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都是紅色的?NO!還有白色、玫瑰色、青綠色、淡青色...
撰文 / 秦建
本文節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3月刊
提起血液,很多人第一反應以為都是紅色的,但你認為血液只有紅色那就大錯特錯了。很多動物的血液是白色、玫瑰色、青綠色、淡青色......有的動物的血液甚至可以變色呢!
是不是很神奇?下面快跟知力君一起來了解一下人體的血液是怎麼來的,以及有些動物的血液為什麼有不同的顏色吧!
血細胞
01
人體中的血液是從哪來的?
說來有趣,在生命的不同時期,造血器官居然是不同的。研究表明,造血始於母親子宮的第3周,這時胎兒還沒有什麼器官形成,卵黃囊承擔著造血的責任;到了第6周,人體器官形成,肝臟接著造血;第3個月,脾成為主要的造血器官;第4個月後,骨髓開始造血。嬰兒出生後,肝和脾停止造血,而骨髓承擔起造血的全部責任。
骨髓是人體最重要的造血組織。骨髓主要是存在於肱骨和股骨的骨髓腔,髂骨、肋骨、胸骨、脊椎骨等骨間網眼中的一種海綿狀的組織。骨髓有兩種,一種是能製造血細胞、呈紅色的紅骨髓,另一種是含有脂肪細胞、呈黃色、不能製造血細胞的黃骨髓。人出生時,骨髓都是紅骨髓,隨著年齡增長,部分紅骨髓被黃骨髓取代,造血能力也隨之下降。
骨髓是人體最重要的造血組織
02
動物的血都是紅色的嗎?
世界上絕大多數動物的血液和人類的血液一樣,是紅色的。但是,也有一些動物的血液是其他顏色。比如,蚯蚓的血液是玫瑰色的,非常美麗;蜘蛛的血液則是青綠色的。
也有人認為對蝦、螃蟹、毛蟹是沒有血液的,但其實它們的血液是淡青色的;有一種叫鱟(hòu)的節肢動物,血液是少見的藍色,而河蚌和蝸牛的血液也是藍色的;另外,田螺的血液是白色的,有點像牛奶;生活在海底岩石上的一種扇螅蟲最為奇特,它的血液可以變色,一會兒變成綠色,一會兒又變成紅色。
鱟(hòu)的血液是少見的藍色
03
動物為什麼會有不同顏色的血呢?
那麼,為什麼這些動物的血液這麼奇特呢?原來,動物血液的顏色一般是由血液中負責運輸氧氣的血色蛋白的顏色決定的。
血藍蛋白是含銅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利用兩個銅原子(Cu)與一個氧原子(O2)聯結,形成氧化態後呈藍色,在還原態時則成為無色;血綠蛋白是一種含鐵卟啉的呼吸蛋白,血綠蛋白與氧結合後為紅色(在高濃度溶液中為淡紅色,在稀溶液中綠色);血紅蛋白是所有脊椎動物(包括人類)和一些無脊動物血液中所含的色素蛋白,血紅蛋白呈紅色,因此血液也是紅色的。
血液的神奇之處還有很多。


※佛系青年都開始脫髮,怎麼才能拯救髮際線?
※今年兩會有哪些科技元素?這些關鍵詞,帶你快速了解!
TAG:知識就是力量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