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天然氣資源足 潛力大 挑戰多

中國天然氣資源足 潛力大 挑戰多

國土資源部油氣資源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 潘繼平

新世紀以來,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取得了顯著成績,生產供應能力大幅提升,為天然氣產業快速發展奠定了資源基礎。近年來,清潔低碳能源轉型的進程不斷加快,對天然氣資源勘探開發和生產供應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天然氣資源潛形勢分析

在獨特的地質背景下,我國沉積盆地發育,且大多經歷了多期次構造演化,決定了油氣地質特徵複雜,天然氣類型多,資源總量豐富,潛力大,但稟賦差,勘探開發難度大。

據全國油氣資源動態評價成果(國土資源部,2015年),我國常規天然氣地質資源量90.3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50.1萬億立方米,其中約72%分布在四川、鄂爾多斯、塔里木等三大盆地及近海海域,約14%分布在柴達木、松遼、準噶爾和渤海灣等盆地。截至2017年底,全國累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4.3萬億立方米,待探明資源量76萬億立方米,探明率15.8%,整體處於勘探早期,天然氣勘探前景廣闊。

全國頁岩氣地質資源量122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22萬億立方米;全國煤層氣地質資源量30萬億立方米,可采資源量12.5萬億立方米。天然氣水合物資源潛力可觀。截至2017年底,累計探明頁岩氣、煤層氣地質儲量為9209億立方米、7033億立方米,探明率分別為0.7%、2.3%。非常規天然氣勘探尚處於起步階段,潛力大。

2

開發與生產供應現狀

勘探發現與儲量

截至2017年底,我國先後發現和探明了3個萬億方級、25個千億方級以上氣田(區),大多分布在鄂爾多斯、四川、塔里木等盆地及近海海域。截至2017年底,全國累計探明天然氣地質儲量14.3萬億立方米,探明程度15.8%,處於早期勘探階段。

2001~2015年間,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9.67萬億立方米,佔全國累計探明地質儲量74.3%,年均新增儲量規模每五年上新台階。2016~2017年,年均新增天然氣探明地質儲量6410億立方米,仍保持高位增長。天然氣年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自2003年以來連續15年保持在5000億立方米以上。

統計顯示,「十二五」以來,年新增經濟可采儲量是同年產量的1.8~3.3倍,儲量替代率明顯高於同期世界平均水平(1.6),儲采比不斷增加,具備了快速上產儲量基礎。

截至2017年底,我國累計探明頁岩氣地質儲量9209億立方米,累計探明煤層氣地質儲量7033億立方米,為加快產能建設奠定了資源基礎。目前,已建立了涪陵、長寧-威遠、昭通等國家級海相頁岩氣示範區和延安陸相國家級頁岩氣示範區,形成了沁水盆地和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兩大煤層氣探區。在南海神狐海域成功進行了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拓展了資源空間。

開發與產量

伴隨投入大幅增加和探明儲量的高位增長,我國加快了天然氣開發與產能建設步伐,產量持續快速增長。統計顯示,2001~2017年,全國天然氣產量由303億立方米增加到1474億立方米(含非常規氣),增長了近5倍,年均增長10.3%,約為同期世界天然氣產量增速的5~6倍,天然氣供應能力顯著提高,世界排名由第17名提升至第6名,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天然氣生產大國。

儘管受低油價影響,2015~2016年,天然氣產能建設放緩,產量增速放慢,年均增長約2.6%,約為同期世界天然氣產量增速的2倍。受經濟形勢好轉、煤改氣及嚴冬等因素影響,2017年天然氣需求快速增長,產量同比增長8.5%。

目前,我國形成了以「三大四中」為主的「西氣東輸、海氣登陸、常非並舉」多元互補天然氣生產供應格局,包括年產量超過200億立方米的長慶、新疆和川渝3個大型氣區和年產量超過40億立方米的海域、青海、松遼和渤海灣4個中型氣區。其中,3個大型氣區常規氣產量約佔全國產量的80%,4個中型氣區約佔18%。

鄂爾多斯、四川和塔里木是我國天然氣生產的主力盆地,分別約佔全國非常規天然氣產量快速增長,由2013年的31億立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137億立方米,已成為天然氣生產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

其中,頁岩氣開發實現了歷史性突破,建成了涪陵、長寧—威遠和昭通等三大頁岩氣產區,形成了100億立方米產能,產量快速增長,2017年達90.1億立方米,成為繼美國、加拿大之後世界第三個實現頁岩氣工業化開發的國家。煤層氣產量持續增加。

「十二五」期間,煤層氣開發較快發展,產量翻了一番,由20.7億立方米增加到44.5億立方米,2017年達47億立方米,建成了沁水和鄂爾多斯盆地東緣兩個煤層氣開發生產基地。

3

面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問題與挑戰

我國天然氣資源品質總體不高,且劣質化趨勢加劇。目前我國待探明常規天然氣地質資源量中超過80%屬於低滲、深層、深水以及高含硫氣等資源,勘探開發難度大,風險高;近一半待探明資源分布在深層、超深層等領域。

關鍵技術和裝備總體落後,制約了資源開發領域。複雜地質條件下天然氣成藏理論有待完善,深層、火山岩氣藏勘探開發核心技術缺乏,深水油氣開發關鍵技術與裝備仍然以進口為主。

頁岩氣、煤層氣開發工程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但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相應的規模效益開發關鍵技術體系尚未形成;深部頁岩氣、陸相頁岩氣開發關鍵技術遠未突破;相當規模的緻密砂岩氣開發受關鍵技術制約。

天然氣開發支持政策體系不健全,支持力度不夠。對於品位低、動用難度大、成本高的常規天然氣探明儲量,缺乏相應的相關財政補貼和稅費減免政策;相當規模的緻密砂岩氣儲量,缺乏政策支持,加上技術制約,導致開發效益低,增產潛力受限。

對於頁岩氣開發,目前總體經濟效益依然較低,遠未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生產供應,減少甚至取消相應的財政補貼,不利於更大規模開發頁岩氣。煤層氣開發的支持政策有待完善。天然氣水合物開發的支持政策尚為空白。總體上,現有的政策不足以支撐實現天然氣快速增儲上產,建議借鑒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支持力度。

競爭不足投入不夠,不利於天然氣增儲上產。近年來,油氣上游市場化改革取得了突破,但充分競爭、多元供應的上游市場格局遠未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勘探開發投入不足,制約了天然氣資源潛力的開發。同時,在持續低油價衝擊下,油氣勘探開發投入大幅下降,天然氣產能建設規模大幅下降。

對策建議

一是加大天然氣開發的政策支持力度,儘快研究出台緻密氣、深層氣等補貼支持政策。在已有支持政策基礎上,抓緊出台緻密氣開發補貼政策,分類分檔次補貼不同類型緻密氣開發,完善補貼方式,同時給予資源稅減免政策。

對深層氣資源開發給予資源稅減免、財政補貼等政策扶持,按埋深分類實施不同補貼標準;設立深層油氣風險勘探基金。對深水油氣田開發暫時免徵資源稅,同時按照水深分類給予財政補貼,設立深水風險勘探基金,支持深海油氣勘探。研究延續並適度加大頁岩氣、煤層氣補貼政策。深化價格改革,優化天然氣價格政策,使得上游氣價保持在合理水平。

二是加強油氣地質理論和關鍵技術創新,降低成本,提高開發效益。著力提高已開發常規氣田採收率和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加強深部頁岩氣、陸相頁岩氣地質理論等關鍵技術攻關,積極研究適合山區頁岩氣高效開發的關鍵技術支撐體系。加強煤層氣規模開發、複雜儲層煤層氣高效增產等技術攻關。

三是加大油氣資源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力度,激活油氣資源潛力。積極穩步推進油氣勘查開採體制改革,有序放開市場准入,不斷引入競爭,激活潛力,促進勘查開採。完善創新勘查區塊退出機制,加大退出力度,努力形成一批具有較高價值、資源基礎較好的區塊,用於公開出讓,吸引投資。

建立健全探礦權、儲量評估等規則,促進礦業權流轉。針對探明儲量開發程度較低的問題,著重探索採礦權及其探明儲量的流轉,盤活存量資源,使其成為現實產量。

4

前景展望

未來天然氣增儲上產的發展前景取決於如何發揮資源總量大的優勢,激活資源潛力。

一是按照目前技術水平、現行體制機制和已有政策條件,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與生產供應發展艱難,增儲上產有限,特別是增產能力難以顯著提高。預計未來3~5年,天然氣產量的年均增幅保持在90億~120億立方米(含非常規氣);2020年達1850億~1900億立方米。2018年產量預計達1600億~1650億立方米。

二是在技術水平不斷取得突破,有關政策不斷完善,油氣體制改革深入推進的條件下,我國天然氣勘探開發有望獲得較大發展,生產供應能力顯著提高。預計未來3~5年,天然氣產量年均增量150億~200億立方米(含非常規氣);2020年達到1950億~2050億立方米。

原創文章,歡迎分享,公眾號轉載請註明來源。

校對:劉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石油商報 的精彩文章:

油價上行,石油的春天真來了?

TAG:石油商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