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獨角獸,多數是偽命題

獨角獸,多數是偽命題

訂閱「北大縱橫」,與千位諮詢師零距離

===========================

14年創業來被視為獨角獸的facebook最近遇到大麻煩,股價下跌10%,市值蒸發了500億美元。原因是facebook在向第三方面應用開放數據,被某研究員向一家數據分析公司透露了27萬用戶的數據。

而這家公司曾收雇於特朗普競選團隊。

此次事件引起全球廣泛關注,一方面是其敲響了大數據時代用戶數據使用安全性的警鐘,這家數據公司的早期創始人之一曾披露:「我們在Facebook上獲得上百萬用戶的特徵,建立模型來獲取我們所了解到的這個人的一切,並且發掘出他們內心的魔鬼,這是整個公司建立的基礎。這是戰爭,他們想在美國引起一場文化的戰爭。Cambridge Analytica將成為這場文化戰爭中的武器庫。」

另一方面,股份大幅下跌市值蒸發,也反饋出facebook這家所謂的獨角獸賴以成功的商業模式正遇到極大挑戰,未來需要做大幅的調整。

Facebook一直以來賴以生存的商業模式:從用戶處獲得數據並對其進行特徵分析,通過模型來向用戶精準投放廣告,然後允許第三方使用這些數據來支持他們的業務,Facebook也從中獲取一部分利益。

為維護Facebook的商業模式,2014年Facebook不惜用190億美元收購WhatsApp當時只有幾十人的小團隊,通過類似不斷收購用戶平台的方式,形成在全球坐擁20億用戶的第一平台,然後因其壟斷地位,獲得對在線廣告的定價權。

在facebook的收入構成中,98%來自於在線廣告,但如今已面臨增長乏力。

2017年最後一個季度的財報顯示,Facebook在美國和加拿大的日活躍用戶數已經出現首次環比下降,用戶在Facebook上停留的時間也顯著減少。

而此次用戶數據門發生後,有一項在線調查顯示98%的受調查用戶對facebook這個平台投了不信任票。

創立14年以來的社交網路獨角獸Facebook突然面臨巨大的危機。

無論曾做出多大的努力,獨角獸往往會突然面臨商業模式不可持續的巨大危機。或者說,多數獨角獸只是一個偽命題。

今天科技部發布了164家所謂認定的獨角獸名單,細讀下來大多數也只是滿足目前10億美元的估值,但和人們通常認為的處於細分市場壟斷地位的獨角獸相差甚遠。

如裡面的酒仙網,如果不考慮京東天貓平台的紅酒銷售,只是從單線做紅酒電商的角度認定其市場份額是不客觀的。因為用戶在購買時,會從多個在線銷售平台去選擇。尚未實現量產銷售的巍來汽車小鵬汽車將其冠以獨角獸,獲得2017年新能源汽車全球銷量第一的比亞迪又如何稱謂,還有宣稱2020年90%銷售汽車將為新能源汽車的吉利汽車呢。

至於市盈率已超蘋果和騰訊的小米,又在哪一個細分市場具有獨角獸的市場地位呢?

沒有從用戶或客戶角度出發,而只是採用把市場進一步細分細分再細分讓自己顯得似乎獨一無二的,都是假想的領先。

很多公司,為了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去宣傳自己是獨角獸,往往為自己惹來了殺身之禍。

這殺身之禍,一方面是引起其他領域大企業的快速進入,而當其創新積累不夠深時很容易被反超。

這裡面有曾經智能手機的獨角獸黑莓,黑莓鼎盛時期全球市場份額42.3%。

但是由於蘋果和安卓的雙夾擊,黑莓手機市場很快急轉直下導致最終消失。

另一方面,所謂獨角獸暫時在細分市場領先,容易導致其內部危機感缺失,喪失主動變革的勇氣和動力,無法抵擋行業的變化。如曾入圍2015年中關村高成長企業TOP100的維珍創意,股份曾高達35元,而如今股份卻跌至1元。原因是受到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的影響,銀行ATM機的布放在放緩,甚至撤點,導致其收入和凈利潤同比下降90%。

與此相對應的,還有信用卡以及紙鈔印刷、公交卡相關聯的產業鏈上的企業,雖然曾經佔據市場壟斷地位,現在也不得不因面臨因手機支付的替代而不得不面臨市場消失。

值得關注的是,很多企業沉醉在其獨角獸的市場份額的自滿中,研發與創新支出長期處於較低水平,一旦危機發生,往往毫無翻身之力。如有對維珍創意財報中研發收入佔比進行分析,發現最近幾年沒有大幅增長,反呈小幅下降趨勢。其研發投入中缺少對研發人員研發管理體系建設的投入,而偏重對所謂研發大樓物業的投資。

曾經U盤領域的獨角獸朗科,最近幾年卻陷入發展停滯。一方面原因是U盤市場持續萎縮,全球市場快閃記憶體卡和U盤加起來的佔比份額可能也就只有7%,但是像SSD固態硬碟已達到43%。另一方面原因是企業在通過資本市場獲取資金後,未及時用於研發與創新管理體系的搭建,卻熱衷於工業園區的建設。結果除了老本U盤專利外,缺少持續的創新成果支撐,導致公司缺少發展新引擎而陷入低迷。

這也是所謂的獨角獸企業常犯的錯誤:誤認為過去的成功可以持續,過去的產品和商業模式可以不需要巨大投入就能繼續成功。在研發投入上,華為過去30年,管理體系的投入占銷售收入2%以上;而多數企業卻熱衷於建設研發大樓,卻缺少在研發管理體系上的投入,導致長期以來研發效率低下,研發過程浪費驚人,更重要的是缺少前瞻性及深入的研發創新成果,使企業根本沒有護城河,競爭對手突然進入時毫無還手之力,而當行業性危機產生時缺少創新帶來的新引擎去拉動企業轉型升級,無法樹立企業不可複製的競爭優勢,潰敗不可避免。

還有一些所謂獨角獸是由大規模收購產生的,收購後並未形成科學的研發與創新流程體系,形成通過自主研發與創新成果推動核心競爭力的持續提升,因收購形成的獨角獸局面將很快喪失。

如根據2006-2015財年財報顯示,聯想歷年的研發支出中,僅2015財年的研發收入佔比達到2.6%,其餘年份均低於1.9%,十年研發投入不及華為一年。也因此聯想通過收購MOTO取得的暫時性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很快消失,而十年前收購全球PC第一名IBM取得的市場地位,也已漸漸失去。

據統計80%企圖通過併購獲得市場地位的都以失敗告終,這包括谷歌收購MOTO手機,微軟收購諾基亞手機等。微軟曾經花85億美元收購全球網路視頻通話第一名Skype,如今還有多少用戶在用Skype視頻通話呢?社交網路對市場份額進行了替代。

有很多所謂獨角獸企業的突然消失,源於過於重視表面上的市場份額的勝利,而忽視了通過研發與創新實現對客戶持續價值能力的提升;過於沉醉於暫時壟斷地位帶來的高利潤,而忽視了企業發展願景和戰略目標的實現,需要持續地研發與創新的投入;過於沉醉過銷售收入的成功,而忽視了外部環境瞬息萬變,唯有在研發與創新體系的建設才能有效抵禦突如其來的外部風險。

微軟在智能手機軟體靠windows phone曾經獨領風騷而成為獨角獸,利潤豐厚,但成功讓其忽略了用戶的抱怨:消費者對windows phone上應用太少,反應速度太慢、手機價格太高的抱怨;購買其軟體的手機廠商對其價格高昂(曾達每個授權5-10美金),研發支持太少導致手機廠商研發投入巨大等抱怨。當蘋果公司超強的用戶體驗與免費的安卓手機軟體同時出現時,微軟windows phone立即失去了還手之力,喪失先發優勢,其後進行了上百億美元的投入也仍不得不宣布移動領域已無法趕上蘋果和安卓。

當華為經過三十年的持續產品創新,在其原有主力市場—運營商行業成為全球第一名時,卻不得不面臨運營商業務在全球主要市場均處於增長乏力的狀態,而導致華為的運營商業務在2017年也呈現個位數的增長。

但是受益於華為在過去三十年持續在研發和創新管理體系上的建設,華為2011年發力智能手機,迅速在2013年就取得了全球第三名的市場地位。此後在激烈的競爭中,得益於華為大量引入外部管理諮詢顧問幫助其培育出研發管理體系的豐厚土壤,帶來華為手機全球領先的創新不斷如全球率先推出人工智慧手機等,帶來其市場份額可持續提升,增長率保持在30%以上。

2017年全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將佔整個公司40%比重,預計2018年將成為華為集團第一大銷售收入版塊,智能手機已成為年銷售收入超6000億的華為持續高增長的新引擎。

2017年,IBM申請了9043項專利,其中1400項是與人工智慧相關,1900項與雲計算相關,1200項與網路安全相關。過去一百年來一直領先於全球研發管理體系建設和創新的IBM,在其不斷打造的研發管理體系的牽引下完成了再發明階段,IBM已經轉型為一家認知計算和雲平台公司。

創新的基礎是企業有每一天都問『我們是誰?』的核心價值觀,與眾不同的用戶願意持續買單的價值主張,及市場中的獨特競爭方式。同時開展的兌現價值主張的差異化核心能力體系,然後才是有針對性的可持續贏得市場的產品和服務。這其中研發與創新管理體系的建設及與時俱進的優化,成為關鍵。

研發與創新管理流程的建設及與時俱進的優化,才能實現研發與創新置於企業所有驅動因素的中心,使企業創新成果源源不斷,同時克服外在環境的束縛,及各種不可測的環境變化 ,通過內在驅動力實現企業可持續性增長。

薦稿:許雁容,北大縱橫副總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大縱橫 的精彩文章:

讓中國歷史精彩起來的小人物
許斌: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向

TAG:北大縱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