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標普:中國構建新金融監管體系具有正面信用影響

標普:中國構建新金融監管體系具有正面信用影響

(註:標普全球評級提供以下中文版本系根據英文版本翻譯,若與原英文版本有任何分歧,概以英文版本為準。)

中國改革金融監管體系有望增強監管機構之間的協調性、助力銀行去槓桿,並有助於控制系統性風險。鑒於此,標普全球評級認為,此次機構改革將有助於完善銀行業制度框架,信用影響正面。

標普全球信用分析師俞靚表示:「我們認為,此次機構改革將提高監管的協調性和有效性,進而有望加快重要監管規則的制定與出台。此舉還有望強化監管力度,填補不同監管機構之間存在的監管漏洞,並增強政府從宏觀上把控經濟的能力。」

2018年3月中旬,中國政府宣布將銀監會和保監會合併,組建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銀保監會」),同時授予中國人民銀行擬定重要法律法規的職責。此前中國還在2017年11月設立了高級別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下稱「金穩會」),以統籌協調金融領域的總體發展戰略。

監管機構調整後,針對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和資本補充工具、金融控股公司、互聯網金融等主要領域的監管規則有望得到加速制定。此次機構改革主要是由市場所驅動,改革的目的是要解決監管套利,並解決此前割裂的分業監管體系存在的諸多弊病。例如,分割的政策或監管職能不能及時有效地管控影子銀行等混業融資業務。

新監管體系將會在金穩會框架下提高政策制定、實施的效率及有效性。此前,銀監會和保監會既負責行業政策制定,又負責具體機構監管,兩種角色之間存在天然的動機衝突,而集中的監管框架將能夠避免此類衝突的產生。改革後,「超級監管機構」銀保監會將專註於監管執行,央行則重點負責政策制定。同時,央行在使用貨幣政策工具以保證市場穩定外,還能通過宏觀審慎管理職能支持去槓桿和防風險。

俞靚表示:「我們預計,優化後的監管機構能夠從嚴管控近年來催生大規模影子銀行活動的金融機構,進而助推中國去槓桿行動。我們認為,影子銀行活動的擴張損害了銀行業的透明度,並對監管的有效性構成挑戰。」

在銀行業國別風險評估中,我們目前將中國的制度框架評估為高風險。目前我們仍在關注有關地方層面政策實施和監管資源配置的具體計划出台。地方金融機構的日常監管和政策實施一直由地方官員負責。為了強化監管有效性並推動去槓桿進程,向地方額外配置監管資源必不可少。

只有評級委員會可以決定評級行動,本報告並不構成評級行動。(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路透晚報 的精彩文章:

華為積極布局,料搶先站穩全球5G網路市場領先地位
消息:清算所CDS集中清算業務下周二上線,首批13家會員

TAG:路透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