稀土為例,2015年5月17日,最具傳播性的電視節目《每周質量報告》報道,北京市消協組織了一次針對茶葉產品的比較試驗,8個烏龍茶產品和一個茉莉花茶產品,污染物指標不符合國家要求,稀土含量超過國家標準要求。其中有武夷星、八馬等著名商標。這一結論在市場上立刻引發了恐慌性反應。

專家鄭國建說,目前對茶葉所定的稀土標準是不合理的。一方面,國際上對稀土並無規定,另一方面,這並非茶農或茶葉企業所能決定或控制的。事實上,國家衛計委曾表示,稀土元素不完全有害,有些稀土元素對人體健康還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2017年9月17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及《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正式施行,它取消了植物性食品的稀土限量要求。這意味著茶企將不受「稀土超標」困擾,也不用再支付高額的稀土鑒定費用。

除草劑草甘膦一直是自媒體的最愛,每當流量不夠時,草甘膦就會被拿出來恐嚇讀者。但國人可能無法想像,這種在國內聲名狼藉,幾乎等同於劇毒的農藥,歐盟是認可的。在金融領域內,草甘膦板塊長期保持強勢領漲。

這是為什麼?草甘膦的相關爭議從2015年開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布了草甘膦可能對人類致癌的報告。隨後許多政府部門與國際權威科研機構開始了長達3年的攻防戰(與中國的稀土攻防戰同步)。進入2018年,美國國會不再資助相關機構。更多國際科研機構發布了對草甘膦有利的結果。現在的局面是,國際上大多數權威部門開始信任草甘膦。而在國內的微信圈,草甘膦成了最大的毒藥。根據陳宗懋院士的理論,我國是茶葉出口國,標準應該低於歐美。但事實是,中國的稀土標準曾經高於歐盟,中國民間對於草甘膦的 標準高於全世界。

中國民間、朋友圈選擇相信老爺爺,靠譜嗎?百年前,中國茶葉只要貼上「怡和行」的logo,就是全歐洲公認的最高標準,「怡和行」被清政府壓榨倒閉後,英國商人直接去中國茶農那裡買茶,驚訝地發現,淳樸的白鬍子老爺爺往茶里加滑石粉(保持色澤光亮),全世界媒體嘩然,不久後,中國從茶葉出口國淪為進口國。

品質只有靠品牌保護。品牌需要資金、技術與時間成就,白鬍子老爺爺不可能守護我們的健康。

來源|南都周刊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都周刊 的精彩文章:

我的名字叫gǒu
對話何志森:設計師不是解決社會矛盾的,請別把我當一個聖人

TAG:南都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