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核反應堆部件能用3D列印?中科院公布喜訊,中國又做到一個世界第一

核反應堆部件能用3D列印?中科院公布喜訊,中國又做到一個世界第一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查克·赫爾,一位美國科學家開發了第一台商業3D印刷機。「3D印刷」這個詞第一次被人們所知曉。

所謂的3D列印,其實就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列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到了1995年,美國ZCorp公司獲得授權並開始開發3D印表機,2005年,第一台高清彩色3D印表機研製成功,接下來的幾年中,比基尼、飛機、藝術品都由3D印表機成功列印出並且展現在人們眼前。人們也逐漸對3D列印熟悉起來。3D技術由此開始融入到我們生活之中,珠寶、教育、鞋類、汽車等等都可以找到3D技術的身影。

3D列印技術比起傳統的製造技術而言,它能夠做複雜且精度大的製件;不用任何模具就直接能將任何形狀的三維CAD圖形做成實物;能在數小時之內成形,實現平面圖到實體的飛躍;可以自己很快將三維設計轉化為實物模型,甚至直接製造零件或模具,有效縮短了產品研發周期。這些優點讓各行各業都想應用它。

好的技術中國當然是不能錯過了,隨意搜索,就能找到各類提供3D列印服務的平台。但這些多半是在一些基礎製造領域,真正厲害的還屬科技方面!3月18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對外公布了一個喜訊:該院核能安全所以中國抗中子輻射鋼(即「CLAM鋼」)為原料,利用3D列印技術實現聚變堆包層部件的試製,研究分析了其組織和性能。相關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核材料期刊《核材料雜誌》上,中國不負所望在這一領域又得了個第一。

這項研究主要探索了3D列印技術在聚變堆等先進核能系統部件製造上是否能使用,以加快研發速度、優化構件的性能,並推動該技術工程化應用。研究結果顯示樣件精度符合要求,緻密度達到99.7%,和傳統方法製造的強度相當。雖然在CLAM鋼組織和性能上有差異,但已有方法可以在未來解決這個問題,減小或者消除差異。3D技術的應用在聚變堆等先進核能系統構件製造上有著良好未來,也應證了中國在這方面比較強的研發實力。新中國成立後的半個多世紀,中國一直飛速發展,「第一」越得越多,這些都離不開科學家們的付出,他們都是科技愛國的典範!「第一」是中國的,也是他們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復興觀察 的精彩文章:

屢戰屢敗,美軍再次出手欲困死俄國,普京最不願看到的事即將發生
美國4年前就悄悄試飛了這架飛機,預警機發現不了它

TAG:復興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