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水村圖》原來是抄家罰沒物資!

《水村圖》原來是抄家罰沒物資!

《水村圖》原來是抄家罰沒物資?

文/沈迦

元大德六年(1302)趙孟頫畫這幅《水村圖》時,根本想不到它在未來會如此開宗立派。他當時可能就是應一個叫錢德鈞朋友要求,信手塗抹了幾筆。

一個月後,錢德鈞把這幅畫裱成手卷,還讓他驚訝了一下——「兄弟,要這麼隆重嗎?」(畫後的題跋原文是「後一月,德鈞持此圖見示,則已裝成軸矣。一時信手塗抹,乃過辱珍重如此,極令人慚愧。子昂題。」)

(如果至此你還不知道我在講什麼,請先讀《功成身退,這樣的夢想如何畫出來》)

趙孟頫題跋

這幅畫後來就留在錢德鈞家裡,並傳承到他的兒子錢資深。有畫後錢資深題詩為證:「屋後青山門外溪,疏疏蘆葦護漁磯。地緣清絕人堪愛,長是三春雁不歸。」

元代不到百年,之後是明朝,據董其昌跋,此卷在明代曾由王世懋(王世貞之弟)收藏。據另一位文壇「大咖」陳繼儒的題跋,文徵明也曾臨摹一過。不過我在畫心中沒有看見王世懋和文徵明留下的款印。

《水村圖》共有五十三則題跋,其中屬明人僅四則。看名畫上的款印、題跋可知畫之流轉,也就是行話說的「紅印累累、遞藏有序」。

項元汴像,據說台北故宮有一半的畫都曾是他的收藏。

後來這幅畫又流傳到明代最牛叉的嘉興籍收藏家項元汴手中(他的爸爸項銓是個地產商,年輕時經營典當完成原始積累,後到處置地買房)。項元汴是一個對在藏品上蓋印有特別嗜好的人,不過,對這幅畫他很克制,僅在畫心右上方天空里留下了朱文印「神品」。是美得讓他實在下不了手,還是懷疑此非趙孟頫真跡?

名畫比收藏名畫的人生命要長,到清代這幅畫來到納蘭性德手中。

納蘭性德,就是寫「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那個詞人。不過寫出如此美哭了的詩句的人卻是個滿人,因此「一代詞宗」夏承燾稱他是「滿族中一位最早篤好漢文學而卓有成績的文人」。

《清代學者像傳》中的納蘭性德像

納蘭性德為葉赫那拉氏,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他出生顯赫,父親就是權傾朝野的納蘭明珠。一度熱播的電視劇《康熙大帝》,王剛演的納蘭明珠讓他從史書走到百姓人家的客廳。

烏衣公子出生的納蘭性德少聰慧,好讀書,二十齣頭即中進士。康熙帝愛其才,又因他是八旗子弟,所以將其留在身邊,並封為一等侍衛。

如此開掛的人生,擱一般人早已樂不可支了,但納蘭性德卻不快樂,這點正顯示了他為真文人的品性。他愛憎分明,厭惡官場齷齪,身在高門廣廈,常有山澤魚鳥之思,這從他留下的詩詞作品中可以看出。也正因此,後代文人很推崇他。

《納蘭詞》

這幅《水村圖》怎麼來到納蘭家,暫無從得知,反正他家有權、有錢還很有文化。

納蘭性德自己是文人,因此對文人氣息撲面而來的《水村圖》愛不釋手,經常拿出來看。每看一次還不忘「點贊」,結果這幅畫里留下了他的五十二方印,其中有九方直接蓋在畫心,分布在左右兩邊。另外四十三方印蓋在畫後的題跋處,幾乎每一段上他都蓋幾個。

玩得有點high,實在是因為太「稀飯」了!

「楞伽」、「容若書畫」、「成子容若」、「楞伽真賞」、「楞伽山人」,及最下方的「成德」(他原名成德,後避太子保成諱改名為性德),都是納蘭性德的印章。

天妒英才,納蘭性德三十歲時就英年早逝了。這張畫後來傳到他的二女婿年羹堯手裡。年羹堯乃雍正朝撫遠大將軍,曾權傾朝野。近年《雍正王朝》《甄嬛傳》《步步驚心》《刺虎》等清宮電視劇的連番播出,年羹堯與他妹妹年妃都已成「明星」,此不贅言了。

《甄嬛傳》里的華妃就是歷史裡的年妃,她也喜歡翻白眼。

細看《水村圖》(當然是高清複製品,今下午我拿著放大鏡,眼睛也快看瞎了),年羹堯在上面留下了三個印記:兩方同款細朱文印「積雪齋」,一蓋在畫心右邊中間段,另一蓋在卷後倒數第四段,即此卷最後一位元人題跋者徐關至正七年(1347)的題跋之後。還有一方也是細朱文印,「羹堯」,蓋在趙孟頫的題跋之前。

你看見「積雪齋」這方印了嗎?右下邊中間那個長方朱文小章。

另一方細朱文印「羹堯」 ,蓋在趙孟頫的題跋之前。

唐代大詩人杜牧親筆手書《張好好詩卷》(杜牧存世唯一詩稿,即張伯駒1956年捐給故宮的那個寶貝),其實也曾是年羹堯的舊藏,卷尾也有他的這一方朱文印章「羹堯」,並留下觀款:「雙峰積雪齋年羹堯觀。」 電視劇里的年羹堯是個彪悍的武將,其實他是進士出身,寫一手好字。

唐杜牧親筆手書《張好好詩卷》(現藏北京故宮)

卷尾年羹堯觀款,行筆清秀。蓋的是同一方朱文印章「羹堯」。

年羹堯的結局電視劇都普及給我們了,1726年被雍正以九十二條大罪賜死,其子年富處斬,餘子十五歲以上者充軍。當然還抄了家,估計《水村圖》《張好好詩卷》就是那時作為抄家罰沒物資進了宮廷內府。

曾官至正國級領導人的年羹堯臨終也許會感嘆:權去勢微,人如螻蟻,曾經堂堂一等公現在連一張紙也保留不住!

功成身退,這樣的夢想不是功成的人都能實現。

雍正之後是乾隆,這個清代最文青的皇帝除了有點贊(gai yin)癖外(他在《水村圖》上累計蓋印十二方,右上方的「乾隆御覽之寶」面積最大,非常扎眼),還要發「彈幕」:他首先為此畫卷寫了個題目(專業名稱叫「引首」)——「清華」(是題寫校名嗎?)。

乾隆御筆「清華」,取「筆墨華滋、氣象清新」之意。

後來乾隆還分兩次在畫上題詩,他的詩寫得如何暫不評論。他的書法,其實是學趙孟頫的,但未得趙體精華,圓潤有餘卻秀雅不足,並且缺力度,顯得軟綿綿,有人戲稱為「麵條體」。

最後一個在此畫卷上鈐印的是嘉慶皇帝,一方很大的朱文印「嘉慶御覽之寶」蓋在左邊的群山旁邊。

「嘉慶御覽之寶」找到了嗎?圖中橢圓形那方。

至此已是十九世紀初年,離趙孟頫畫這幅畫整整過去了五百年。

一個畫家,無數的文人、收藏家,還有帝王、將相,用夢想、才華、金錢,還有權利與殺戮,共同加工完成了這樣一幅長達八米的曠世精品。

《水村圖》雍正年間進入皇宮,現仍藏於北京故宮,這中間三百年,它的命運一直歲月靜好嗎?下周「遇見阿雅」繼續講訴。

(這是「遇見阿雅」第9篇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遇見阿雅 的精彩文章:

TAG:遇見阿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