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藝術、時尚,Vive:VR不止是科技獨佔,要把它融入生活
原標題:VR+藝術、時尚,Vive:VR不止是科技獨佔,要把它融入生活
想要了解更多的VR遊戲資訊 一定要關注VR陀螺!
文/VR陀螺
在昨天開幕的香港的巴賽爾藝術展(Art Basel)上,通過一系列藝術作品,Vive展示了VR和藝術結合的成果;而今天,在上海的2018秋冬上海時裝周上,HTC 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更是親自走上T台,頭戴Vive Focus,向台下的媒體和觀眾秀出其身上穿的那件使用VR設計的服裝。
親自走上T台的HTC Vive中國區總裁
VR+百業雖然從2016年開始就陸陸續續有人布局,遊戲、教育、培訓等領域更是風生水起,但藝術、時尚這種看起來「偏冷門」的領域,卻鮮有人願意花大功夫去投入。而Vive緊鑼密鼓的兩場活動,不只是證明了其在藝術、時尚領域的投入,似乎也表明了其想要真正把VR帶入生活的決心。
香港和上海——藝術、時尚與VR的結合
藝術和時尚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難以被理解的,尤其是前者,而VR獨有的呈現形式,以及沉浸感、自由度和無限想像帶來的可擴展性,不止是在體驗上升級,更重要的是能讓人更好的理解藝術家、設計師想要表達的東西。
VR+藝術早有先例,比如Google的Tilt Brush,可以讓人在三維空間中盡情地揮舞筆刷,最初體驗時這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所帶來的震撼感至今猶存。
在香港的巴賽爾藝術展上,Vive展出了「行為藝術之母」Marina Abramovi?和當代雕塑藝術大師Anish Kapoor在VR中創作的最新作品,分別使用PC頭顯Vive Pro以及VR一體機Vive Focus進行展示。
Marina Abramovi?所創作的《Rising》將觀看者帶至洶湧上升的海平面之前,旨在點出現代世界不容忽視的氣候變化危機。戴上Vive設備,即可進入與藝術家共享的虛擬私人空間,親眼目睹漸漸升起的水平面從腰際直升到她的脖間,親耳聆聽藝術家被困在玻璃水艙中時的聲聲呼喚。虛擬的Abramovi?將邀請體驗者與她互動,帶領體驗者瞬間移動到一個溶解冰山環伺的震撼場景之中。Abramovi?將在此深切地呼籲觀看者,再次思考自身對周圍世界的影響,並在支持環境保護與否中作出選擇,此選擇將影響水艙中的水位上升或下降,並決定能否拯救藝術家免於溺水。
而《Into Yourself, Fall》則是Anish Kapoor第一部VR藝術作品,將帶領觀看者深深墜入自身的肉體之中;通過Vive設備,體驗掉入自身形體的超現實感受。Kapoor的作品將重現自高空墜下的緊張感,帶給體驗者走入自我、探索人體內在的神秘體驗。
旅程從森林中某處開始,體驗者將會在高樹環繞的空地中發現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洞。掉入這個黑洞後,體驗者將穿梭於一連串由血肉肌腱與肉身塑成的交雜隧道之中。藉此超現實的感官經驗,Kapoor引領觀看者深陷於現實中難以體會的未知冒險,感受在另一個空間中迷失自我的另類體驗。
今天HTC VIVE與《智族GQ》共同舉辦的男裝品牌「PRONOUNCE發布會」上,開場時就使用充滿科技感的視頻「Through Your Eyes」,透過Vive設備的沉浸式視角展現VR在不同場景的應用,展現出彷彿置身於山川湖海、摩登都市,甚至未來世界的景象。
《智族GQ》是知名男性時尚雜誌,於2009年10月創刊。每年《智族GQ》都會與上海國際時裝周合作,發掘一位潛力男裝設計師將其帶上倫敦男裝周的舞台。
此次Vive展現出來的VR與時尚設計的結合點主要在於設計和展示兩個方面。汪叢青在T台上穿的那件風衣就是設計師使用VR頭顯在三維立體空間中進行創作而成。同時,整場走秀也會以VR的形式呈現,用戶可以在微鯨VR的視頻平台上觀看。
VR之於藝術、時尚的作用
存在即合理。既然藝術家、設計師們將VR融入到其設計、展示環節,則表示這種形式是被接受的。
藝術家Marina Abramovi?表示:「目前我在創作上最關注的,在於如何以現代科技再現形體間的身心活力,這令我深深著迷。這種VR藝術,能夠通過科技激發人性的憐憫,審慎思考現今全球氣候變化這一重大議題。全球氣候的劇烈改變已經對生存造成威脅,《Rising》通過體驗者的感同身受,引發出幫助他人擺脫苦難的衝動。我特別感興趣的是,在參與過這種呼籲助人的虛擬體驗之後,觀眾的感受與意識是否將確實地受到影響。」
Anish Kapoo也表示使用VR才得以讓體驗如此逼真,模擬出高速下落的天旋地轉的感受,讓整個體驗深入人心。
而VR之於時尚,PRONOUNCE的設計師李雨山提到,「對我們來講嘗試不同的形式都是我們感興趣的。比如這次與HTC VIVE合作的VR形式是我們從來沒有嘗試過的,所以對我們來講,還蠻過癮的。」
其還補充道,在設計過程中一直在VR中作畫、感受,新鮮有趣的同時,也發現當畫了很久之後再拿出來,感覺好像是從一個世界跳到另外一個世界,很神奇,就好像從時空隧道鑽到另外一個世界。而這種神奇,是只有親自體驗的時候才能體驗到的。
VR不止是科技獨佔,要把它融入生活
從VR爆發至今,我們看到了HTC在這個領域All-in的決心。不止是遊戲娛樂,Vive已經在各個領域都有所布局,包括VR+影視、教育、藝術、時尚、公益,以及VR/AR初創團隊扶持、投資等等,30日即將上映的斯皮爾伯格導演的《玩家一號》就是Vive合作的一部VR相關的電影,Vive業將為這部電影開發8款VR內容,投放到全國200個線下體驗點。
雖然硬體的「高價格門檻」讓諸多C端消費者可望而不可及,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便過去2年,其硬體的成熟度和體驗感卻依舊未被超越。
從去年開始,VR持續被看衰,很多人退出、放棄,但Vive卻依舊在堅守著。這兩場活動可能對於VR真正融入到藝術、時尚行業中的作用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但這是Vive在通過實際行動向外界證明,VR還有著無限的可能性。
為了深耕VR+藝術領域,Vive甚至成立了Vive Arts,其負責人張忠為表示:「VR作為一種藝術媒介的討論,至今已超過20年。但一直到最近才有機會真正讓諸如《Rising》和《Into Yourself, Fall》這樣開創性的作品走向台前,讓全球大眾能夠有機會盡情地欣賞與體驗。我們非常興奮能躋身於這一全新產業的前沿,並鼓勵更多藝術家與文化機構,通過最新的VR科技,促生更加前衛的靈感與創作手法,吸引更多人來接觸體驗藝術。」
汪叢青也提到,「Vive始終致力於VR生態的豐富。我們非常高興可以和尖端時尚媒體《智族GQ》攜手打造此次上海時裝周的開幕首秀,這次跨界也再次證明了VR技術在多種應用領域的無限潛能。正如大家所看到的,VR技術已不再只是科技領域的獨佔,現在的它正逐漸成為一種新時尚,日益滲入廣大消費者的生活方式。」


※CES盛宴的「前菜」,Vive Pro體驗評測
※CES「首日」:HTC發布Vive Pro,Oculus聯手小米推出VR一體機
TAG:VR陀螺 |